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

搜索文档
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完成既定目标(竞技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7-29 06:51
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表现 - 中国代表团派出116名运动员参加14个大项90余个小项比赛 收获30枚金牌 27枚银牌 17枚铜牌 位列金牌榜第二 [2] - 代表团圆满完成参赛任务和既定目标 展示新时代学校体育改革发展成效和中国大学生良好精神风貌 [2] 赛事规模与竞技水平 - 本届大运会设18个大项 首次在三人篮球项目中为残疾人设项 [2] - 102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团参赛 诞生28项新赛会纪录 参赛者包括奥运会 世锦赛和洲际锦标赛优秀选手 [2] - 北京大学的舒衡以8米09成绩夺得男子跳远金牌 中国大学生女篮以81∶69赢得决赛金牌 [3] 学校体育培养机制 - 全球趋势显示学校成为竞技体育人才"蓄水池" 通过校园俱乐部和联赛构建后备人才培养选拔机制 [3] - 校园篮球形成小学至大学全国贯通的联赛体系 开展教练员培训提升执教能力 [4] - 华东理工大学乒乓球项目采用小学—中学—大学体教融合模式 培养出女子单打和双打金牌选手 [4] 国际交流与友谊 - 中国大学生女篮运动员与匈牙利队员场下互动 分享美食并建立友谊 [4] - 运动员舒衡表示大运会氛围促进国际交流 结识世界各地朋友并互相学习 [4]
热爱,从未改变(体谈)
人民日报· 2025-07-25 06:28
排球运动发展 - 排球运动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完善的赛事体系,为项目发展提供了稳固的底盘 [2] - 通过校园培养学生运动员、组织业余排球联赛以及修建公益排球场等方式,带动更多人关注和参与排球运动 [2] - 随着体教融合的深入,排球运动的群众基础将进一步巩固,更多优秀人才将脱颖而出 [3] 排球精神与教育 - 女排精神在高校教育中得到传承,学生通过排球学习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并学会从容面对成败 [2] - 将比赛经验与现代排球发展规律结合,与学生们共同进步,体现了体育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结合 [2] - 排球运动不仅是竞技项目,更是传递健康与快乐的载体,期待更多人从中受益 [1][3] 角色转变与行业影响 - 从运动员到高校教师和教练的角色转变,带来了对体育事业更广阔的思考 [2] - 通过指导和激励球员,延续了对排球的热爱,并推动了排球运动在校园的普及 [1][2] - 排球运动的发展需要多角色参与,包括运动员、教练、教师等,共同推动行业进步 [1][2][3]
北京市青少年三大球公开赛启动 打造高水平竞技平台
中国新闻网· 2025-07-23 09:42
赛事概况 - 北京市青少年三大球公开赛依托奥运场馆资源,旨在深化体教融合,构建系统化青训体系,为青少年提供高水平竞技舞台 [1] - 赛事覆盖足球、篮球、排球三大项目,联动U6至U18全年龄段,构建从兴趣启蒙到专业竞技的无缝衔接体系 [1] 足球赛事 - 2025年第42届滴滴百队杯足球赛将于8月8日-20日举行,报名球队达1369支,总报名人数18094人(含球员及官员),创历史新高 [1] - 赛事设14个组别,覆盖6岁至高中年龄段,12岁以下混合组优胜队将有机会代表北京参加更高水平比赛 [1] 篮球赛事 - 2025年北京市青少年篮球俱乐部联赛将于8月25日-9月9日报名,9月13日-10月19日比赛,设9个组别,覆盖U8至高中阶段 [1] - 今年预赛场地增至12个,增设南北大区赛,并开放外籍及外省学籍球员报名 [1] 排球赛事 - 北京未来之星排球大师赛将于8月13日-17日举行,聚焦U16女子组,已邀请16支省市高水平学校队伍参赛 [2] 赛事支持与活动 - 赛事由北京市足球、篮球、排球运动协会主办,国家体育场有限责任公司等协办,并得到北京市体育局等单位支持 [2] - 发布会上发起"我的足球/篮球/排球故事"征文活动,鼓励青少年分享参与三大球运动的经历 [2]
这场排球联赛 填补河南省空白
河南日报· 2025-07-18 07:46
赛事概况 - 河南省第一届小学生排球联赛于7月12日在郑州外国语中学体育馆开幕 [1] - 参赛队伍包括来自全省各地学校、俱乐部的61支队伍、620名运动员 [1] - 比赛为期9天,共进行241场角逐 [1] 赛事背景与意义 - 本次赛事是省内首个面向小学生的省级排球赛事,填补了河南省小学生排球赛事的空白 [1] - 排球与足球、篮球合称"三大球",是衡量国家体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1] - 提升"三大球"竞技实力是建设体育强省、实现河南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 [1] - 7月初河南省体育局召开"三大球"振兴发展研讨会,探讨发展思路和推进举措 [1] 赛事组织与目标 - 赛事由河南省球类运动中心指导,河南省排球协会主办,郑州市体育局与郑州外国语中学联合承办 [1] - 举办目的包括推广普及排球运动、扩大参与人群、助推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1] - 赛事还旨在选拔培养优秀后备人才,为竞技体育发展奠定基础 [1] 赛事特色活动 - 赛事期间将举办非遗展示,丰富文化氛围 [1] - 增设"排球嘉年华"活动,增强观赏性和趣味性,让参与者体验排球运动魅力 [1] 赛事进展 - 比赛进行得紧张激烈 [2]
体育夏令营为陕西青少年“消夏”“充能”
新华网· 2025-07-17 09:01
体育夏令营活动规模与参与情况 - 本年度陕西体育夏令营活动在全省约300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共同启动,开设项目包括篮球、游泳、轮滑、乒乓球、射击等30余个,预计报名超过十万人次 [1] - 卢轩国球俱乐部今年夏令营报名学生约100人,绝大多数为初学者,采取20人一组、每天分三个时段培训的低收费政策 [1] - 榆林市魔方运动协会夏令营吸引85名各年龄段报名者,得益于魔方运动已覆盖全市小学课后服务 [3] 体育夏令营项目特点与运营模式 - 今年夏令营项目数量、时间跨度和专业程度均高于往年,采用"省级主导、市级参与、中心指导、社会主办"的联动模式,覆盖全省所有地市及部分县城 [2] - 夏令营训练时间紧凑且专业性强,例如魔方项目结业时安排比赛检测训练成果 [3] - 西安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篮球培训中,百余名学员每天进行3小时高强度训练 [2] 体育夏令营的转化效果与社会效益 - 卢轩国球俱乐部去年60多位夏令营学员中30%转化为日常队员,显示活动有效发掘体育潜力苗子 [2] - 活动促进青少年运动技能提升与生活习惯改善,例如学员从沉迷手机转变为每天坚持3小时篮球训练 [2] - 自2020年启动以来,陕西省已累计开展冬令营、夏令营超千期,持续在体育普及、健康监测、人才选拔等领域发力 [3] 体育夏令营的行业影响 - 活动通过体教融合模式构建青少年体育服务体系,例如榆林市将魔方运动纳入小学课后服务形成联动 [3] - 省级部门主导的普惠性体育培训模式使县城学员获得与城市同等的高水平训练机会 [2] - 俱乐部通过低收费策略扩大参与基数,同时实现商业转化(如卢轩俱乐部20%日常队员来自夏令营转化) [1][2]
省中运会在中山开幕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7-16 16:22
赛事概况 - 广东省第十四届中学生运动会于7月15日至31日在中山市举行,共有5492名运动员和1267名领队教练员参与 [1] - 赛事设置12个大项262个小项,较上届增加10个小项,涵盖田径、游泳、球类、武术等多样化项目 [1] - 中山市作为承办城市派出450人代表团,参与全部12个大项19个组别的比赛 [1] 场馆与基础设施 - 中山市为赛事改造升级7个场馆,包括兴中体育场、纪念中学庆龄体育馆等,硬件全面达到省级标准 [1] - 升级后的场馆不仅服务省中运会,还将支持中山市后续阶梯化赛事体系的开展 [1] 开幕式与文化展示 - 开幕式以"忆畔古香山 逐梦新湾区"为主题,通过《缘起》《起航》《超越》三个篇章展现中山非遗文化、侨乡特色和体教融合成果 [2] - 800多名中山中小学生参与开幕式表演,呈现融合醉龙、咸水歌等非遗元素的文体盛宴 [2] 城市发展与影响力 - 赛事展示中山历史文化底蕴、城市风貌及体教融合成果,体现城市治理能力与综合实力 [2] - 通过赛事组织与场馆升级,中山进一步提升在大湾区的辨识度和影响力 [2]
匹克球,何以“打”动人心?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16 05:32
匹克球行业概况 - 匹克球融合网球、羽毛球和乒乓球规则,使用短柄实心球拍和中空塑料球,场地接近羽毛球场但更紧凑[3][11] - 美国市场五年间参与人数增长超过170%,连续3年成为美国增长最快的运动[3] - 中国网球协会2023年启动推广工作,搭建竞赛规则、器材标准及教练裁判管理体系[4] 市场推广与参与度 - 2024年中国匹克球巡回赛举办80余场,2025年增至300场,覆盖20个省区市,参赛人次破万[4] - 华北最大匹克球中心拥有200多名会员,会员黏性强,部分用户每周参与4-5次[2] - 上海某俱乐部两年内扩展至3家分店,会员超1200人,20-35岁青年占比70%[3] 教育与社区渗透 - 东莞理工学院将匹克球列为体育必修课,累计4000多名学生完成课程,开发跨学科课程如大数据战术分析[5] - 北京某中心与学校合作开设兴趣课,推进体教融合,目标培养未来奥运选手[5] - 社区改造闲置场地为匹克球场,半年内月接待量从50人次增至300人次,中小学公益课续报率达40%[6] 国际合作与品牌布局 - 美国运动品牌JOOLA参与中国生态建设,布局制造、培训与赛事环节[7] - 中美青少年匹克球交流活动促成跨国社交联系,赛事配备双语裁判团队[7] - 行业认为中国政策支持、年轻化运动人群及完整生态为匹克球提供巨大机会[8] 运动特性与用户画像 - 运动强度适中,每小时消耗400-600千卡,受伤风险低,适合全年龄段[12] - 双打为主,社交属性强,易促成社区、企业及家庭互动[13] - 用户常结合旅行与参赛,50岁以上群体因门槛低、趣味性强成为核心受众[3][8]
千年古镇叩响绿茵梦想之门
苏州日报· 2025-07-14 08:11
苏州校园足球发展模式 - 吴县中学实施"体教融合、市队校办"项目,首批16名足球特长生三年后实现省内赛事大满贯,6名队员同时出战"苏超" [2] - 学校采用"上午读书、下午踢球"双轨模式,34名队员中绝大多数获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部分入选中国足协U16国家队 [4] - 文达实验初中构建"课堂+社团+赛事"三维培养体系,通过必修课、选修课和社团活动实现全员参与足球运动 [5] 人才培养成果 - 17岁小将寇程在"苏超"联赛第五轮开场1分17秒破门,刷新最快进球纪录 [1] - 队长陈开忠在2024年"省长杯"决赛头球绝杀夺冠并获"最佳球员",多名队员被高校录取 [2] - 周玉铭、陈子凡入选国少队,陈子凡参加2025年亚足联U17亚洲杯预选赛 [4] 区域足球教育体系 - 浒墅关9所中小学获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中心幼儿园获评"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示范园" [6] - 文正小学校足球队2024年获苏州市U8混合组第一名,2025年获市长杯女子乙组第二名并打进省长杯 [7] - 从幼儿园到中学形成全链条培养体系,足球课程融入德育教育,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6][7] 创新培养机制 - 浒墅关将足球文化融入日常,特色课程与趣味活动激发参与热情 [1] - 吴县中学专业教练+优质师资团队模式实现"体教双赢",队员既获赛事荣誉又考入高校 [4] - 文正小学校分年级教授足球技能,将基本技术融入体育游戏教学 [7]
阿迪达斯请“地表最强17岁球员”来中国,各大运动品牌开启“校园行”
第一财经· 2025-07-11 18:39
足球明星中国行 - 17岁西班牙足球新星亚马尔首次访华 身价已达2亿欧元 [1] - 此行核心任务是出席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高中组总决赛 为参赛学生球员助威 [1][3] - 活动由阿迪达斯推动 该品牌2024年签约亚马尔作为代言人 [3] 青少年足球赛事发展 -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高中组创办于1999年 2024-2025赛季吸引63支代表队参赛 [3] - 2024年总决赛男子组冠军为清华附中 女子组冠军为济南历城二中 [3] - 阿迪达斯与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达成四年战略合作 2024年对赛事重磅加码 [3] 品牌校园体育营销 - 阿迪达斯2024年4月举办高中足球训练营 选拔10名球员赴德接受特训 [4] - 耐克赞助高校精英公路接力跑 2024年升级为"耐克跑百校"活动 [11] - ASICS亚瑟士6月举办北京大学高校接力邀请赛 吸引22所高校参赛 [12] - 本土品牌布局:361°赞助3V3足球联赛 安踏签约CUBAL 李宁开展十年校园篮球合作 [12] 政策推动校园体育 - 2024年3月国家体育总局等12部门印发《中国青少年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意见》 [5] - 政策目标:2025年建成5个全国高水平足球后备人才基地 2030年青少年足球人口大幅增加 [5] - 北京市2024年2月规定中小学校每学期需开展至少一场班级联赛 [10] 行业趋势 - 校园赛事热度提升与政策支持密切相关 形成全民体育热潮 [10][12] - 运动品牌通过赞助赛事、训练营、签约运动员等方式全面渗透校园体育市场 [3][11][12] - 阿迪达斯战略覆盖全年龄段校园体育 涉及足球、篮球、跑步等多品类 [9]
2025年宁夏青少年举重、马术、摔跤锦标赛将在贺兰开赛
中国新闻网· 2025-07-10 09:30
赛事安排 - 2025年宁夏青少年举重、马术、摔跤锦标赛将于7月至8月在贺兰县举行 [1] - 举重项目于7月20日至24日举行,包含多个级别比赛 [1] - 马术项目于7月31日至8月1日举行,包含地杆个人赛和场地障碍赛 [1] - 摔跤项目于8月4日至7日举行,分为男子古典式、自由式和女子自由式3个组别 [1] 赛事意义 - 青少年锦标赛是宁夏发掘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载体 [1] - 赛事促进体教融合,推动青少年体育运动发展 [1] - 运动员通过比赛锤炼意志,培养竞争意识与团队协作能力 [1] - 赛事体育道德风尚评选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 [1] 贺兰县体育发展 - 贺兰县重视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建设专业训练场馆和配备优秀教练团队 [2] - 贺兰县拥有完善的体育场地设施和丰富的办赛经验 [2] - 三项赛事落户贺兰县为青少年运动员提供交流切磋平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