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icon
搜索文档
专访: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大国际意义
新华社· 2025-08-25 12:39
海外人士谈抗战|专访: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大国际意义——访埃及学者赫勒米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和犯下的暴行不容否认。"赫勒米说。日本某些势力至今仍试图否认侵略、歪曲历 史,这是"赤裸裸的历史谬论",是对中国人民的挑衅和对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冒犯。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赫勒米不久前在欧洲《现代外交》网站等平 台发表文章《80年过去: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世界意义》,批驳日本国内否认侵略历史的行径,阐释中 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重大贡献。 赫勒米说,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并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不畏强暴,顽强斗争,为实 现民族独立和自由、捍卫正义与和平付出了巨大牺牲,取得"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 反动"的伟大胜利。 赫勒米表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在发展道路上不断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对于即将举行的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赫勒米充满期待。她说,铭记历史十分必 要,世界应当对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重大贡献有更多认识和重视。 新华社记者董修竹 吴宝澍 "作为研究中国的学者,我 ...
“中国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要贡献”(伟大胜利·历史贡献)
人民日报· 2025-08-25 06:40
中国抗战历史贡献 - 中国是第一个抗击日本军国主义的国家并打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第一枪 在欧美国家奉行孤立主义或受纳粹压迫时 中国抵抗牵制日本大量兵力 对二战亚洲战场扭转局势产生重大影响[2]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牵制日本使其无法参与德国对苏联战争 帮助苏联避免两线作战 为苏联赢得苏德战场胜利争取关键时间 若中国投降则资源将被日本利用造成严重后果[3] 中国共产党抗战作用 - 中国共产党强调民族团结并鼓励全民族抗战 为抗战胜利奠定重要基础[3] - 方德万博士论文《从朋友到同志:中国共产党的初创(1920—1927)》成为海外研究中国共产党革命史重要学术作品 其著作《中国的民族主义和战争(1925—1945)》记述中日军队正面战场交锋[3] 二战历史研究视角 - 二战史界定受话语权影响 多国从本国角度思考而未置于全球背景 西方定义二战为1937-1945年但无法代表亚洲国家观点[3] - 方德万通过走访上海南京长沙等地获取海外无法获得的第一手资料 是最早向西方介绍中国抗战历史的学者之一[2][3] 历史教育与和平守护 - 方德万在北京大学开设二战中的亚洲等近代史课程 并围绕抗战时期中国民众日常生活开办讲座[4] - 强调年轻一代是守护和平重要力量 需要以史为鉴并加强历史教育[4]
焦点访谈|从泛黄的电报到鲜艳的锦旗 档案展让抗战历史“活”起来
央视网· 2025-08-24 21:58
展览概况 -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举办《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档案展》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展出340余份珍贵历史文献档案 包括重大事件档案 重大战役战斗档案及老一辈革命家手稿[3] - 展览分为八个单元 通过档案还原历史细节 展现中国共产党作为抗战领导核心的地位[3] - 同期举办《为了共同的事业——从西班牙战场到中国抗日战场》特展 首次展示两国战场并肩作战历史[13] - 后续将开展《东北抗联文物展》和《改变世界的战争》特展 四个展览从不同角度共同展现中国共产党抗战作用[17][19] 首次公开档案 - 西安事变档案精确到小时 展出张学良给中共中央第一封电报(标注寅时3-5点)与事变发动时间高度吻合[5] - 展出1936年4月10日周恩来关于同张学良秘密谈判给中央的电报 反映"逼蒋抗日"策略形成过程[5] - 首次集中披露西班牙国际纵队中国支队13名战士的姓名 照片和简历[17] - 展出30多次战斗战役详细战报 包括黄土岭战斗战报显示双方武器悬殊[7][9] 军事斗争实证 - 八路军 新四军 华南抗日游击队对日作战超过12.5万次[11] - 敌后战场牵制58%-75%日军和90%以上伪军[9] - 冀东军区战斗补报显示单次战斗消耗子弹365发 缴获机枪2挺 步枪36支 手枪19支 子弹6831发 体现"以战养战"模式[11] - 平型关大捷 百团大战等战役取得重要胜利 游击战使日军陷入"两面作战 腹背受敌"困境[7] 国际抗战协作 - 西班牙国际纵队由50多个国家4万多名战士组成 其中包括100多名中国共产党员[13] - 展出1937年朱德 周恩来 彭德怀赠西班牙国际纵队中国支队的锦旗 题字"中西人民联合起来 打倒人类公敌——法西斯蒂"[15] - 部分国际纵队成员在中国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奔赴中国战场参与反法西斯斗争[17] 历史意义阐释 - 档案展具体反映中国共产党14年抗战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19] - 展览运用新史料新研究成果 增强历史厚重感[19] - 展现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推动形成国共协同作战战略格局[5][7]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这不只是故事,更是历史
新华社· 2025-08-24 15:58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 - 731部队在哈尔滨进行细菌实验和人体实验 核心区域为"四方楼"建筑 周围设有关押被实验者的特设监狱[4] - 监狱采用德国城堡式秘密建筑法 常备被实验者超40人 包含中朝蒙苏等多国籍人员[6] - 被实验者被称作"马路大"(原意为"被剥皮的木头") 以编号替代姓名 1945年部队溃逃时炸毁四方楼[9] - 考古发掘出千余件罪证文物 包括铁器/玻璃器/铜器等 新增人体实验与细菌战证据[11] 平型关战役历史意义 - 1937年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后首次重大胜利 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神话 毙敌1000余人 八路军伤亡600多人[16][18] - 115师685团2营5连连长曾贤生率大刀队白刃战 最终与敌同归于尽 衣藏血书"誓叫鬼子有来无还"[20] - 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 "平型关大战突击连"英雄方队擎旗通过天安门接受检阅[22][24] 敌后抗战军民关系 - 1942年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中 村民白生宝独力背负314斤石磨上山20公里 解决伤员进食困难[29][31] - 石磨运输过程磨破背部致鲜血染红磨盘 民众称"比起战士的伤不算什么" 体现军民鱼水情深[31] - 敌后战场依靠群众支持成为主战场 1943年苏北根据地群众踊跃送子弟参加新四军[33][35] 抗战损失数据统计 - 14年抗战期间中国半数国土遭侵占 930余座城市被占 军民伤亡超3500万人[35] - 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 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35]
这座城市,因不屈而被铭记
新华社· 2025-08-22 15:14
核心观点 - 重庆作为二战期间中国战区指挥中心和抗战象征 其历史贡献被国际社会低估 需加强历史记忆传承与国际合作[13][21][23][26] 历史事件与人物 - 杨养正作为"八百壮士"最后幸存者 参与1937年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并失去左眼 后定居重庆直至2010年去世[8][9][11] - 重庆大轰炸期间发生"六五惨案" 较场口防空隧道窒息事件导致超千人死亡 幸存者粟远奎持续多年赴日诉讼索赔[17][20] - 重庆遭受持续数年无差别轰炸 直接伤亡人数达3.2万人 但市民以"愈炸愈强"标语展现抵抗意志[15][17] 战略地位与军事贡献 - 重庆担任盟军中国战区统帅部所在地 协调中国、越南、缅甸等地区作战决策[13][21] - 四川军民手扛肩挑建成6座机场 支持200架美军B29轰炸机起降打击日本本土[22] - 川军出川作战约350万人 牺牲约64万人 四川近50%县市遭日军轰炸[18] 国际合作与历史记忆 - 史迪威将军促成中美军事合作及美军观察组赴延安 其旧居现为专题博物馆[25] - 西方历史叙述中重庆地位被边缘化 牛津学者指出中国抗战贡献未获应有评价[23] - 重庆修复奥斯卡纪录片《苦干》并举办国际展览 推动抗战历史国际传播[26] 数据与统计 - 重庆现存1600余个防空洞遗址 为国内保存抗战遗址最多城市之一[14] - 二战期间中国参战早于英法美 1937年全面抗战成为亚洲战场起点[21]
专访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二战历史中不可磨灭的篇章——访英中了解协会荣誉主席里德
新华网· 2025-08-22 08:31
英中了解协会核心活动 - 协会于1965年5月在伦敦成立 致力于促进英中两国人民间的友谊和相互了解 尤其注重拓展英国年轻人的国际视野[1] - 协会于2009年由里德担任主席 决心继承创始人李约瑟的使命[2] - 协会将讲好英国记者乔治·何克的故事作为重要工作之一 并于2015年启动乔治·何克教育基金 促进英中两国地方和机构间的教育交流[2] 英中了解协会近期举措 - 协会在乔治·何克逝世80周年之际 于今年7月在其故乡英国赫特福德郡哈彭登镇博物馆支持举办何克纪念展[2] - 协会下一阶段将进一步拓展英中两国合作 并将资助英国学生前往中国交流学习 让更多英国年轻人深入了解中国[2] 行业认知与教育现状 - 西方教育中有关中国历史和当今发展变化的内容非常有限 对中国人民为二战胜利作出的重要贡献和牺牲 英国乃至西方民众知之甚少[1] - 许多西方民众以为二战只是发生在欧洲的事情 没有真正认识到世界其他地区也遭受了牺牲和痛苦[1]
荷兰华侨华人隆重纪念抗战胜利与台湾光复80周年
新华社· 2025-08-19 08:49
纪念活动概况 - 荷兰华侨华人15日在乌特勒支省马尔森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台湾光复80周年"大会,300余人参加[2] - 参与者包括中国驻荷兰使馆、荷中友好协会、侨团及中荷各界友好人士[2] - 活动内容包括大会致辞、《抗战要讯》集刊赠送仪式、《华侨华人与抗日战争》图片展[10] 历史回顾与贡献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一环,中国军民以3500万人伤亡的代价换来了民族独立与世界和平[8] - 海外华侨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积极捐款捐物、宣传抗日,成为抗战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5] - 1945年抗战胜利后,被日本侵占半个世纪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今年是台湾光复80周年[5]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立场 - 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和平面临新的挑战,否认侵略历史、粉饰侵略战争的言论仍在扰动人心[3] - 中国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全球发展与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3] - 中国政府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维护国际公正、巩固战后和平秩序作出重要贡献[3] 历史文献与纪念 - 《抗战要讯》集刊由荷兰华侨抗日救国会于1937年创办,记录了旅荷华侨支援祖国抗战的感人事迹,1940年因战乱停刊,2025年正式出版[10] - 荷兰侨界向中国驻荷兰使馆赠送了《抗战要讯》集刊,以缅怀先辈、传承民族精神[10] - 大会期间举办了《华侨华人与抗日战争》图片展,通过珍贵史料展现抗战时期的英雄事迹与民族精神[10]
中国驻岘港总领馆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图片展暨冷餐会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8-18 15:41
活动概况 - 中国驻岘港总领馆于8月15日举办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 包括图片展和冷餐会 [1] - 活动出席人员包括中国驻岘港总领事 越南军方高级将领 地方党政代表 外国领团及中资机构等80余人 [1] 历史意义 - 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具有开始时间最早 持续时间最长 牵制兵力最多 牺牲最大的特点 [2] - 中国共产党在战争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并得到苏联 美国 越南等国际同盟及海外中华儿女支持 [2] 活动内容 - 现场展陈30余幅反映抗战重要历史节点的珍贵照片 [2] - 播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大事记主题视频 吸引来宾驻足观看 [2] - 活动旨在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 [2] 国际反响 - 来宾通过活动加深对中国抗战历史的了解 更加珍视和平 [2] - 各方愿以实际行动促进止战息争 加强国际友好交流合作 [2]
琼崖抗战中的国际友谊
海南日报· 2025-08-18 10:27
文章核心观点 - 琼崖抗日独立纵队在1943年至1945年间多次成功解救盟军战俘,并与他们共同对抗日军,体现了海南抗战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的国际合作性质 [6][14] 国际合作与策反行动 - 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四支队成功策动被日军强征的印度士兵起义,至1944年春共有13名印度士兵加入并被编为“国际战斗班” [7][8] - “国际战斗班”在班长阿玛尔卡·甘地带领下参与多次战斗,包括袭击那大镇日军司令部及公路伏击战,表现勇敢并获得支队表彰 [8][9] 战斗与营救行动 - 1944年4月,第二支队在抱板村伏击日军军车,经过半个多小时激战消灭16名日军,并成功解救20多名来自英国、澳大利亚和荷兰的盟军劳工 [9][10] - 被解救盟军劳工在营地受到特殊照顾,部队将珍贵的大米、猪肉供给他们,并搭建专用茅草房居住 [10] - 部队将极为珍贵的两小瓶“唐拾义”疟疾特效药用于救治患病的澳大利亚劳工大卫·威廉 [11] 盟军飞行员营救与战后移交 - 1945年7月,中共陵崖保乐边区办事处营救被日军击落的美军飞行员沃特尔·福雷斯特尔中尉,为其提供专门草房、医疗和特殊饮食保障 [12][13] - 飞行员发现部队领导与战士同食番薯稀饭后,主动要求取消特殊待遇 [13] - 1945年9月,琼崖独立纵队共向盟军代表移交27名战俘,包括1名美军飞行员和26名来自印度、澳大利亚、荷兰、新西兰的战俘 [14]
记者手记|在二战旧址感受“正义必胜”
新华网· 2025-08-18 09:03
历史纪念活动 - 波茨坦会议旧址采西林霍夫宫因维修于2024年底起闭馆 但外部仍对游客开放[3][5][7] - 71岁退休军官温弗里德·克勒在波茨坦担任导游 主要接待同龄游客群体[3] - 当地历史教师卡特琳·莱纳特强调战争非出路 主张通过文明外交处理国际关系[5] 国际法历史意义 - 《波茨坦公告》于1945年7月26日由中美英三国联合发表 确立战后处理日本问题的基本原则[1] - 该公告与1943年《开罗宣言》共同构成战后亚太国际秩序的法律基石[1] - 纽伦堡审判作为首次国际刑事审判 于1945-1946年对德国主要战犯进行清算[8][10] 学术研究视角 - 埃朗根—纽伦堡大学法学教授克里斯托夫·扎费林专研国际刑法 其办公室位于纽伦堡审判大厅所在建筑[8][10] - 扎费林认为纽伦堡审判标志着国际法新篇章 为战后安全与和平奠定基础[10] - 纽伦堡市具有双重历史意义:既是纳粹种族法令颁布地 也是战后审判纳粹战犯的场所[8][10] 文化交流与认知 - 中国记者向德国历史教师讲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程 对方认可中国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巨大牺牲[5] - 德国居民对中国历史及当代发展展现持续增长的兴趣[5] - 日本于1945年8月15日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 距今80周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