一国两制

搜索文档
郭永航与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岑浩辉座谈
广州日报· 2025-06-24 09:45
穗澳合作深化 - 双方就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论述进行深入交流,旨在深化穗澳合作并携手办好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 [2] - 穗澳合作机制有效运作,多领域务实合作取得新进展,包括科技、经贸、文化、旅游、教育等全方位合作 [3] - 澳门特区政府期望穗方支持新一届特区政府施政,并强化南沙和横琴的联动发展、优势互补 [3] 重大平台联动发展 - 澳门特区政府提出穗澳应强化南沙和横琴的联动发展,发挥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功能 [3] - 广州提出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为抓手,深化产业科技创新合作,加强南沙与横琴等重大平台联动发展 [4] 体育事业协同发展 - 穗澳将乘粤港澳联合承办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契机,在体育事业上协同合力,为两地多元合作注入新动力 [3] - 双方将共同做好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筹备工作,相互借鉴运行测试的成功经验 [3] 企业考察与参与 - 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岑浩辉一行考察了广州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和广州地铁集团 [5] -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及广东省、广州市相关领导参加了有关活动 [5]
粤港澳媒体湾区行联合采访活动在港启动
新华网· 2025-06-24 08:23
粤港澳媒体湾区行活动 - 粤港澳媒体湾区行第四场联合采访活动在香港启动 参与媒体包括内地及港澳30余家媒体的50余名媒体人士 [1] - 活动由中国记协联合香港新闻联 澳门记协 广东省记协共同组织 时间跨度为23日至28日 地点覆盖香港和澳门 [1] - 活动旨在讲述"一国两制"下的粤港澳大湾区故事 [1] 香港特区政府表态 - 香港特区政府署理财政司司长黄伟纶会见传媒 强调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的桥梁作用 [1] - 黄伟纶表示香港虽取得一定成绩 但未来仍会继续努力 [1] 港交所活动 - 港交所举办"金锣巡礼"活动庆祝成立25周年 金锣首次在室外展示 [1] - 采访团成员登上"金锣巡游号"巡游车打卡留念 [1] 采访团行程安排 - 采访团将探访港澳科创企业 能源集团 文旅地标等地 包括中电集团启德总部 太古集团 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展示馆 [2] - 采访团将与香港特区政府 澳门特区政府多位司局长交流 了解港澳最新经济 金融与贸易发展情况 [2] - 采访团将访问香港科学园 澳门青年发展服务中心 聚焦创科动能和青年发展话题 [2] - 采访团将了解第十五届全运会筹备进展 该赛事由粤港澳三地首次联合承办 [2] 活动背景 - 中国记协联合广东省记协 香港新闻联和澳门记协已成功举办三场联合采访活动 时间分别为2024年6月 12月和2025年4月 [2] - 本场活动是该系列活动的收官之作 将完成大湾区"9+2"城市全覆盖走访 [2]
观车 · 论势 || 香港真“香”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23 17:39
香港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 11家内地整车企业和40多家供应链企业参加2025香港国际汽车博览会 展示36个品牌的百余款新车和供应链创新成果 [1] - 多家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公布布局香港市场的最新消息 包括奇瑞汽车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并计划建立香港制造中心 [1] - 广汽集团启动"香港ACTION"计划 从产品导入、渠道建设等5大维度全方位布局香港市场 将其定位为全球化战略核心节点 [1] - 小鹏汽车希望通过香港连接世界 将中国AI科技推向国际市场 [1] 香港市场优势分析 - 香港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接近70% 位居世界第一梯队 为内地企业提供优质"试验田" [2] - 香港作为全球第3大金融中心 港股新能源板块市值规模增长迅速 提供优质融资平台 [2] - 香港成熟的国际化市场与全球商业网络是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绝佳跳板 [2] - 香港文化积淀与娱乐产业影响力可为品牌营销注入独特魅力 [2] 粤港澳大湾区协同效应 - 大湾区内城市产业互补性强 香港可与广州、深圳等汽车产业重镇深度合作 [3] - 大湾区庞大人口基数和不断提升的经济水平孕育巨大汽车消费市场 [3] - 香港特区政府优化上市规则以拥抱新经济汽车科技企业 推动与大湾区内地城市关键技术领域协同 [3] 政策支持与发展前景 - 香港在"一国两制"下拥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 [4] - 特区政府从巩固资本市场、发展科创、领航绿色产业3方面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 [4] - 香港正以国际金融中心资本厚度、自由港贸易韧性、科创枢纽人才势能推动汽车产业飞跃 [4]
香港举办香港国安法公布实施5周年论坛
新华网· 2025-06-21 16:01
香港国安法实施5周年论坛 -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香港会展中心举办香港国安法公布实施5周年论坛 香港社会各界近2000人参加活动 [1] - 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主任夏宝龙指出 香港国安法成为香港由乱到治的"分水岭" 带来全局性、变革性、根本性影响 开启"一国两制"实践新征程 [2] - 香港国安法被实践证明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好法律 是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好法律 是保护香港市民福祉和外来投资者利益的好法律 [2] "一国两制"实践要求 - 必须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一国两制"实践全过程 必须确保特别行政区管治权掌握在爱国者手中 [2] - 必须做到维护安全和推动发展都坚定不移 必须切实保障香港居民人权自由 必须保持香港的独特地位和优势 [2] -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强调 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 有"一国两制"制度保障和香港国安法护航 香港发展和改革可稳步推进 [3] 香港高质量发展路径 - 要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 发挥香港内联外通独特优势 以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 [2] - 善用香港法治"金字招牌" 以法治保障高质量发展 维护行政主导体制 提升特别行政区治理水平 以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2] -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需团结一致 抢抓机遇 担当作为 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 充分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 [2]
香港《大公报》专栏文章:“一国两制”下香港高校学术影响力持续跃升
中国新闻网· 2025-06-21 15:41
香港高校排名表现 - QS 2026年世界大学排名显示香港高校整体排名攀升 核心驱动因素为"学术声誉"指标占比30%且表现突出[1] - 香港高校国际教职员比例达98.8分 显著高于全球平均分36.3分 反映国际化水平卓越[1] 排名提升的深层原因 - 香港社会拨乱反正使高校摆脱"泛政治化"干扰 推动科研成果涌现与优秀人才聚集[1] - 国家政策支持香港维持"国际化"地位 外国学者持续看好香港教育特色[1] 香港高等教育的独特优势 - 香港以750万人口和1100平方公里面积培育出全球罕见的雄厚高教实力[2] - 科技领域具备将"科研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的潜力 教育领域可强化"留学香港"品牌效应[2] 未来发展方向 - 构建引才、育才、用才"三位一体"人才体系以形成"磁场效应"[2] - 结合国际金融中心排名与全球竞争力排名的亮眼表现 香港正进入由治及兴新阶段[2]
全球竞争力排名重返第三 外交部:香港明天一定会更好
快讯· 2025-06-19 15:43
香港全球竞争力排名提升 -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发布《2025年世界竞争力年报》显示香港全球竞争力排名升至全球第三,继2019年后首次重返三甲 [1] - 香港在税务政策和商业法规排名中均位列全球第一 [1] - 评论认为香港排名提升体现了其国际化地位依然稳固 [1] 香港经济表现数据 - 2025年上半年港交所以140亿美元募资规模排名全球榜首 [1] - 前五个月香港海外旅客同比增长18% [1] - 多家大型国际企业迁册来港 [1] 香港发展前景 - 香港进入由治及兴新阶段,国际金融中心吸引力增强 [1] - 香港对外国企业和个人投资的吸引力持续提升 [1] - 香港继续成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和最具竞争力的地区之一 [1]
香港全球竞争力排名升至全球第三,外交部回应
快讯· 2025-06-19 15:42
香港全球竞争力排名 - 香港全球竞争力排名升至全球第三 继2019年后首次重返三甲 [1] - 税务政策和商业法规排名均位列全球第一 [1] 香港经济地位和优势 - 香港独特地位和优势以及"一国两制"发展前景得到肯定 [1] - 香港进入由治及兴新阶段 国际金融中心的"魅力值"越来越高 [1] - 香港对外国企业和个人投资兴业的"磁吸力"越来越强 [1] - 香港继续成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和最具竞争力的地区之一 [1]
香港繁荣稳定的“守护神”(香江观察)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16 05:52
香港国安法实施效果 - 香港国安法实施近5年来 香港恢复了安宁与秩序 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一国两制"实践焕发新活力 [1] - 香港国安法为香港建立安全稳定的"金钟罩" 堵住国家安全制度漏洞 终结"不设防"历史 震慑反中乱港分子 [2] - 香港国安法实施后 特区政府严格依法办案 共检控91人及4家公司 76人被定罪 针对极少数危害国家安全者 [3] 香港经济发展数据 - 2024年香港获评全球最自由经济体 国际金融中心排名升至全球第三 资产管理规模超4万亿美元 [2] - 2024年访港游客达4400万人次 同比增长超30% 内地及海外驻港公司总数近1万家 本地初创企业达4700家 均创新高 [2] - 国际调解院总部落户香港 显示国际社会对香港法治环境的认可 [2] 社会共识与观念转变 - 香港市民国家安全意识提升 国安家安观念深入人心 社会对香港国安法支持度增加 [3] - "保国家安全就是保'一国两制'和香港繁荣"成为香港各界共识 [3] - 香港由治及兴进程加快 安全根基筑牢为发展提供保障 [4]
为“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保驾护航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13 06:48
香港国安法实施五周年回顾与展望 - 香港国安法被与会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是护国安、保家安、得民心的好法律,是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的典范,对香港由治及兴至关重要 [1][2] - 该法律为香港建立起维护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金钟罩",堵住了国家安全制度漏洞,终结了香港在国家安全方面不设防的历史 [2] - 香港国安法扭转了2019年"修例风波"的混乱局势,为香港依法维护国家安全提供了坚强支撑 [2] 香港国安法的实施效果 - 截至今年3月1日,91人及4家公司涉及香港国安法中的罪行被检控,76人被定罪,执法司法有理、有据、有度 [4] - 香港国安法实施后,香港美国商会超过80%的会员对香港的法治充满信心 [5] - 港股5月份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超过2000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涨50% [5] 香港国安法对经济的影响 - 香港再次被评选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国际调解院总部落户香港,表明国际社会对香港普通法制度的信任和认可 [3][5] - 香港国安法推动香港在由治及兴的道路上持续发展,吸引了全球投资者 [5][7] - 法律的实施平衡了国家安全和社会治理,展现了香港治理的成熟、自信与智慧 [7] "一国两制"的国际意义 - "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成功范例,增强了世界各国对实现不同制度和谐共处的信心 [6][7] - 香港国安法的实施经验为其他普通法国家和地区处理国家安全与个人自由的案例提供了范例或参考 [7] - 香港国安法最终被证明是符合香港长远利益的一项正确举措,带来了稳定红利 [7]
戳穿赖清德“民主”幌子下的“台独”本质
中国新闻网· 2025-06-12 18:29
两岸关系与台湾政策 - 赖清德以"民主自由"为幌子掩盖"台独"分裂本质,编造"民主对抗威权"虚假叙事 [1] - 民进党当局混淆"国家主权"与"地区治理"概念,将两岸关系歪曲为"制度对立" [2] - 推行"去中国化"政策,篡改历史教科书、删除中华文化元素、限制两岸学术交流 [2] 岛内政治与社会影响 - 民进党滥用"反渗透法"对主张两岸交流的政党、团体和人士进行政治追杀 [3] - 每年动用数亿元新台币豢养网军操控舆论,制造"信息茧房"垄断舆论场 [3] - 赖清德上台一年后,五成三民众不满意其施政表现,不满意度为近30年来最高 [4] 经济与民生影响 - 两岸"脱钩断链"导致岛内农产品滞销、旅游业萎缩 [4] - 台湾地区贫富差距持续扩大,青年世代面临"低薪化"困境 [4] - 为换取外部势力支持,提出对美"大采购大投资讨好方案",却遭美国加征高关税 [4] 军事与安全政策 - 将军费预算提升至历史高位,延长义务兵役期、推动女性服兵役 [4] - 妄图打造"全民皆兵"的战时体制,使台海成为全球高风险热点地区之一 [4] 大陆民主实践与制度对比 - 大陆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等机制确保人民意志在国家治理中体现 [5] - 2025年全国两会通过的代表法修正草案首次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写入总则 [5] - 港澳地区"一国两制"实践保障高度自治权,香港社会秩序恢复,澳门居民幸福感指数全球前列 [5] 历史趋势与民族复兴 -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不可逆转的时代大势 [6] - 任何以"民主"为幌子的"台独"分裂行径都是对历史正义的公然挑衅 [6] -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