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响应

搜索文档
受强降水影响 北京启动防洪排涝Ⅳ级应急响应
快讯· 2025-06-14 10:44
气象预警与应急响应 - 北京市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预计14日9时至15日2时大部分地区将出现小时雨强超过30毫米、6小时降雨量超过50毫米的强降水 [1] - 山区及浅山区可能出现强降水诱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低洼地区可能出现积水 [1] - 北京市水务局启动防洪排涝Ⅳ级应急响应 [1] 水务系统应对措施 - 水务系统各有关单位将适时调整洪涝预警等级 [1] - 加强水工程防洪排涝调度 [1] - 强化积滞水排除和水工程巡查排查 [1] - 加强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工作 [1]
广西防汛防台风四级应急响应调整为三级
快讯· 2025-06-13 19:12
台风动态 - 今年第1号台风"蝴蝶"当前位于海南省东方市近海海面 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1级(30米/秒)[1] - 台风预计以每小时10公里速度向偏北方向移动 14日中午前后在广西北海到广东徐闻一带沿海再次登陆 强度为强热带风暴级(10~11级)[1] 应急响应调整 -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将防汛防台风四级应急响应调整为三级[1] - 广西气象台已将台风四级预警提升为三级[1]
广西将重大气象灾害(台风)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
快讯· 2025-06-12 23:02
气象灾害应急响应 -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将重大气象灾害(台风)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 [1] - 受台风"蝴蝶"影响,北部湾海面、广西桂东及沿海地区将有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 [1] - 广西气象台于12日17时将台风四级预警提升为三级 [1] - 自治区气象局于12日19时将应急响应级别提升 [1]
中国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台风)三级应急响应
快讯· 2025-06-12 10:28
台风"蝴蝶"动态及影响 - 今年第1号台风"蝴蝶"以每小时10公里速度向西北转偏北方向移动 [1] - 预计13日凌晨至上午在海南陵水至乐东一带沿海登陆 [1] - 14日白天可能在广东西部到广西沿海再次登陆 [1] - 6月12日至14日华南大部将有大到暴雨 局地大暴雨或特大暴雨 [1] 气象预警响应 - 中央气象台6月12日6时继续发布台风黄色预警 [1] - 中国气象局将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从四级提升至三级 [1]
海南省提升台风预警为三级防汛防风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
快讯· 2025-06-11 15:41
气象预警 - 受"蝴蝶"影响,11日夜间到13日,西沙群岛附近海面、海南岛东部和南部海面风力逐渐增大到8~10级、阵风11~12级 [1] - 北部湾海面、海南岛西部海面和琼州海峡风力12日下午起增大到7~8级、阵风9~10级 [1] - 海南岛大部地区有暴雨或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沿海陆地伴有8~11级阵风 [1] 应急响应 - 海南省气象局2025年6月11日14时30分提升台风四级预警为台风三级预警 [1] - 海南省防减救灾委决定于2025年6月11日14时50分将防汛防风Ⅳ级应急响应提升至防汛防风Ⅲ级应急响应 [1]
今年首个省级洪水预警发布
每日商报· 2025-06-11 11:46
天气与防汛动态 - 西湖最大出水口圣塘闸开闸放水以控制水位 西湖水位维持在黄海标高7.20米(正常水位)[2][3] - 杭州市防指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建德、桐庐、富阳等多地发布暴雨预警[3] - 水上巴士1号线、2号线、3号线、7号线及运河游船暂停营运 恢复时间视水位情况而定[3] 降雨与台风影响 - 杭州市周二夜里至周三早晨降水再次加强 全市有中雨 部分大雨到暴雨 个别大暴雨[3] - 周三浙中北地区以系统性降水为主 杭绍甬、金衢等地雨强最强 温台丽易发强对流天气[3] - 今年第1号台风"蝴蝶"生成 或于周五在海南岛南部到广东西部一带沿海登陆 可能成为今年首个登陆我国的台风[5][6] 洪水预警与防汛措施 - 浙江省发布今年首个省级洪水预警 杭嘉湖平原嘉兴水文站洪水蓝色预警 影响范围杭州市、嘉兴市、湖州市[7] - 洪水预警分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四个等级 蓝色预警代表水位将接近警戒水位并预测继续上涨[7] - 杭州城管系统出动人员5936人 巡检车辆761台 排查关键点位188处 处置短时积水点29处[9] 气象与水利设施更新 - 余杭区冷山山顶国家气象观测站投用 占地12578平方米 24小时收集气象要素数据 与余杭区278个气象自动观测站协同工作[11] - 瓶窑镇陆家场闸站改建工程完工 排涝能力大幅提升 实现自动化控制[11] 气温变化 - 周三起气温开始爬升 周六迎来本轮升温过程顶峰 浙中南地区最高气温或升至35℃[4]
修订后的《江苏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施行长三角应急联动纳入当地应急预案
新华日报· 2025-06-11 07:32
预案修订核心变化 - 预警分级指标从空气质量指数(AQI)和二氧化硫浓度双指标统一为仅AQI单指标 黄色预警标准为预测日AQI>200或日AQI>150持续48小时及以上 橙色预警标准为日AQI>200持续48小时或日AQI>150持续72小时及以上 红色预警标准为日AQI>200持续72小时且日AQI>300持续24小时及以上 [1] - 新增区域应急联动机制 要求各地将长三角应急联动纳入当地预案 接到国家预警后需启动不低于区域级别的响应 重大活动期间需根据空气质量改善要求采取应急措施 [1] 预警发布与响应机制升级 - 新增预警信息发布时间要求 原则上需提前48小时及以上发布 [2] - 省级预警启动标准调整为预测全省连片3个及以上设区市达到预警条件 [2] - 增设省级响应章节 由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统筹协调全省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 [2] 应急管控措施强化 - 对移动源和扬尘源实施更严格应急管控 [2] - 新增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作为应急措施选项 [2]
美国《纽约时报》:美国警力不足,调解员接管日常纠纷
环球时报· 2025-06-03 07:11
美国公共安全领域变革 - 美国警务工作近年发生重要变化 形成共识认为公共安全问题不能全指望警察 2020年乔治·弗洛伊德事件后更凸显警察无法解决所有社会问题[1] - 地方警察直言普通警员任务过重 911报警电话全出警不必要 警力资源紧张且报警人难获所需帮助[1] - 数据显示许多警察杀人案针对轻微犯罪 警员缺乏处理相关问题的专业知识[1] 替代响应计划发展 - 过去5年出现不涉及警方的地方替代响应计划 重新定义911呼叫系统和市政应急系统功能[2] - 训练有素的调解员处理小型公共安全问题 如心理健康危机 轻微碰撞事故 噪音投诉等 警方专注严重犯罪[2] - 纽约大学法学院统计全美超130个替代性应急响应项目运行 部分研究证明其可减少犯罪 减轻警方负担 更好满足911用户需求[2] 具体实施案例与目标 - 新墨西哥州由培训过的社会服务工作者等组成调解团队 应对家庭暴力 药物滥用 家庭或邻里纠纷[2] - 明尼阿波利斯市目标未来10年将20%的911呼叫转接给非警方调解员 美国大城市首次此类承诺[2] - 调解员需专业培训以纠正心理疾病患者行为问题 处理健康检查和药物滥用报告 也可处理邻里纠纷[3] 系统优化方向 - 城市可要求在警方介入前先核实报警公司 减少恶作剧报警电话[3] - 更多911报警电话转交其他救援人员后 报警人将获更悉心照料和专业支持[3] - 替代响应计划需量身定制 因社区安全问题各异 涉及毒品 枪支暴力 无家可归 心理健康等不同挑战[2]
国家防总针对云南贵州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快讯· 2025-05-31 22:11
防汛应急响应 - 国家防总5月31日20时针对云南、贵州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1] - 国家防总办公室派出工作组赴云南、贵州协助指导防汛工作 [1] 气象预测 - 5月31日夜间至6月2日青藏高原东部及中东部地区将有较大范围降水过程 [1] - 江汉、江淮西部、江南、华南北部及西藏东南部、贵州、云南西部和东部等地先后有中到大雨 [1] - 部分地区有暴雨、局地大暴雨 [1] 防汛工作要求 - 相关地区要立足"三断"等最不利情况加强监测预报预警 [1] - 严格落实直达基层责任人的临灾预警"叫应"和跟踪反馈机制 [1] - 按照转移避险"四个一律"要求果断转移受威胁群众 [1] - 提前做好队伍、物资、装备等前置准备 [1] - 强化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确保遇到险情及时高效应对处置 [1]
赵刚在省应急管理厅调研时强调健全“叫应”机制 完善应急体系 不断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水平
陕西日报· 2025-05-31 08:25
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 强调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抗旱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预防为先 [1] - 要求健全"叫应"机制,完善应急体系,不断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水平,坚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 - 强调用好智能化、数字化手段,不断提高预警监测能力,精准高效辅助应急指挥决策 [1] 防汛救灾工作部署 - 强调要对往年防汛工作进行再复盘、再梳理,持续完善制度机制、补齐短板漏洞,着力提升灾害应对处置能力 [1] - 要求不断优化临灾监测预警"叫应"机制,加强部门协同、压实条块责任、建立反馈制度,确保叫得准、应得牢、落得实 [1] - 强调把完善临灾监测预警"叫应"与应急响应联动机制作为重中之重,总结好运用好行之有效的防汛救灾经验做法 [2] 预警与应急响应 - 强调强化气象先导作用,提高预警精准性、指向性,加强跨部门、跨区域信息共享和会商研判 [2] - 要求做好"叫"与"应"的衔接,努力做到预报预警早、分析研判准、应急响应快、险情处置好 [2] - 强调突出转移避险,进一步细化人员转移避险预案和安置方案,确保应转尽转、应转早转、不落一人 [2] 责任落实与保障措施 - 要求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坚持靠前指挥,严格执行汛期领导干部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 [2] - 强调紧盯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做好排查除险工作,突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 [2] - 要求加强物资储备和应急演练,以主动作为的确定性应对灾情的不确定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