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托育服务
搜索文档
真金白银助推幼有所育
西安日报· 2025-11-11 10:28
从长期看,"托得起"不是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的终点。安全不安全、离家距离、专业程度仍是影响家 庭送托意愿的关键因素。2024年,西安印发《西安市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建设实施方案》《西安 市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托育综合服务中心、社区嵌入式托育、用人单位办托 育中心、用人单位办托育中心等多种托育服务模式创新,有针对性满足需求让带娃不再难。政策暖风频 吹下,继续让托育服务"托地好""托得放心",仍需带动社会各界投入托育行业,补齐从业人员数量质量 缺口,缩短服务半径,优化成本分担、增加普惠性托位,防止"劣币驱逐良币",持续消除家长托育担心 顾虑,让幼有所育的美好愿景照进现实。 消费券直达宝爸宝妈而非面向托育机构,显然是把财政资金花在"刀刃上"。家长们自主选择普惠托 育机构使用消费券,降低消费的"心理门槛",增强因费用而犹豫的家庭尝试托育服务的意愿,将财政支 出转化成了有效需求,有利于提升托育服务可负担性,更能体现政策的公平性与普惠性。一则,家长选 择应用场景与市场"用脚投票"机制,倒逼托育机构"卷"服务质量、优化收费结构,推动行业规范化、优 质化发展。二则,提升托育市场整体活跃度,将提升现有托位 ...
21社论丨推动服务业扩能提质,扩大服务消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7 09:38
近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简称《建 议》)强调,要扩大优质消费品和服务供给,以放宽准入、业态融合为重点扩大服务消费, 《建议》提出"实施服务业扩能提质行动",不但明确将服务消费作为扩大内需、构建新发展格 局的重要抓手,也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划定清晰路径。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阶段,扩大服务消费、推动服务业扩能提 质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一方面,服务消费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老一小"服 务、文体旅游、健康医疗等领域的消费升级,直接关系居民生活品质提升。另一方面,服务消 费一头牵引产业转型,其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能推动服务业向数智化、绿色 化转型,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筑牢根基。 从国际发展规律看,服务消费的增长是一国消费结构优化升级重要特征。 当实物消费得到基 本满足后,居民消费重点会转向服务消费,其占比上升直接反映消费结构从"生存型"向"发展 型、享受型"转变。这一国际发展规律源自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收入增长驱动需求升级,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基本实物消费需求逐渐饱和,对专业 化、个性化服务的需求自然迸发,相关的普惠 ...
“十五五”民生大礼包:养老带娃降成本,预期寿命再提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4 16:53
“十五五”规划民生领域核心目标 -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1] - 着力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在高质量发展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 - 预期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2024年的79岁提升至80岁左右[2] 生育支持与托育服务 - 倡导积极婚育观,优化生育支持政策,发挥育儿补贴、个税抵扣等作用,降低家庭生育养育教育成本[2] - 深入开展托育服务补助示范试点,发展普惠托育和托幼一体化服务[2] - 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报告建议“十五五”时期逐步将托育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6] - 浙江省推进普惠托育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宁海县试点托幼一体化模式,利用幼儿园闲置资源开设托班[6] - 2021年以来新生人口从1062万人下降到2024年的954万人,减少10.2%[7] - 幼儿园在园人数从2021年的4805万人下降到2024年的3584万人,减少25.4%[7] - 学前一年免保育教育费政策已落地,惠及1200多万儿童[8] 养老服务与老年保障 - 健全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政策机制,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发展医养结合服务[2] - 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健全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体系,扩大康复护理和安宁疗护服务供给[2] - 全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从2021年约2.7亿人(占比18.9%)增至2024年约3.1亿人(占比22%)[11] - 民政部推动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目录,已在35个试点地区开展[14] - 全国范围内面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实施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试点,截至10月8日试点地区已发放36.51万张消费券,使用24.32万次,核销金额1.82亿元[14] 公共资金投入与政策保障 -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年度规模已达50万亿元,需将政府资金更好用于民生紧要处[3] - 《建议》提出优化政府投资结构,提高民生类政府投资比重[4] - 适时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增量服务事项纳入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4]
国家卫健委: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
中证网· 2025-09-19 18:25
国家卫健委人口家庭司监察专员杜希学9月19日在商务部召开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国家 卫健委将会同相关部门,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持续优化便民生活圈,让群众"托得方 便""托得放心"。 加大"空间"保障力度。指导各地落实场地、税费等优惠措施,落实新建小区与配套托育服务设施同步规 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区结合城市更新加快补充托育服务设施。 加大"质量"提升力度。深入开展托育服务质量提升行动,促进托育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发展。同时,加 强托育服务宣传,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托育服务发展的浓厚氛围。 加大"投资"支持力度。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的引导作用,支持以城市为单元组网运行的社区普惠托育服 务设施,多渠道增加普惠托位供给,支持幼儿园延伸发展托育服务。 ...
生娃养娃,这些真金白银的政策值得关注(服务窗)
人民日报· 2025-09-02 06:41
政策支持体系 - 国家出台多项政策完善生育支持体系和激励机制 聚焦育儿补贴 免费学前教育 托育服务等方面 旨在降低生育 养育 教育成本 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1] 直接经济补贴 - 从2025年1月1日起对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育儿补贴 每孩每年3600元 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中央财政今年初步安排预算900亿元左右 [2] - 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 目前20个省份实现直接发放 确保参保人第一时间得到经济支持 [2] 教育成本减免 - 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保育教育费 政策覆盖公办民办幼儿园 预计今年秋季学期惠及1200万人 [3] -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覆盖子女养育 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每月每孩2000元定额扣除 子女教育专项从学前教育至博士研究生教育阶段每月每孩2000元定额扣除 [3] 服务体系建设 - 加快构建"1+N"托育服务体系 以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为枢纽 多种托育形式为网络 推动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 [4] - 各省普遍延长产假至158天以上 设立15天左右配偶陪产假 5-20天父母育儿假 保障生育假期落实到位 [4] - 提高生育医疗费用保障水平 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 提高多子女家庭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 进一步减轻家庭负担 [4]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丨孩子入托更省心!我国普惠育幼服务再提升
新华社· 2025-08-23 17:43
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进展 - 全国托位数达到573.7万个 较"十三五"末增长126% [2] - 托育服务县级覆盖率达98.5% 连续3年增长率超20% [2] - 2025年将构建"1+N"托育服务体系 2030年基本建立普惠体系 [6] 服务模式创新与科技应用 - 形成医育学一体化 托育+医疗/早教/社区等融合模式 [3] - 应用线上预约 远程监控 智能签到等技术提升服务便捷性 [3] - 试点"喘息服务"为特殊困难家庭提供免费临时托管 [3] 地方实践与政策支持 - 1300多个县区出台建设补贴 运营补贴 消费券等支持措施 [3] - 公建民营模式(如北京朝阳机构月费3100元)降低运营成本 [2][5] - 开发社区嵌入式托育 如杭州建5650个普惠托位 成都设社区育儿站 [2][5] 行业发展挑战 - 大城市存在托位紧张"一位难求"现象 [4] - 农村地区托育资源不足 服务可及性待提升 [4]
陕西三部门发文规范普惠托育服务收费管理
陕西日报· 2025-08-18 08:14
定价管理范围 - 普惠托育服务机构包括公办托育服务机构 社会办普惠托育服务机构 公办幼儿园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开设的托班[1] - 社会办普惠托育服务机构需接受场地费用减免或建设运营补贴等政府支持[1] 收费结构 - 普惠托育服务收费分为基本服务费和其他服务费[1] - 基本服务费包含保育费和寄宿制住宿费 其他服务费包括自愿选择的伙食费与材料费[1] 定价机制 - 公办托育服务机构基本服务费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 允许上浮幅度最高不超过20%[1] - 社会办普惠托育服务机构基本服务费由市级价格主管部门制定收费标准参考区间[1] - 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托班基本服务费执行政府指导价 其他服务费实行市场调节价[2] - 非普惠托育服务机构收费全面实行市场调节价[2] 退费规定 - 市场调节价机构退费按合同约定执行[2] - 政府指导价机构因不可抗力或机构原因需全额退还未入托工作日费用[2] - 因家长或幼儿自身原因退费时 可按比例退还保育费和住宿费[2]
如何看待当前育儿政策?
德邦证券· 2025-08-12 18:59
政策内容与覆盖范围 - 国家育儿补贴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预计每年惠及2000多万个婴幼儿家庭[4] - 2025年秋季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保育教育费[4] - 湖北天门市三胎家庭最高补贴达22.51万元[4] 政策实施效果 - 天门市24年新生人口8年来首次由降转增[4] - 杭州/宁夏/长春三地24年生育率回升幅度高于全国平均值[6][8] - 法国育儿补贴使出生率长期高于欧盟平均水平(每月托儿补贴610-870€)[4] 产业影响 - 四大受益板块:母婴产品、母婴零售渠道、儿童医疗、育儿教育[4] - 母婴行业加速整合,连锁渠道品牌或强者恒强[4] - 辅助生殖与儿科诊疗领域同步受益[4] 人口趋势 - 2024年中国出生人口出现小幅回升[4] - 生育政策三阶段演变:1970-2013控制生育→2013年后逐步放宽[4]
充实稳就业惠民生政策工具箱
上海证券报· 2025-08-12 02:18
养老育幼服务体系 - 国家层面密集出台育儿补贴制度、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免费学前教育等政策,地方积极跟进落实 [1] - 北京将分娩镇痛及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上海实施女职工产假社保补贴并鼓励设置"生育友好岗" [1] - 民政部、财政部组织实施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山东试点采用电子消费券形式,抵扣比例为40% [1] - 山东一位中度失能老年人购买100元居家上门服务,使用消费券后仅需自付60元 [2] 财政支出与民生投入 - 上半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同比增长9.2%,教育支出增长5.9%,卫生健康支出增长4.3% [2] - 建议下半年继续加大教育、医疗、养老、育儿等领域的财政支持力度,优化支出结构并向困难地区倾斜 [2] 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 - 民生改善有助于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增加居民收入并释放需求潜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3] - 国家发改委将推动增强消费能力、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优化消费供给以扩内需 [3] - 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4%,人均消费支出实际增长5.3% [3] 政策支持与产业经济 - 银发经济、首发经济等需要政策支持并营造良好发展场景 [4] - 宏观政策民生导向强化将推动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增强群众获得感并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4]
2025年7月通胀数据点评:政策有望继续支撑核心CPI同比上升
东方证券· 2025-08-11 13:03
通胀数据表现 - 7月CPI同比为0%,核心CPI同比为0.8%(前值分别为0.1%、0.7%)[5] - 7月食品项CPI同比为-1.6%(前值-0.3%),主要受猪肉价格拖累[5] - 服务CPI同比连续三个月维持在0.5%,有望突破推动核心CPI上行[5] 行业价格分化 - 工艺美术及礼仪用品制造、运动用球类制造、营养食品制造PPI同比增速均不低于1.3%,高于一般消费品(0.6%)和耐用消费品(-3.5%)[5] - 采掘业PPI同比为-14%(前值-13.2%),黑色金属和非金属矿行业PPI同比降幅扩大[5] - 通用设备制造业、电子设备制造业PPI同比分别为-1.6%、-2.4%(前值-1.5%、-2.3%)[5] 政策影响 - 扩内需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带动家用器具、汽车、通信工具等商品价格回暖[5] - "反内卷"政策推动煤炭、钢材、光伏等行业价格环比降幅收窄[5] - 外贸环境恶化导致出口行业PPI承压,8月7日后第二轮关税措施全面生效[5] 风险提示 - 政策效果不及预期的风险[5] - 地缘冲突导致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超预期的风险[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