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中原则
icon
搜索文档
遇经济危机知道怂了?立陶宛商界首次服软,喊话中国停止“制裁”
搜狐财经· 2025-09-06 11:08
事件背景与直接经济影响 - 2021年立陶宛允许台湾以"台湾"名义设立代表处 违反中国一中原则 [2] - 中国于2021年8月召回大使 11月将外交关系降至代办级 [2] - 2021年12月中国将立陶宛从海关系统删除 进口申请全部拒绝 导致立陶宛对华出口下降90%以上 年贸易额从数亿美元降至零头 [2] 经济结构与产业冲击 - 立陶宛经济规模较小 国土面积6.5万平方公里 人口280万 GDP约700亿美元 外债达400亿美元 [4] - 激光技术 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订单流失 企业库存堆积 资金链紧张 [4][8] - 2022年头几个月出口损失超过1亿欧元 失业率上升 [8] 供应链连锁反应 - 中国对使用立陶宛零部件的国际公司实施间接施压 德国大陆集团等企业被警告若继续使用将无法在中国市场经营 [4] - 欧盟供应链受到严重干扰 德国在立陶宛的分公司向政府施压 威胁工厂关闭和工作岗位流失 [4] - 2022年1月德国-波罗的海商会警告德国企业可能从立陶宛撤资 [4] 企业界反应与民意倾向 - 2022年初立陶宛商界首次公开批评政府政策过于激进 认为这是自找苦吃 [6] - 工业联合会成员强调中国是全球经济重要参与者 失去中国市场与供应链将使立陶宛小企业难以承受 [6] - 民调显示87%的立陶宛民众反对政府对华政策 反对党呼吁修复对华关系 [6] 政府政策调整与外交努力 - 2022年11月经济部长承认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 希望中方提供贸易帮助缓解国债压力 [8] - 2022年1月总统公开承认使用"台湾"名称开设代表处是错误的 [8] - 欧盟于2022年1月向世贸组织投诉中国贸易做法 并推出反胁迫工具保护成员国 [8] 近期发展与持续紧张 - 2023年中国开始部分放宽贸易限制 立陶宛激光和食品出口逐步恢复 [12] - 2024年立陶宛加强与台湾经济合作 中国谴责立陶宛宣布三名中国外交官不受欢迎的决定 [12] - 2025年8月中国禁止两家立陶宛银行(乌尔博银行和马诺银行)与中国合作 欧盟敦促中国撤回决定 [14] 地缘政治因素分析 - 立陶宛脱离苏联后采取亲美政策 美国怂恿其在台湾问题上挑战中国 [10][17] - 立陶宛试图通过台湾问题作为地缘政治切入点 但低估了中国经济反制的影响 [17][19] - 德国企业施压最为强烈 因为其在立陶宛的工厂直接受到供应链中断影响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