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搜索文档
七部门:切实加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力度 优先实现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地市级全覆盖
快讯· 2025-07-08 15:32
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政策 - 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加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力度 [1] - 政策要求优先实现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地市级全覆盖,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的要求 [1] - 建立健全托育综合服务中心项目立项、建设、运营等机制,确保财力可承受、长期可持续 [1] 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功能定位 - 各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应发挥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 [1] - 可设置一定规模托位,提供托育从业人员培训、托育服务机构管理咨询等服务 [1] - 提供托育产品研发设计、家庭科学育儿指导、消防安全培训等综合支持保障 [1] 托育服务管理机制 - 支持计生协会等组织承接托育综合服务中心管理工作 [1] - 政策强调从实际出发,建立可持续的托育服务发展模式 [1]
七部门:2025年实现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5个
快讯· 2025-07-08 15:31
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发展"1+N"的托育服务体系,即 以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为枢纽,以托育机构、社区嵌入式托育、幼儿园托班、用人单位办托、家庭托育点 等为网络的"1+N"托育服务体系。2025年,实现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5个,新增普惠性 托位66万个。2030年,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托起“幼有所育”的民生答卷 织密普惠托育服务网
央广网· 2025-07-03 15:09
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 - 广州以"一街一普惠"为基础,通过医育融合、资源整合、公私结合完善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目标是实现"托得起、托得好、托得安心" [1] - 截至2025年4月,全市托育服务机构1938家,总托位10.88万个,普惠托位占比超60% [2] - 越秀区2024年实现18条街道普惠托育园全覆盖,2025年推进"第二园"建设,已建成超2000个托育一体化托位 [2][5] - 海珠区每千人口托位数达6.34个,普惠托位占比超70%,政府通过减免租金、规范评估和资金支持使月均收费降至2500元以内,较市场价格低40% [6] 运营模式创新 - 越秀区洪桥街普惠托育园由禁毒站与出租物业改造而成,面积300平方米,配套两间教室、配餐区与户外活动场地,满员运行 [2][4] - 海珠区龙凤街道普惠托育园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建设,街道免收租金,第三方运营,月收费2280元,设有混龄班和专职健康管理员 [5][8] - 天河区悦美乐托育中心采用"政医企"共建模式,由广州市妇儿中心提供医疗支持,国企越秀集团提供场地,原商用物业年租金达400万元,装修投入700多万元 [9][10] 服务内容与需求 - 悦美乐托育中心乳儿班托位已排至2026年底,除常规托育外还承担保育员培训与示范任务,为天河区培训从业者近百人 [10][11] - 荔湾区石围塘街道嵌入式托育点提供计时托(30元/小时)和半日托(99元/半日),解决家庭临时照护需求 [13][14] - 广州1040所幼儿园设立托班,提供4.8万个托位,占全市托位近50% [15] 政策与资金支持 - 2025年上半年广州拨付市级托育资金近5000万元,向792家普惠机构发放2412万元补贴,普惠托位平均收费1813元/月 [15] - 试点"随时申请、街镇初审、区级审核"认定机制,简化备案流程,推动"应备尽备" [15] - 番禺区鼓励产业园自设托育点,洪桥街探索"公建民营"模式,多元主体参与供给 [15] 人才培养与质量提升 - 广州每年培训保育人员超千人,30所中高职院校开设托育相关专业 [15] - 首轮普惠机构星级评估中,三星级以上占比超70% [15] - 广州市妇儿中心医生担任托育园"健康副园长",提供疾病防控、营养搭配等医疗支持,签约机制全市推广 [10]
【榆林】全力打造“15分钟托育服务圈”
陕西日报· 2025-06-25 08:34
普惠托育服务发展 - 榆林市作为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城市,持续健全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打造"15分钟托育服务圈",通过政策护航、多元供给、降本增效、医育融合4大举措推动服务升级 [1] - 截至当前,榆林市拥有托育机构267所,普惠托位占比超80%,月均托育费用从2023年的1591元降至2025年的802元,惠及1.5万余个家庭 [2] - 榆林市将普惠托育纳入政府民生实事和深化改革重点任务,构建完善政策体系为规范化发展提供制度支撑 [2] 托育机构建设与布局 - 郡宝乐园是榆林市首个市级公办普惠托育示范园,由妇幼保健院主办,设60个托位,提供乳儿班、托小班、托大班及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等服务 [1] - 全市建成9个公办托育机构、41个社区嵌入式托育点、15家用人单位"爱心托育"、145所幼儿园延伸托班,形成多点布局的便民服务网络 [3] - 通过公办机构、社区嵌入式托育点、幼儿园托班等多元化建设满足不同家庭需求 [3] 人才培养与专业支持 - 2019年起在神木职业技术学院开设婴幼儿照护专业,建立托育人才培养基地,累计培养7000余名专业人才 [4] - 编印从业人员培训教材,线上线下开展培训并定期举办职业技能大赛以提升服务水平 [4] - 试点大学生"白领派遣"计划,按每人每月2000元标准补贴民营托育机构大学生岗位 [5] 医育结合与健康管理 - 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托育机构100%签约,定期开展健康监测和育儿指导 [5] - 妇幼保健院为托育机构提供医疗资源支持,深化"医育结合"模式 [1][5] - 计划到2025年底实现每千人口托位数达4.6个,扩大农村免费托育试点范围 [5]
四川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 30多万托位托起民生幸福
四川日报· 2025-06-13 08:34
社区普惠托育服务模式 - 成都黉门街社区托育园于2023年2月运营 提供65个托位 服务时间从早上7点至晚上6点半 与双职工工作时间精准衔接 [3] - 该托育园每月保育费2080元 为周边机构价格的60%-70% 包含专业营养餐食 100万元保额商业保险及20名持证保育人员服务 [3] - 社区盘活460平方米闲置国有资产 引进专业机构打造 服务辐射周边3公里范围 [3] 医育结合创新实践 - 眉山市第一托育园由妇幼保健院主办 提供0-1岁乳儿班专业照护 实现9个生活场景智能化记录 数据同步家长端和管理端 [4] - 配备多学科专家团队进行健康查体 建立婴幼儿健康管理档案 保育费低于当地普惠定价标准 [4][5] - 全市4家妇幼保健院领办5家托育机构 形成医育结合特色模式 [5] 四川省普惠托育政策支持 - 2024年1月起实施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决定 将该项目纳入2024-2025年全省30件民生实事 [5] - 投入1.9亿元资金 计划新建改扩建1.9万个普惠托位 支持2个市级和36个县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 [5] - 2019年以来从资金 场地 金融 人才等多方面配套支持 截至2024年底全省每千人口托位数达4.0个 总托位33.5万个 [5] 未来发展规划 - 将开展三年攻坚专项行动 推进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和公办网络建设 发展用人单位办托 社区嵌入式 幼儿园托班等多种模式 [6] - 加快制定收费和补助政策 加强从业人员应急培训 推动医育结合发展 提升服务安全性和规范性 [6]
我国将推出一系列政策举措 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央广网· 2025-06-11 09:04
央广网北京6月11日消息(记者周尧)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 《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近日印发。国务 院新闻办公室1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意见》针对民生堵点卡点痛点问题,提出明确 目标和务实举措,力争让广大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庄宁介绍,将在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 展托幼一体服务、切实提高托育服务质量方面,多渠道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 庄宁:构建以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为枢纽,以托育机构、社区嵌入式托育、幼儿园托班、用人单位办 托、家庭托育点为网络的"1+N"托育服务体系。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推进托育服务规范化、 专业化发展。 教育是老百姓关心的头等大事之一,《意见》也提出,将更多中小学校纳入优质学校集团化办学或 托管帮扶范围,用5年左右时间,逐步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覆盖。 《意见》将"有效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作为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举措。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社 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主任翟燕立表示,将持续完善各类人群参保政策、提高政策实施精准度、提升经 ...
国家卫健委: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 推进学前教育和托育服务协调可持续发展
快讯· 2025-06-10 10:44
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 - 构建"1+N"托育服务体系 以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为枢纽 以托育机构、社区嵌入式托育、幼儿园托班、用人单位办托、家庭托育点为网络 [1] - 目标为提升普惠托育服务供给能力 通过多渠道增加服务资源 [1] 托幼一体化发展 - 统筹0-6岁育幼服务资源 健全支持保障措施 [1] - 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 推进学前教育和托育服务协调可持续发展 [1] - 政策将总结地方经验做法 促进资源整合 [1] 托育服务质量提升 - 促进医疗机构支持托育服务发展 强化专业协同 [1] - 通过设施改造、质量评估、人员培训、安全检查等措施推进规范化发展 [1] - 重点守住安全健康底线 推动专业化服务标准建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