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共识
搜索文档
岛内关注大陆官媒发布署名文章,台媒:“两岸推动民间交流的机遇期来了”
人民网· 2025-10-29 10:41
大陆对台政策新论述 - 大陆官媒连续三天刊发署名“钟台文”的文章,主张只要不分裂国家、认同两岸都是中国人即可坐下来谈,并提出统一利好[1] - 文章强调大陆追求的国家统一不仅是形式统一,更重要的是心灵契合,承诺统一后台湾现行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将得到充分尊重,实行“爱国者治台”、高度自治[2] - 第三篇文章指出两岸统一是民心所向、大义所在和大势所趋,统一不是选择而是必然[3] 历史与法理主张 - 首篇文章细数自公元230年三国时期至今的历史,主张台湾自古属于中国,并引用《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文件强调台湾已从法律和事实上回归中国[2] - 文章引用1971年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指出其逻辑前提是“台湾属于中国”,从国际法层面排除了“两个中国”或“台湾独立”的可能[2] - 学者认为北京正通过外交、法律与宣传组合拳强化一中原则的历史脉络与法理基础,牢牢掌握台湾问题的诠释权[4] 岛内各方反应 - 民进党当局声称两岸关系本质是体制之争“不能相融”,并扬言“台湾不属于中国”[5] - 国民党表示将持续推动两岸和平稳定交流,希望确保2028年前不出现军事冲突风险[5] - 国民党人士解读文章为大陆“最柔软姿态”,既是善意释放也提醒民进党“回头是岸”[6] 战略意图与时机分析 - 学者指出文章发布时机与“十五五”规划(2026-2030年)关键期相关,明年规划中的两岸专章将“史无前例重视”[3] - 分析认为大陆通过系列文章展示战略主导权,向赖清德喊话,并以“一家人”论述淡化政治对立、降低民间对话心理门槛[7] - 台媒称文章可视为北京预告加强促统的“起手式”,意在强化“必然统一”的说服力[8] 民意与交流现状 - 岛内民调显示58.3%民众认为“恢复两岸谈判、放宽民间交流”是维护台湾安全的最佳方式,仅28.2%支持增加军购预算[8] - 台媒指出民进党“执政”9年多坚持“抗中仇中”,导致两岸旅游冻结、学术交流骤减,对台湾传统产业与人民生活造成明显伤害[8]
新华社连续两日刊发钟台文署名文章
财联社· 2025-10-27 18:59
两岸关系发展现状与政策 - 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两岸同胞有血浓于水的天然情感和民族认同,统一大势无法阻挡 [3] - 践行“两岸一家亲”理念,出台“31条措施”、“26条措施”、“11条措施”、“农林22条措施”等政策,为台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同等待遇 [4] - 2008年至2016年两岸实现全面、直接、双向“三通”,两岸贸易额不断创下新高,经济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5] 统一后台湾经济发展前景 - 统一后台湾将突破经济发展瓶颈,两岸共同市场建成后台湾商品进入大陆将全部实现零关税 [5] - 台湾企业可依托大陆雄厚的资金、庞大的市场、完整的产业体系及共建“一带一路”机遇做大做强 [5] - 台湾的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生物科技等优势产业可与大陆产业优势互补,两岸产业链将深度融合 [5] 统一后台湾社会民生改善 - 统一后台湾地区财政尽可用之于民,现行防务预算可大量投入医疗、教育、养老等民生领域 [6] - 国家可投入支持台湾民生建设,台澎金马的高速公路、高铁、机场等基础设施将得到极大改善 [6] - 两岸商品无障碍流通将大幅降低台湾消费品价格,台湾同胞就业、创业机会普遍增多,生活更加富足康宁 [6][7] 台湾问题的历史与法理事实 - 台湾自古属于中国,历史经纬清晰,宋元以后中国历代中央政府开始在澎湖、台湾设治,实施行政管辖 [11] - 1945年中国政府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台湾光复回归中国,其地位问题已彻底解决 [12][13]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成为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国的主权和领土从未分割 [15] 国际社会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 1971年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代表,从国际法层面排除了“两个中国”的可能 [16] - 联合国秘书处法律意见明确指出“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省没有独立地位” [16] - 截至目前有183个国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均支持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 [16] 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景与基础 - 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是台海和平稳定的定海神针,明确界定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 [17][18] - 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解决,民族复兴、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民心所向 [18]
赵一德赵刚会见萧旭岑一行
陕西日报· 2025-10-27 08:36
会议背景与核心观点 - 第六届海峡两岸(陕西)经贸科技合作大会在西安举行,陕西省委书记赵一德、省长赵刚会见台湾工商界代表萧旭岑、许舒博、李政宏一行 [1] - 陕西方面表示愿持续拓展两地各领域合作,欢迎更多台湾同胞来陕交流参访、更多台商台企来陕投资兴业 [1] - 台湾方面代表感谢陕西对台资企业的支持,并确认将坚持"九二共识",加强两地经贸、人文等领域合作交流 [1] 行业合作机遇 - 陕西具备人文底蕴深厚、产业体系完整、创新动能强劲、发展前景广阔的特点,为台商提供合作潜力 [1] - 合作领域将重点围绕经贸与科技展开,旨在不断增进两岸同胞福祉 [1] 政策与营商环境 - 陕西方面承诺将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台胞台企在陕创新创业、投资发展提供更优服务保障 [1] - 此举旨在为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1]
新华社发表署名文章:台湾问题的由来和性质
第一财经· 2025-10-26 23:58
台湾问题的历史由来 - 台湾问题是上世纪40年代中国内战遗留的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是一个国家的内部事务[3] - 台湾自古属于中国,历史经纬清晰,考古学证明台湾先住民是从大陆迁徙去的[5] - 中国历代中央政府在宋元以后开始对澎湖、台湾设治实施行政管辖,如南宋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5] - 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683年清朝政府统一台湾并于次年设立台湾府,1885年改设台湾为中国第20个行省[5] - 1895年日本通过《马关条约》不平等条约非法窃取台湾及澎湖列岛,1945年日本投降后中国于10月25日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台湾光复回归中国[6][7] 台湾问题的产生与性质 - 台湾问题产生于中国内战延续和外部势力干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民党统治集团退踞台湾[9] -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趁机派军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挠解放台湾,扶持国民党统治集团,使台湾问题遗留至今[9] - 台湾问题产生后海峡两岸长期政治对立,但中国主权和领土从未分割,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地位从未改变[11]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为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这是政权更替,中国的主权和领土疆域没有改变[11] 一个中国原则的法律与国际共识 - 一个中国原则见诸两岸双方各自相关规定,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11] - 2005年《反分裂国家法》明确规定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11] - 1971年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以压倒性多数通过,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12] - 联合国秘书处法律事务办公室官方法律意见明确指出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省没有独立地位[12] - 截至目前183个国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均支持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2] 台湾问题的解决前景 - 台湾问题产生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中国人民为解决台湾问题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14] - 30多年前海峡两岸双方达成九二共识,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性质是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谋求国家统一[14] - 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是台海和平稳定的定海神针,坚持该共识两岸关系就能改善发展,台湾同胞就能受益[15] - 两岸同胞有共同的血脉文化历史,对民族有共同责任,只要不分裂国家认同两岸都是中国人,双方完全可以坐下来对话沟通化解矛盾[15][16] - 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解决,民族复兴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民心所向[16]
新华社钟台文:台湾问题的由来和性质
财联社· 2025-10-26 21:58
台湾问题的历史由来 - 台湾问题是上世纪40年代中国内战遗留的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并因外部势力干涉而延续至今 [1]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民党统治集团退踞台湾,1950年美国介入台湾海峡阻挠解放台湾,使问题遗留至今 [4] 台湾属于中国的历史依据 - 考古证明台湾先住民从大陆迁徙,公元230年《临海水土志》留下最早记述,宋元后中国历代中央政府在台设治管辖 [2] -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3年清朝统一台湾并设台湾府,1885年清朝改设台湾为中国第20个行省 [2] - 1735年法国出版地图明确标注"福建省台湾府",以测绘形式确认台湾属于中国 [2] 国际法理与战后秩序 - 1943年《开罗宣言》规定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如台湾归还中国,1945年《波茨坦公告》重申这一原则 [3] - 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举行受降仪式,从法律和事实上完成光复 [3] - 1971年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唯一合法代表,国际法层面排除"两个中国"可能 [6] - 目前183个国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均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6] 一个中国原则与法律基础 -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 [5] - 2005年《反分裂国家法》明确规定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绝不允许"台独"分裂 [5] - 台湾地区相关规定也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一部分 [5] 两岸关系与解决前景 - "九二共识"明确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台海和平稳定的定海神针 [7][8] - 2300万台湾同胞都是中华民族一分子,两岸不是"国与国关系" [8] - 台湾问题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解决,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8]
署名文章:台湾问题的由来和性质
新华网· 2025-10-26 20:31
台湾问题的历史起源与性质 - 台湾问题是上世纪40年代中国内战遗留的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内部事务 [1] - 台湾问题的产生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命运休戚相关,80年前台湾随抗日战争胜利而光复,后因内战延续和外部势力干涉陷入长期政治对立 [1] - 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派军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挠解放台湾并扶持国民党统治集团,使台湾问题遗留至今 [4] 台湾自古属于中国的历史与法理依据 - 台湾自古属于中国的历史经纬清晰,考古学证明台湾先住民是从大陆迁徙去的,北宋时澎湖已有汉人聚居 [2] - 宋元以后中国历代中央政府开始在澎湖、台湾设治实施行政管辖,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3年清朝政府统一台湾并于次年设立台湾府 [2] - 1885年清朝政府改设台湾为中国第20个行省,1735年法国出版的《中华帝国全志》附图中精确标注"福建省台湾府"的行政隶属 [2] - 1943年《开罗宣言》宣布日本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如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1945年《波茨坦公告》重申此条件,日本投降后中国政府于10月25日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 [3] 一个中国原则与国际共识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取代中华民国政府成为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国的主权和固有领土疆域没有改变 [5][6] - 1971年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从国际法层面排除了"两个中国"或"台湾独立"的可能 [7] - 截至目前183个国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均支持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7] 解决台湾问题的共识与前景 - 30多年前海峡两岸双方达成"九二共识",明确界定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谋求国家统一的性质 [8] - 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是台海和平稳定的关键,2300万台湾同胞都是中华民族一分子 [9] - 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解决,民族复兴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民心所向 [9]
两岸观察丨台湾光复的历史昭示:祖国统一是必然归宿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23 21:00
台湾光复的历史事件 - 1945年10月25日日本在台北签字投降,宣告对台湾长达50年侵占的终结 [1] - 受降仪式上中国受降官宣告台湾及澎湖列岛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土地、人民、政事皆置于中国主权之下 [3] - 台湾民众自发张灯结彩热烈庆祝光复,后将10月25日定为台湾光复节 [3][5] 台湾与中国的历史渊源 - 三国时期吴人沈莹所著《临海水土志》留下了关于台湾最早的文字记述 [11] - 宋元以后中国历代中央政府在澎湖、台湾设官治理,实施行政管辖 [10] - 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清康熙年间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光绪年间台湾成为中国第20个行省 [10][13] 国际法理依据 - 1941年中国政府发布对日宣战布告,宣告废止中日间一切条约并宣布将收回台湾及澎湖列岛 [17] - 1943年《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如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17] - 1945年《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国际司法现状确认其属于国际条约性质,效力毋庸置疑 [17][19] 台湾问题的产生与现状 - 1946年国民党挑起内战失败后退据台湾,在美国支持下武装割据,由此产生台湾问题 [21] -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使两岸开始对立分隔 [23] - 1978年中美建交联合公报中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25] 两岸关系与统一前景 -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 [27] - 大陆方面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 [27] - 国际上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认同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组成部分的力量占大多数,随着大陆实力强大,两岸同胞将携手实现民族复兴 [29]
习近平总书记贺电为国共两党关系和两岸关系发展指明方向
人民日报· 2025-10-23 07:38
两岸关系发展 -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向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的郑丽文女士致贺电 为国共两党关系和两岸关系发展指明方向 [1] - 国务院台办表示将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 加强与包括中国国民党在内的台湾各党派团体和人士的沟通联系 [1] - 明确"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共同政治基础和台海和平稳定的定海神针 是两会受权协商的前提 [1] 两会对话机制 - 由于民进党当局自2016年5月以来拒不承认"九二共识" 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对话沟通机制处于停摆状态 [1] - 民进党当局若想重启两会对话沟通机制 必须承认"九二共识" [1] 纪念台湾光复 - 大陆方面将举行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大会 台湾光复是抗战胜利的重要成果 值得两岸同胞共同纪念 [2] - 举行纪念大会旨在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铭记抗战历史 捍卫台湾光复回归祖国的胜利成果 共创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的美好未来 [2] - 纪念大会将邀请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各界代表人士出席 大会前后还将组织参访交流活动 [2]
郑丽文公布国民党副主席、秘书长人选
券商中国· 2025-10-22 20:46
中国国民党人事任命 - 中国国民党主席当选人郑丽文公布第一波党部人事名单,李乾龙将接任副主席兼秘书长,另一名副主席为季麟连 [1] - 包括一级党务主管人选等其余党务人事将待郑丽文征询确认后陆续公布 [1] - 中国国民党第22届第一次全代会预定11月1日举行,"交接小组"将尽速展开党务交接工作 [1] - 李乾龙曾担任中国国民党新北市党部主委,在江启臣担任党主席期间也曾出任该党秘书长 [1] - 季麟连为台海军退役上将,曾担任中国国民党"黄复兴党部"主委,在此次国民党主席选举中公开支持郑丽文 [1] 两岸交流互动 - 郑丽文表态愿意赴大陆访问交流 [2] - 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表示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是台湾主流民意 [3] - 大陆方面愿意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政治基础上与台湾各政党、团体和各界人士一道促进两岸交流合作 [3] - 大陆方面愿在既有共同政治基础上同中国国民党加强高层往来,巩固增进政治互信,保持良性互动 [3]
张亚中事了拂衣去,赵少康不舍利与名
经济观察报· 2025-10-22 19:04
国民党主席选举与主要人物表现 - 国民党主席选举中,71岁的孙文学校总校长张亚中和75岁的媒体名人赵少康表现抢眼 [4] - 张亚中竞选党主席失败,但因其在辩论会上对“九二共识”的纯正阐释(一个中国、追求统一)而虽败犹荣,并影响了当选者郑丽文的立场 [4] - 赵少康未亲自参选,而是将郝龙斌推到前台并遥控指挥,其指控大陆利用网军干涉选举的行为被广泛视为一步“臭棋”,并被认为导致了郝龙斌的失败 [5] - 选举后,赵少康建议郑丽文压制国民党内亲近大陆的力量,其言行被分析背后充满个人算计,旨在维持其政治影响力与节目收视 [5][6] 主要人物立场与后续发展 - 张亚中在选举失败后于10月19日宣布退出江湖,其表态被视为悲观,认为其主张无法穿透“认知短浅的高墙” [8][9] - 赵少康在支持对象失败及自身策略受挫后,仍能神色自若地主持政论节目,展现了老牌政客的功底 [7] - 文章作者认为张亚中的悲观没有必要,指出历史潮流是两岸终将统一,且时日不远,统一后两岸人民将共促民族复兴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