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铭记历史
icon
搜索文档
“热泪盈眶”“英雄”“牺牲”“太科幻了”……180秒解锁那些燃情时刻
央视网· 2025-09-04 18:21
网络参与规模 - 纪念大会各平台同时在线人数超1亿人 全网互动量达每分钟33万次 [1] 用户活跃度变化 - 阅兵话题用户活跃度飙升至前一天最高值的3倍 [3] - 表情符号使用量激增 红心国旗敬礼等符号疯狂刷屏 [3] 实时互动特征 - 直播开始时评论区瞬间点燃 军歌相关留言引发情感共鸣 [4] - 网友留言呈现实时配音特性 表达血液沸腾/热泪盈眶等强烈情绪 [4] 内容主题转折 - 抗战老兵出场时评论区氛围由激动转为庄重 [6] - 英雄牺牲成为媒体互动高频热词 出现频率较上一幕翻倍 [9] 代际情感连接 - 年轻用户通过评论与祖辈产生精神连接 表达荣光传承理念 [8] - 用户通过旗上文字产生情感共鸣 出现念字哽咽现象 [8] 装备展示反应 - 装备方队引发技术惊叹 出现太科幻打外星人等评论 [13] - 弹幕呈现问号叹号特征 用户自嘲军盲但表达安全感 [15] 国际传播影响 - 境外媒体当日刊发多语种报道超1500篇 [17] - 全球社交平台出现超越立场的赞叹钦佩式评论 [19] 跨文化共识 - 网络热议形成跨文化理解与尊重 [21] - 最终共识聚焦历史铭记与和平守护 [21]
多国领导人赞叹“非凡盛会”
环球时报· 2025-09-04 07:10
活动盛况 - 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 包括盛大阅兵仪式 [1] - 61位外国领导人及有关国家高级别代表 国际组织负责人 前政要等应邀出席大会 [1] 国际反响 - 俄罗斯总统普京称赞活动"很精彩 非常棒 水平很高" [3] -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感谢中方对塞尔维亚的真挚友谊 称中国始终与塞尔维亚站在一起 [3] - 尼泊尔总理奥利称活动为"非凡的盛会" 并出席天安门广场纪念活动和人民大会堂招待会 [3] - 古巴国家主席迪亚斯-卡内尔表示古巴支持并践行中国引领的多边主义与全球治理理念 [3] -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强调阅兵提醒国家必须自由独立并拥有主权 独立性必须得到尊重 [3] - 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出席阅兵式 表明愿加强各国人民友谊和相互理解 [4] - 新加坡副总理颜金勇呼吁铭记历史 致敬数百万牺牲生命 不忘暴力和战争代价 [4] - 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称赞中国治理有序 活动展现中国实力 令人赞叹 [5] 发展成就 - 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表示中国经过10年取得巨大进步 发展速度极快 [7]
欧洲舆论关注九三阅兵 呼吁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03 21:01
欧洲舆论关注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 - 欧洲社会和多国媒体高度关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 [3] - 德国柏林国会大厦作为二战历史见证地 持续提醒人们沉重历史与反思 [1] - 纪念活动与联合国成立80周年形成呼应 凸显全球合作平台的新使命 [5] 中国在二战中的贡献与作用 - 中国人民承受巨大苦难并团结一致打败日本侵略者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不可替代贡献 [3] - 中国在战后通过和平发展赢得国际社会尊重 展现出稳定国内和推动国际合作的能力 [5] - 中国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欧洲期待其在和平发展进程中继续发挥建设性引领作用 [5] 二战历史认知与艺术传播 - 以南京大屠杀和"里斯本丸事件"为背景的影片在欧洲多国上映 包括《南京照相馆》《东极岛》《里斯本丸沉没》 [7] - 欧洲观众观看《南京照相馆》时深受触动 因鲜有欧洲人了解二战东方主战场真实情况 [7] - 影片艺术形式引发强烈共鸣 促使欧洲民众珍爱和平并直观感受侵华日军暴行与中国抵抗意志 [7] 历史纪念的现实意义 - 纪念活动是对历史的追思 更是提醒世人珍惜和平的重要契机 [4] - 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停留过去 而是为了开创共同明天并避免重蹈覆辙 [8] - 欧洲社会通过讨论形成共识:必须以史为鉴才能防止历史悲剧重演 [8]
唐劲草会长受邀参加阅兵观礼活动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9-03 17:33
纪念活动概况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 主题为"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 [1] - 纪念大会包括70分钟盛大阅兵 具有重大政治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1] 阅兵活动细节 - 长安街南北两侧共有5万多名各界代表和首都群众到现场观礼 [3] - 观礼区布局呈现三个"人"字构成意象化"众"字 体现众志成城意涵 [3] - 阅兵编设45个方(梯)队 突出展示军事力量结构更趋完善 新域新质力量比重上升 武装力量体系更为完备 [7] - 所有受阅武器装备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 是2019年国庆大阅兵后新一代武器装备集中亮相 [7] 行业活动预告 - 第四届达沃斯全球母基金峰会即将举行 [9] - 2025母基金研究中心专项榜单正式揭晓 [9] - 2025上半年中国母基金全景报告发布 [9] 行业代表参与 -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母基金分会会长 母基金研究中心创始人 水木资本董事长唐劲草受邀参加阅兵观礼活动 [5]
高端访谈丨80年前的胜利为何仍需铭记?上合秘书长引用这句中国古语作答
央视新闻· 2025-09-03 16:01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该文档主要涉及国际组织与历史纪念活动,不包含任何关于公司或行业的财务、运营、市场表现等信息。因此,无法提取与公司或行业相关的关键要点。
习言道|登上天安门城楼,习近平这个动作令人动容
中国新闻网· 2025-09-03 13:56
纪念活动安排 - 习近平总书记在天安门城楼与抗战老战士老同志代表亲切握手并表达崇高敬意 [4] - 阅兵安排抗战老战士、老同志、老民兵、支前模范及烈士亲属代表现场观礼 [5] - 徒步方队从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华南游击队等前身单位及抗日根据地民兵中抽组 [7] - 战旗方队遴选典型功勋荣誉旗帜由所在单位官兵擎旗受阅 象征抗战精神传承 [7] - 联合军乐团和合唱团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演奏《松花江上》等抗战经典曲目 [7] 英雄表彰与制度 - 向健在的抗战老战士、老同志、将领或其遗属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 [8] - 习近平总书记通过整理花篮缎带、讲述英烈事迹、颁发纪念章等方式表达对英雄的缅怀 [8] - 国家设立烈士纪念日、出台英雄烈士保护法并建立健全功勋荣誉表彰制度 [8] - "崇尚英雄 捍卫英雄 学习英雄 关爱英雄"成为全社会风气 [8] 历史传承与象征意义 - 阅兵仪式通过受阅方队组成和音乐表演追忆抗战岁月并缅怀先烈 [7] -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15年阅兵时向抗战老兵方队挥手致敬 [5] - 纪念活动彰显铭记历史、缅怀英烈的核心意义 [6] - 实现民族复兴被视为对革命先烈最好的告慰 [10]
如果有人要问 我们在纪念什么
人民日报· 2025-09-02 19:11
核心观点 -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旨在铭记民族牺牲、传承英雄精神并捍卫和平价值观 通过历史事件与人物事迹展现中华民族的坚韧与国际正义力量的支持 [1][6][16] 历史事实与数据 - 1937年上海南站轰炸造成平民重大伤亡 一岁多儿童受害照片引发全球关注 [1][2] -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实施细菌实验、毒气实验和活体解剖 1940-1945年间至少3000人在本部监狱丧生 [4] - 14年抗战期间中国伤亡同胞超3500万人 930余座城市被侵占 [5] 英雄事迹与精神传承 - 河北平山战士王家川歼灭8名日军后牺牲 其弟及同村百余名青年继承名字与精神继续抗战 [6][7] - 狼牙山五壮士、四行仓库八百壮士、平型关战役等展现血战到底的民族气节 [9] - 白求恩连续工作69小时为115名八路军重伤员手术 最终牺牲于中国战场 [11][12] 国际支援与历史记录 - 南京大屠杀期间贝恩哈尔·辛德贝格设立难民营庇护约2万名中国难民 并通过影像信件向国际社会揭露日军罪行 [12][14] - 中国以巨大牺牲支撑世界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 同时获得国际正义力量支援 [16] 纪念活动与意义 - 通过主题演讲《我们在纪念什么》回望历史 强调铭记真相与捍卫和平的重要性 [1][17] - 英雄名字融入城市地名(如张自忠路、靖宇县) 精神成为永恒路标指引未来 [9][11] - 9月3日与各国共同隆重纪念抗战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宣告"不忘历史"的坚定立场 [16][17]
中国驻澳大利亚使馆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音乐招待会
人民网· 2025-09-02 09:36
活动概况 - 中国驻澳大利亚使馆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音乐招待会 近400人出席包括中国驻澳大使肖千 澳联邦参议员休布里奇 各界人士 各驻澳使团 华侨华人 留学生代表[1] - 活动包括音乐演出和图片展 主题为"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 集中展示八十年前中澳人民共同抗击法西斯的英勇场景及国际友人林迈可支持中国抗日的珍贵影像资料[8][10] 演出内容 - 沈阳音乐学院艺术家演奏《我爱你中国》《把一切献给党》等经典曲目及唢呐名曲《百鸟朝凤》 音乐会在合唱《我和我的祖国》中结束 现场观众鼓掌 气氛热烈[5][6] - 音乐会还将于9月2日在悉尼歌剧院上演[11] 致辞与访谈 - 肖千大使表示中国人民浴血奋战赢得抗战伟大胜利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终胜利作出重大贡献 中澳两国人民在历史关键时刻并肩抗战结下深厚情谊[2] - 沈阳音乐学院院长田彦表示音乐会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与崇高礼赞 希望以音乐为纽带铭记历史缅怀先烈[7] - 澳大利亚观众佩妮·洛克伍德表示必须铭记历史否则可能重蹈覆辙 应深入理解历史本身而不仅通过音乐和表演形式纪念[7]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盟员美术作品展开幕
人民日报· 2025-09-02 06:41
展览概况 - 民盟中央主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盟员美术作品展于9月1日开幕 [1] - 展览由民盟中央宣传部和民盟中央美术院共同承办 [1] - 展览展出66件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书法等多种艺术形式的作品 [1] 展览主题 - 展览以艺术形式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1] - 所有作品紧紧围绕抗战历史主题创作 [1] - 展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举办 [1] 媒体报道 - 人民日报2025年09月02日第11版对展览进行了报道 [2] - 报道由记者刘博通采写 [1] - 责任编辑为卫嘉和白宇 [2]
1937到2025 “白塔手书”见证北平到北京的岁月变迁
央视新闻· 2025-08-30 23:01
历史文物发现与价值 - 1976年妙应寺白塔因地震受损修缮时发现1937年148字手书 为日军侵华暴行关键实物证据[1] - 手书由文物工作者罗德俊于1937年11月5日撰写 记录北平沦陷后日军飞机大炮轰炸及枪杀奸掠等残暴行径[3][5] - 手书体现战争时期普通民众对国家兴亡的关切 现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主题展览展出[13] 文化地标发展现状 - 白塔寺街区融合古建与潮流消费 开展"白塔之夜"品牌活动吸引年轻人参与音乐观影及非遗体验[7] - 区域引入多家首店业态 形成烟火气与潮流感交织的沉浸式夜经济消费场景[7] - 白塔作为城市文化地标日均接待大量游客 同时见证历史伤痕与现代繁华[11][13] 时空历史关联性 - 手书内容对比当下凸显和平发展成果 当前生活场景包含世界级古建与胡同烟火等盛世景象[9][11] - 白塔建筑持续矗立700余年 连接北平悲壮历史与北京现代繁华[1][11] - 文物发现强化历史教育功能 使观众在和平时期对战争创伤产生真情实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