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odied Intelligence

搜索文档
ECARX Secures Non-Automotive Customer for its Lidar Solution, Expanding into the High-Growth Robotics Market
Globenewswire· 2025-06-25 15:00
文章核心观点 - 亿咖通科技与全球领先的机器人割草机开发商达成合作,将其激光雷达解决方案集成到产品中,计划2026年全球量产,这是公司战略多元化的重要里程碑,有助于开拓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应用市场 [1] 合作背景 - 机器人市场是亿咖通科技传感器技术专长的自然延伸,全球科技巨头加大投资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深度融合,加速从概念到实际应用的转变,行业具有巨大市场潜力 [2] 公司技术优势 - 公司专有的固态3D短程激光雷达工作在905nm波长,无机械部件,可靠性和性能优越,采用定制大阵列寻址VCSEL光源,探测范围达60米,配备高分辨率SPAD传感器,可实现精确环境映射,对机器人导航、物体操作和人机协作的先进避障系统至关重要 [3] 公司发展策略 - 公司将其在汽车领域与18家汽车制造商、28个全球品牌的成功合作模式拓展到机器人应用领域,展示了其在智能系统开发方面的综合能力和高效扩展能力,验证了技术的多功能性,开拓了汽车客户以外的新市场 [4] 公司高层表态 - 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沈子瑜表示,此次合作验证了公司前沿技术的应用,将解锁机器人领域的新增长机会,未来计划通过与更多行业伙伴合作,扩大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影响力,利用激光雷达解决方案和创新能力为智能机器人发展做出贡献 [5] 公司基本情况 - 亿咖通科技是全球汽车技术提供商,能为下一代智能汽车提供从系统级芯片到中央计算平台和软件的交钥匙解决方案,自2017年成立、2022年在纳斯达克上市以来,在中、英、美、瑞典和德国的12个主要地点拥有约1800名员工,与大众集团、一汽集团等知名汽车制造商合作,产品已应用于全球超870万辆汽车 [6][7]
MuJoCo具身智能实战:从零基础到强化学习与Sim2Real
具身智能之心· 2025-06-24 22:29
具身智能技术发展 - 具身智能正在全面崛起 重新定义人类与机器的关系 通过结合语言理解与物理操作能力 实现从虚拟到现实的跨越[1] - 全球科技巨头如Tesla、Boston Dynamics、OpenAI、Google等均在布局具身智能领域 代表性产品包括Optimus人形机器人、Atlas、机械手和RT-X项目[1] - 该技术将革命性改变制造业、服务业、医疗健康、太空探索等多个行业 应用场景涵盖精密装配、手术协助、家庭服务及危险救援[1] MuJoCo技术核心价值 - MuJoCo作为物理仿真引擎 是连接虚拟与现实世界的关键桥梁 提供高保真高效率的机器人训练环境[4] - 解决传统机器人试错学习的高成本与低效问题 仿真速度可达现实时间的数百倍 支持极端环境下的无损训练[6] - 采用先进接触动力学算法 精确模拟机器人与环境交互 支持并行化计算、多模态传感器建模及长时间稳定仿真[6] - 已成为学术界与工业界标准工具 被ICRA、IROS、NeurIPS等顶级会议广泛采用 Google、OpenAI、DeepMind等公司均依赖其进行研究[8] 具身智能实战课程体系 - 课程设计六个递进式模块 每周聚焦特定技术目标 涵盖MuJoCo基础、强化学习、机器人控制、多智能体系统及Sim-to-Real迁移[13][16] - 包含六个实战项目:智能机械臂控制(六自由度模型与PID控制器)、视觉抓取系统(物体检测与光照模拟)、强化学习运动技能(抛接球/平衡控制)、自适应MPC控制、多机器人协作、Sim-to-Real迁移验证[19][21][23][25][27][29] - 采用PyTorch、Stable Baselines3等工具链 强调工程规范与调试技巧 项目均来自中国机器人企业实际应用场景[10][29] 技术能力与职业发展 - 学员将掌握MuJoCo仿真建模、强化学习算法设计、机器人控制理论及Sim-to-Real迁移等完整技术栈[32] - 职业路径包括机器人算法工程师(年薪30-150万)、AI研究工程师或仿真技术专家 产品经理方向年薪可达30-80万[35] - 课程采用离线视频教学与VIP群答疑模式 2025年7月15日开课 六周完成全部内容[37]
银河通用获11亿元融资创纪录,机器人行业关注其与宇树技术和资本结合可能性
钛媒体APP· 2025-06-23 12:51
融资与估值 - 银河通用完成11亿元新一轮融资,宁德时代战投及溥泉资本领投,北京机器人产业基金、国家开发银行国开科创、纪源资本跟投,刷新行业纪录 [2] - 成立两年来公司累计融资超24亿元,覆盖头部市场化投资机构、产业资本及科研机构基金 [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估值达十亿美元成为"独角兽",预计今年收入数亿元 [2] 技术与产品 - 发布全球首款全开源、多机型、跨虚实人形机器人全身遥操作系统OpenWBT [4] - 用端到端VLA大模型重构Galbot系统,扩展性与泛化能力大幅提升 [4] - 与宇树科技技术结合,通用四足全身抓取框架QuadWBG可在Unitree B1上应用 [5] - 更重视仿真数据、具身智能模型和上半身协作交互,而非运动控制和灵巧手 [4] 商业化进展 - 发布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智慧零售解决方案,单个新门店部署仅需1天 [4] - 北京已有近十家门店实现部署和常态化运营,年内有望在全国100家门店投入使用 [4] - 与博世集团成立合资公司,聚焦工业制造场景推动商业化应用 [4] - 工业分拣场景潜在出货量可达数十万台,市场规模有望与传统工业机器人比肩 [11] 行业前景 - 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预估销售量2400台,2025年达7300台,市场规模24亿元 [13] - 2035年人形机器人有望达200万台,市场规模1400亿元 [13] - 今年全球生产的人形机器人中预计一半以上来自中国 [13] - 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或达7万亿美元(约50万亿元) [14] 团队与资本关系 - 团队采用"科学家+产业老兵"模式,联合创始人来自北大、ABB等机构 [3] - 银河通用与宇树科技存在资本关联,尹方鸣是两家公司的关键投资人 [9][10] - 银河通用创始团队与尹方鸣关系密切,尹方鸣参与孵化并给予第一笔资金 [10]
具身智能领域的行业周期有多久?
具身智能之心· 2025-06-22 11:59
昨天和朋友聊天,对比了自驾和具身的发展周期。自驾从15年许多硅谷的同学回来创业,到现在 规模化、商业化已经近10年了。然而机器人产业已经发展了很多年了,相比于自驾我们认为后续 更多是算法和数据上的突破(当然硬件也有,只是说已经取得了一定发展)。我们期望5-8年有真 的可以商业化落地的机器人,这一点要比自驾来得快些。 智元和宇树都在为上市做准备,如果真的有好消息,这对整个产业将会是一个极大的振奋。大家 更要抓住这一波行业的机会,对我们来说,我们也一直在探讨究竟要做一个什么样的具身社区? 能够承接学术和产业界!其中一个答案比较符合我们的思路,那就是一个能够凝聚行业人群、遇 到问题能够快速响应、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地方。 我们目标是3年内打造一个万人聚集的具身社区,这里也非常欢迎优秀的同学加入我们。 我们和多 家具身公司搭建了学术+产品+招聘完整的桥梁和链路,同时内部在教研板块也基本形成了闭环 (课程 + 硬件 + 问答)。社区里也能看到很多最新的行业观点、技术输出。现在本体是怎么样 的?有哪些不足?数据采集的成功率和有效率怎么提升?sim2real怎么做的有效点?这些都是我们 一直关注的。 前面一直在想怎么帮助刚入门 ...
讯飞创投徐景明:最好的投资是赋能下的“信念投资”
创业邦· 2025-06-19 17:50
寒武纪市场表现与讯飞创投早期投资 - 寒武纪2024年A股累计涨幅达387 55% 成为年度涨幅冠军 被称为"中国版英伟达" [2] - 讯飞创投2016年参与寒武纪首轮融资 因技术协同与产业需求高度契合 科大讯飞作为AI算法领先企业提供技术磨合支持 [3] - 寒武纪创立初期派驻十几人团队驻扎讯飞本部 双方联合完成首款云端芯片MLU100的算法迁移与300多个算子优化 [7][9] 讯飞创投投资策略与产业协同 - 投资逻辑聚焦人工智能领域技术突破与产业融合 70%以上被投企业实现业务协同 案例包括知存科技、乘翎微电子等 [4][16][17] - 采用"资本+产业"双轮驱动模式 通过算法支持、场景验证、客户对接等赋能被投企业 如协助知存科技完成超亿元后续融资 [17][18][20] - 长期主义布局AI主线及三大融合方向:AI+新硬件(机器人/ARVR)、AI+能源革命(智能驾驶/核聚变)、AI+生命科学(药物研发/脑科学) [12][13][14] 具身智能赛道布局与技术前瞻性 - 2023年早期投资银河通用 该项目2024年成为具身智能赛道头部企业 预测五年内将迎大规模商业化 [24][25][26] - 认为具身智能发展路径类似智能手机 需经历TOB场景验证(物流/仓储)后逐步整合创新 当前阶段应夯实技术而非追求商业化进度 [25][26] - 投资决策基于产业生态战略而非短期回报 需在技术萌芽期卡位 等市场认可时红利已稀释 [25] 硬科技企业评估标准与创始人特质 - 项目评估三维度:赛道正确性、场景需求真实性、团队差异化能力 避免重复造轮子 [28][29][30] - 优秀创始人需兼具战略视野(预判趋势)、执行力(落地能力)、团队凝聚力(吸引多元人才) 推崇"第五级经理人"特质 [29] - 团队构建强调互补性 如极客型+商业化人才组合 成功本质是正确方向的持续迭代 [29]
36氪2025年度「中国股权投资行业投资机构」系列名册|正式发布
36氪· 2025-06-12 19:27
2024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概况 - 募资规模持续收缩,新增基金数量和规模同比下滑约1/3,市场活跃玩家以险资、国资及产业资本为主 [1] - 投资总额整体下降10%,但硬科技领域(人工智能、具身智能、先进制造)呈现上升趋势 [1] - 投资机构重心转向退出板块,探索IPO、并购、老股转让等多元化渠道 [1] - 2025年Q1 VC/PE支持企业IPO市场回暖,中企赴港上市升温 [1] 2025年行业榜单发布 - 36氪发布2025年度「中国股权投资行业投资机构」系列名册,涵盖早期、创业、私募股权等多类机构 [2][7][10][14][16][17] - 榜单包括「中国最受创业者欢迎投资人TOP100」「早期投资机构TOP50」「创业投资机构TOP100」「私募股权投资机构TOP100」等 [7][8][10][14][16][17] 细分领域机构排名 早期投资机构 - 真格基金、中科创星、蓝驰创投等50家机构入选「早期投资机构TOP50」 [8] 创业投资机构 - 红杉中国、深创投、IDG资本等100家机构入选「创业投资机构TOP100」 [10] 私募股权投资机构 - 高瓴投资、鼎晖投资、腾讯投资等100家机构入选「私募股权投资机构TOP100」 [16][17] 年度影响力与成长力榜单 - 设立「最具影响力早期/创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TOP10」及「最具成长力股权投资机构TOP10」 [20][22][24][26]
36氪2025年度「中国股权投资行业投资机构」系列名册,正式发布!
36氪· 2025-06-12 14:36
中国股权投资市场2024年概况 - 2024年募资新增基金数量和规模同比下滑约1/3,市场活跃玩家主要为险资、国资及产业资本[1] - 投资规模整体降幅约10%,上升板块集中在硬科技领域(人工智能、具身智能、先进制造)[1] - 投资机构重心转向退出板块,探索IPO、并购、老股转让等多元化渠道[1] 2025年市场动态 - 2025年Q1 VC/PE支持企业IPO市场回暖,中企赴港上市升温[1] - 资本市场深化改革背景下,专注科技创新的机构有望在产业升级中脱颖而出[1] 行业榜单发布 - 36氪发布2025年度「中国股权投资行业投资机构」系列名册,涵盖早期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细分领域[29][40][61][79] - 榜单包括「中国最受创业者欢迎投资人TOP100」「最具影响力/成长力机构TOP10」等类别[29][83][90][96][101] 参与机构示例 - 头部机构:红杉中国、中金资本、鼎晖投资、君联资本、高瓴投资[7][8][10][15][24] - 早期投资代表:真格基金、险峰、青锐创投、九合创投[32][33][37][20] - 产业资本:北汽产投、广汽资本、温氏投资[72][74][78] 注:文档中部分内容为乱码或无关信息已自动过滤,仅提取有效行业数据及机构名称
“园区行”走进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产业问题专家研讨会通知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09 15:53
2025企创融通汇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部件专场 在此形势下,以"聚焦核心部件 赋能具身智能"为主题的企创融通汇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部件专场正式启动。 后续将开展产业问题专家研讨会、解决方案征集、解决方案专家论证会、供需对接会等一系列活动。中关村融 智特种机器人产业联盟拟于6月17日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举办"'园区行'走进中关村东升科技园 产业问题专家研讨会"。会议将围绕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部件产业问题深入探讨,搭建多方对话平台,全面梳 理产业发展痛点,凝聚行业智慧,助力构建自主可控的具身智能产业链生态,为具身智能产业发展筑牢根基, 推动2025企创融通汇活动深入开展。具体活动内容如下: 0 2 活动主题 聚焦核心部件 赋能具身智能 0 3 活动时间 2025年6月17日13:30-17:30 0 4 活动地点 "园区行"走进中关村东升科技园 产业问题专家研讨会通知 0 1 活动背景 2025企创融通汇活动作为中国科协服务企业创新的品牌活动,旨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 中全会精神,聚焦国家重点发展产业,以突破产业创新链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及共性问题为主线,推动产学研深 度融合和实现创新成果转移转化 ...
广东:开展“机器人+”行动 发展人工智能产业
快讯· 2025-05-28 21:41
数字广东建设2025年工作要点 - 加快大模型研发及场景应用 支持企事业单位开展人工智能大模型研发、备案和落地应用 [1] - 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试点 推动重点行业建设高质量数据集 拓展行业大模型和具身智能特色应用场景 [1] - 支持建设开源社区和开源平台 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共享和创新发展 [1] - 开展"机器人+"行动 发展人工智能产业 支持企业整合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链、创新链资源 [1] - 构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企业梯次培育体系 为重点项目开通"绿色通道" [1]
ISSA PULIRE 2025: Rosiwit Focuses on Long-Term Value Over Short-Term Buzz
Globenewswire· 2025-05-28 11:15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在ISSA PULIRE 2025展示清洁机器人在多场景的强大性能,产品矩阵丰富,满足不同清洁需求,契合欧洲等地区对智能清洁方案的增长需求,还将推出产品升级版本探索新的机器人时代 [1][3][5] 公司产品情况 - 清洁机器人部署于工业设施、物流中心等多场景,处理油污、细尘等挑战 [1] - 产品矩阵包括Titan 810、Skywalker 50、X - Rolling、Pilot One等,满足不同清洁场景需求 [3][4] - 旗舰产品Skywalker 50和Titan 810已交付到欧洲、美国、亚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4] - 上半年推出升级的Pilot One NEO手动擦洗器,未来将推出Skywalker 50和X - Rolling的增强版本 [16] 产品认证情况 - Titan 810获UL和CE 63327认证,Skywalker 50、Pilot one和X - Rolling获CE认证,确保全球合规和安全 [1] 行业市场情况 - 欧洲等发达国家因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对智能自主清洁解决方案需求持续增长,2025年欧洲清洁机器人市场达2.61亿美元,预计2025 - 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24% [5] 产品特点及优势 - 机器人可自主检测和避开障碍物、深度擦洗地面并即时干燥、自动充电和排水,还能连接云平台远程监控和报告性能 [6] - Titan 810配备32线LiDAR和720度无盲区感知,结合深度学习算法,清洁效率达每小时5200平方米,在复杂工业区域表现出色 [8] - Skywalker 50的API集成LiDAR系统实现大范围检测和360度无盲区感知,一小时快充能力提高充电效率和缩短运营周期 [11] 数字化平台情况 - Rosiwit 365云平台填补清洁运营数字工具空白,提供实时监控、集中控制和可量化绩效指标,支持客户改进清洁运营 [14] - Rosiwit 365支持ESG目标,减少水和能源浪费、改善劳动力分配、创建符合可持续报告要求的记录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