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法治
icon
搜索文档
智治+法治 让城市更安全更美好(金台锐评)
人民日报· 2025-08-07 06:21
智慧城市建设政策导向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着力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强调党建引领和依法治市[1] - 要求创新城市治理理念、模式和手段,用好市民服务热线等机制解决群众问题[1] - 推动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运行"一网统管",提前发现隐患[1] - 全国地市级以上城市已基本建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大部分完成智能化升级[1] 智慧城市技术应用现状 -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借助现代科技力量化解矛盾纠纷,运用大数据分析风险[2] - 各地构建基于云计算、大数据、AI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2] - 浙江杭州萧山区法院通过"共享法庭"实现远程法律服务[2] - 政府数字平台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1] 智慧城市发展挑战 - 传统法治框架面临规则滞后、权责模糊等问题[2] - 存在个人隐私泄露、"大数据杀熟"等数据安全问题[2] - 地方立法供给不足,特殊群体面临数字鸿沟[2] - 需要破解数据共享和系统孤岛难题[3] 智慧城市发展方向 -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实现"城"与"人"深度契合[3] - 明确数据权属、使用范围及安全责任,保障应用安全可控[3] - 建立算法透明机制,防止"技术黑箱"侵害公平正义[3] - 以民生痛点为优化导向,确保群众诉求"一键直达"[3]
依法依规治理企业劣质低价竞争!市场监管总局发声
券商中国· 2025-07-28 18:36
市场监管发展规划座谈会要点 核心观点 - 会议聚焦"十五五"时期市场监管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任务 [1] 促进国内大市场发展 - 加快完善市场监管基础制度 着力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 [2] - 依法依规治理企业劣质低价竞争行为 [2] 质量强国建设 - 开展质量强企、质量强链、质量强县专项行动 [3] - 构建高水平质量基础设施体系 [3] 标准化发展改革 - 健全国家标准体系 深化地方标准管理制度改革 [4] - 提升标准供给水平 [4] 监管能力提升 - 推进法治监管、信用监管、智慧监管三位一体建设 [5] - 重点强化食品/药品/工业产品/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能力 [6] 平台经济监管 - 完善平台经济监管制度规则 建立常态化责任体系 [7] - 实施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机制 [7] 注:原文未包含具体经济数据或百分比变化指标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乌克兰必须保留独立的反腐败机构,这是法治的基石。欧盟将继续支持乌克兰走“欧洲道路”。
快讯· 2025-07-27 21:49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没有涉及公司和行业的具体信息,因此无法按照要求进行总结。新闻主要聚焦于欧盟对乌克兰的政治支持,属于国际关系范畴,与投资银行分析的行业和公司研究无关。建议提供包含企业财务数据、行业动态或市场趋势的相关材料以便进行专业分析。
贵州省司法厅守牢行政文件合法关口 当好“红头文件”的“法治守门人”
人民网· 2025-07-26 09:30
贵州省司法厅备案审查处工作机制 - 备案审查处成立于2020年5月,负责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与备案审查,维护国家法治统一、优化营商环境、保障群众权益 [1] - 建立"事前审查—备案审查—事后审查"全链条机制,2024年审核省政府办公厅文件49件,提出62条意见均被采纳 [2] - 备案审查环节实行"有件必审",2024年审查322件备案文件,提出43条修改意见全部纠正,推动"两个100%"指标纳入法治政府建设考核 [3] 法治保障与民生服务 - 在物业管理费定价、医疗保障等民生领域严格审查,支持将农村城市贫困群众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 [4] - 2024年清理3418件涉企文件,废止18件、修改5件不平等条款,重大经济类文件占比达42%,纠正地方保护主义规定 [4] - 通过"驻在式督导+案例实训"覆盖9市州17县区,2024年省级文件审查零失误,全员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5] 改革创新与未来规划 - 研究制定《贵州省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闭环管理指导意见》,学习江浙经验并强化民营经济、知识产权保护审查 [7] - 构建制度、技术、能力三大支撑体系,包括基层监管制度下沉、备案云平台数据化追踪、全省业务培训等 [7] - 计划推行合法性审核评查,优化营商环境审查,目标成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样本 [7]
5名司法行政领域代表与中外记者交流—— “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法治保障就在身边”(权威发布)
人民日报· 2025-07-09 06:01
法治建设实践 - 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司法行政工作者通过化解矛盾纠纷、普法宣传、法律服务等职责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 [1] - 行政复议作为解决"民告官"争议的渠道,北京市司法局行政复议一处一级主任科员蔡小凤10年办理1000多个案件,制发20多份行政复议意见建议书 [2] - 吉林衡丰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沫含在西藏和新疆开展5年公益法律服务,办理500余件法律援助案件,提供4000余人次法律咨询,开展200余场法治宣讲,挽回经济损失近千万元 [3][4] 法律服务创新 - 广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张毅17年办理4000多件仲裁案件,包括跨国企业几十亿元标的商事争议和小额物业纠纷 [5] -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夏店镇砖佛寺村村委会主任金其华30多年扎根基层,通过走村串户宣传法律、化解矛盾,推动形成家家守法、人人用法的村风 [6] - 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司法局西村司法所所长魏官元多年调解纠纷2400多件,通过"老魏党员摩托车"流动宣传站将法律服务送到田间地头 [7] 法治服务成效 - 法律服务工作者坚持依法办案、复议为民,在行政机关与申请人之间搭建"正义桥""连心桥" [2] - 通过群众听得懂、看得见的方式传递法治温度,用专业能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4] - 基层干部发挥"头雁"效应,群众法治获得感显著提升,形成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社会风尚 [6][7]
克里姆林宫:(就有关在亚美尼亚策划政变的报道)这是亚美尼亚的内部事务,但莫斯科对法治和当地的平静局势表示关心。
快讯· 2025-06-25 17:18
克里姆林宫对亚美尼亚局势的回应 - 克里姆林宫表示有关亚美尼亚策划政变的报道属于亚美尼亚内部事务 [1] - 莫斯科对亚美尼亚的法治和当地平静局势表示关心 [1]
美国律师协会起诉特朗普政府
快讯· 2025-06-17 06:13
美国律师协会诉讼特朗普政府 - 美国律师协会向华盛顿联邦法院提起诉讼 指控特朗普政府通过行政令"恐吓并胁迫律师事务所及律师不要在法庭上挑战总统或其政府" [1] - 协会声明指出该行为违反美国宪法 并强调"迫切需要捍卫其成员、职业以及法治本身" [1] - 诉讼标志着双方对抗升级 此前特朗普政府已削减对协会的资金支持并限制其在联邦法官提名审查中的作用 [1] 行业影响 - 大型律师事务所成为行政令主要针对对象 可能影响其代理客户挑战政府政策的意愿 [1] - 法律行业自治权受到挑战 协会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职业独立性 [1]
重英雄、轻机制,企业文化是人治的延续
虎嗅· 2025-06-12 10:47
管理目标与根源问题 - 管理的核心目标是追求人效最高,即让正确的人和事获得相关资源 [1][5] - 人效提升的关键在于确保有效工作,其核心阻碍是信息失真与评价失效两大根源问题 [1] - 团队规模扩大时,根源问题衍生的管理问题会增多,需通过人治或法治解决 [1] 人治与法治的平衡 - 人治效率高、成本低,适合解决简单临时问题,能快速制造英雄并提升团队上限 [1][7][9] - 法治成本高、见效慢,但能系统性解决复杂长期问题,保障公司下限 [1][8][9] - 过度依赖人治会导致潜力透支和阶级固化,而法治执行不当可能引发流程僵化 [8][10] - 专业性评价能力是资源分配的基础,外行管理内行会加剧信息失真与评价失效 [12][13][15] 公司层级与职责分工 基层管理 - 聚焦项目管理与点状问题处理,需具备强责任心和应变能力 [18][20][24] - 点状问题具有突发性、局部性、高重复性,基层管理是执行力核心 [24] - 承担人员评价、任务评价及消除员工负能量的职责 [53] 中层管理 - 负责机制细化、上传下达及为基层兜底,但易受"夹板气"问题困扰 [28][29] - 需解决跨部门协作等机制缺陷,但常因生存压力争夺局部最优 [31][46][48] - 警惕降级使用风险,避免陷入具体执行而忽视机制优化 [32][33] 高层管理 - 专注顶层设计、文化建设和核心创新,需打破中层局限性 [35][53] - 通过规则和文化优化提升全局效率,减少责任推诿现象 [49][50] - 管理幅度超过10人需引入中层,百人以上部门必须设置中层架构 [55][56] 管理策略与工具 - 文化建设是人治的延伸,通过激发主动性实现低成本高回报 [1] - 员工排名与有效工作强相关,需建立识别有效工作的评价体系 [1][2] - 三层组织结构是法治与人治的具体体现,高管与基层不可或缺 [53][55]
管理不会奖励老黄牛,因为没有人在意垃圾工作
虎嗅· 2025-06-08 13:59
管理目标与根源问题 - 管理的核心目标是追求人效最高[1] - 人效的关键在于有效任务执行 涉及两大管理根源问题:信息失真与评价失效[2] - 公司场景中管理问题会随规模扩大逐步加重 需要针对性解决方案[3] 公司初期管理特征 - 50人以内团队效率高的两大原因:信息损耗小(CEO指令直达) 评价公正(CEO能直接观察所有成员表现)[4] - 初期存在三类不确定性工作模块:抢手的好活 推诿的脏活 无明确归属的突发事件 占比约10%-20%[6] - 初期采用"人治"模式效率最高 通过呼唤英雄解决模糊地带问题[6][22] 公司中期管理挑战 - 规模从50人扩张至500人后 不确定性任务比例从20%升至50% 英雄模式难以为继[7][8] - 部门墙导致协作效率下降 案例显示10分钟能解决的BUG可能消耗4人1天时间[11][12] - 维护成本显著增加 包括迭代减缓的重要业务(占比30%) 停止迭代的闲置业务(占比15%) 已死业务遗留问题(占比5%)[15] 解决方案框架 文化建设 - 企业文化是绩效未覆盖领域的补充规则 通过价值观筛选符合要求的员工[31][34] - 典型价值观应用场景:倡导奉献(节省加班费) 强调自驱力(减少任务分配) 推崇团队荣誉(替代绩效奖励)[37] - 文化建设成本比机制建设低50%-70% 但存在"白嫖"员工的风险[38][39] 机制建设 - 复盘是普适性机制 可减少80%重复性问题 但70%公司将其异化为"轻量级批斗"[43][48] - 机制推行面临两大障碍:管理层不愿投入资源(ROI比人治低40%) 监督体系增加30%额外成本[52][56] - 海恩法则显示:每起严重事故对应29次轻微事故+300起未遂先兆+1000起隐患 需系统性解决[50] 人治与法治的平衡 - 人治优势:初期效率提升300% 成本降低80% 但500人规模后有效性下降60%[22][58] - 法治优势:解决90%系统性风险 但建设周期长达6-12个月 初期投入增加200%[41][59] - 最优策略是动态平衡:规模<200人时人治占比70% 规模>500人时法治占比需提升至60%[60][61] 管理本质再认知 - 有效管理是将无效工作从40%降至15% 关键资源投入准确率从50%提升至85%[62] - 信息失真度随规模呈指数增长:50人团队失真度5% 500人团队达35% 需通过架构调整降低15%[9][25] - 评价失效导致30%高潜力员工流失 需建立双通道(文化+机制)保障公平性[19][32]
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访问加拿大并发表讲话
快讯· 2025-05-28 00:34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未涉及具体公司或行业相关信息,因此无法按照要求提取关键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