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体育育人
icon
搜索文档
让体育回归“育”的本意(金台随笔)
人民日报· 2025-11-07 06:11
让体育课育体又育心的关键,在于科学的课程设计、教师的积极引导、持续的人文关怀。有的地方推 行"体育家庭作业",让学生在校外、假期也能保持锻炼习惯;有的学校打破班级界限,让学生根据兴趣 选择不同运动项目上课;有的学校利用智能设备,实时监测学生的运动负荷、心率、动作规范性……从 不少地方的探索看,借助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完善教育评价等举措,体育课有力促进了青少 年健康快乐成长。 体育的"育",还在于"文明其精神",这同样有赖于适度提升训练难度和运动强度。诸如篮球、足球之类 的团队项目,只有在接近真实比赛的对抗中,学生才能真切体会竞技规则的意义和团队战术的奥妙。简 单的踢腿拉伸,松散的游戏打闹,无法让学生对体育规则和体育精神形成深入理解。 曾经一段时间,在"唯分数论"的影响下,无论校园体育课,还是校外训练营,"考啥练啥,不考不练"成 为突出问题,体育在青少年教育中沦为配角。如今,体育课和体育教育备受重视,更要注意避免陷入应 试窠臼。测试成绩并不是衡量学生体育素养的唯一标准,若一味计较秒表的数字、起跳的次数,而忽略 了对精神风貌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体察,体育的育人效果将大打折扣。 对更高、更快、更远的极致追求, ...
宁夏固原“体育大餐”让中小学生“动起来”
中国青年报· 2025-11-04 06:38
"学生身心健康是每个家庭的热切期盼,也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年9月23日举行 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王嘉毅介绍,"十四五"期间,教育部认 真践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着力破解"小眼镜""小胖墩"及心理健康等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推动各地增加体育课、体育课后服务和大课间,推动课间活动由原来的10分钟 延长到15分钟,落实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2小时要求。 0:00 / 1:20 9月8日下午,宁夏固原市原州区第十一小学,校外兼职体育教师李赢州(左一)带领学生开展大课间活动。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焦敏 龙/摄 据悉,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于今年2月12日发布《关于保障中小学生综合体育活动时间的通知》,围 绕"加快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对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提出明确要求:确保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 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据此,宁夏各地中小学日常安排发生变化:课间活动时间从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每 天安排一次不少于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在每周总课时不变的前提下,义务教育学校每天为学生开设 一节体育课;高中阶段学校每 ...
体教融合构建系统化健康促进体系
新华日报· 2025-11-04 05:13
"十五五"时期是江苏加快建设教育强省、打造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重要阶段。面对新时代教育强国战略 布局,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正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近视、肥胖、心理健康等问题交织叠加,亟须 以体育育人理念为引领,通过体教融合和数字赋能,构建系统化的健康促进体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 纲要(2024—2035年)》明确提出"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为江苏深化教育改革、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提 供了方向指引。 强化顶层设计,完善体教融合协同机制。制定省级"体育促进青少年健康"专项行动方案,建立教育、体 育、卫生等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推动政策、经费、项目一体化运行。完善"政府主导—学校落实—社会 参与"协同格局,形成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工作体系。强化体育育人考核,推动"健康指标"纳入教育 质量评估体系。 建设示范项目,打造体育育人标杆。依托各地优质学校与社区资源,建设"青少年健康校园""体教卫融 合示范区"。围绕校园足球、冰雪运动、民族传统体育等重点领域,开发"体育+健康教育"复合课程,培 育一批"运动育人"典型案例。推广智能运动监测、体质数据云管理等数字化手段,推动精准化健康干预 与个性化锻炼方案应用。 推进校内外协同,拓展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