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作用
icon
搜索文档
震撼人心!从观礼台整体布局体会“众志成城”的中国凝聚力
央视网· 2025-09-03 13:49
央视网消息:在纪念大会上,天安门广场上三"人"成"众"的观礼台整体布局,成为了震撼人心的视觉符号,突显"众志成城"的主 题。这样的主题和设计是如何产生的?来看记者采访。 天安门广场是代表国家仪式场的地方,广场上的三万多把座椅和一组年号台和主形象,其中的设计也费尽巧思,反反复复进行颠 覆性的修改,力求准确,力求呈现出纪念性质。一眼望去,从色彩到形制,到它的寓意都是直奔主题,是一个非常有冲击力视觉的走 向,一直奔向纪念碑。从一个很大的口这样慢慢收到纪念碑,体现中华民族众志成城的精神。"众志成城"不是一个简单的成语,"众 志成城"的重要性在于"众志"它凝聚了人民的意志,凝聚了大众的意志,中国人在积贫积弱情况下,凝聚力是打不死、打不散,星星 之火就可以燎原,真正把全民族意志凝结在一起的是中国共产党,能够鼓舞整个民族斗志的就是中国共产党。所以我们在这个点重新 去理解众志成城,是对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作用的全新认识。 当记者问到如何理解"众志成城"这四个字?因为整场纪念活动都是围绕着"众志成城"这个主题展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最初的 创意里面,其实我们设计了很多方案,因为抗日精神里面有那么多解读,我们也找过凤凰涅槃,类似这 ...
新华社权威速览|从这些数据,看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新华社· 2025-09-03 08:10
新华社权威速览 从这些数据 看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 中流砥柱作用 抗日战争的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 是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 解放的坚强核心。 · 1931年9月-1945年9月战绩统计 · 东北抗日军民歼灭日军17万余人 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游击队 歼灭日军52.7万余人 沉重打击日寇 提振抗战信心 · 平型关大捷 ·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 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 打破侵华日军所谓"不可战胜"的神话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第115师主力 在山西平型关伏击日军 歼灭日军1000余人 缴获大批军用物资 "平型关的意义正是一场最好的政治动员。" 毛泽东 · 百团大战 全国抗战以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 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带战略性进攻的战役 沉重打击日军"囚笼政策"振奋全国民心 让我们从一组来自中国人民抗日 战争纪念馆"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的 数据,看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 砥柱作用。 1940年8月20日,八路军总部发动进攻 百闭大战战绩统计 (截至 1940年12月5日) 八路军参战兵力 | 晋察冀军区 | 39 ...
中流砥柱赋
人民日报· 2025-09-03 07:18
星河流转,岁月如歌。一批经典文艺作品,再度叩响时代的心扉。 "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一曲《游击队 歌》,至今闻之,犹令人热血奔涌。 你可知,这首歌不仅是激情澎湃的艺术创作,更是历史的真实回响。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最新展陈了 一份冀东军区给中央的战斗补报:一场战斗下来,消耗子弹365发,缴获子弹6831发。精确到个位数, 这可真是"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的战场实录。 档案无声,却直击人心。它们如实记载着一个政党、一支军队,如何以坚定的信仰、非凡的智慧、不屈 的脊梁,托举起整个民族的尊严与未来。 "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伟大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力重千钧。这是历史的结论,也是人民的心声,是一个民族血脉深处的集体 记忆,也是跨越时空仍然炽热的精神烙印。 即便是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我们党毅然发布"八一宣言",召开瓦窑堡会议,播撒革命的火种,推动建 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惊心动魄的一幕发生在西安。曾经兵戎相见的对手,竟然握手言和。毛泽东同志一语定乾坤:"如果仅 ...
深度关注丨伟大篇章 深刻启示
展览概况 - 专题展览《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档案展》由中央档案馆与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联合主办 共8个单元 展出340余份珍贵历史文献档案 [3] - 展览全面展现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 突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抗日军民用生命和鲜血谱写的伟大篇章 [3] 历史文献与档案展示 - 展出1931年9月20日发布的《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 强烈谴责日本侵略暴行 要求日本立即撤退在华海陆空军 [5] - 展示西安事变相关史料 包括张学良给中共中央的第一封电报 体现中国共产党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主导作用 [6] - 呈现《彭德怀、左权关于扩大宣传百团大战战果给各兵团的指示》档案 记载"百团大战"命名经过及战果 [7] - 展出1939年11月21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吊唁白求恩电》 纪念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的牺牲精神 [8] 军事斗争数据 - 抗战期间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对敌作战12.5万余次 歼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 [7] - 展墙集中展示多场战斗战报 例如缴获轻机枪2挺 步枪36支 手枪19支 子弹6831发等具体数据 [7] 国际贡献与外交成就 - 1941年12月9日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太平洋战争的宣言》 号召建立太平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9] - 中共军队救护103名盟军人员 参与营救美军飞行员工作 [9] - 1945年董必武作为中国代表团正式代表出席联合国制宪会议 签署《联合国宪章》 展示《赴旧金山会议收支账目》等档案 [10] 党的建设与思想建设 - 展出党的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中央委员会工作规则与纪律的决定》 强调中央委员会是党的最高机关 [11][12] - 展示毛泽东1937年10月10日关于黄克功死刑问题致雷经天的信 体现党纪严于国法的原则 [12] - 呈现周恩来1943年3月18日手写《我的修养要则》 包含"加紧学习 抓住中心"等七条要点 [12] - 党的七大通过《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将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 为抗战胜利奠定思想理论基础 [11] 社会影响与教育意义 - 展览吸引多年龄段观众 包括小学生 中学生和大学生 体现红色教育的代际传承 [15] - 通过历史档案启迪当下 昭示未来 强化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领导核心的历史地位 [13][16]
焦点访谈|从泛黄的电报到鲜艳的锦旗 档案展让抗战历史“活”起来
央视网· 2025-08-24 21:58
展览概况 -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举办《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档案展》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展出340余份珍贵历史文献档案 包括重大事件档案 重大战役战斗档案及老一辈革命家手稿[3] - 展览分为八个单元 通过档案还原历史细节 展现中国共产党作为抗战领导核心的地位[3] - 同期举办《为了共同的事业——从西班牙战场到中国抗日战场》特展 首次展示两国战场并肩作战历史[13] - 后续将开展《东北抗联文物展》和《改变世界的战争》特展 四个展览从不同角度共同展现中国共产党抗战作用[17][19] 首次公开档案 - 西安事变档案精确到小时 展出张学良给中共中央第一封电报(标注寅时3-5点)与事变发动时间高度吻合[5] - 展出1936年4月10日周恩来关于同张学良秘密谈判给中央的电报 反映"逼蒋抗日"策略形成过程[5] - 首次集中披露西班牙国际纵队中国支队13名战士的姓名 照片和简历[17] - 展出30多次战斗战役详细战报 包括黄土岭战斗战报显示双方武器悬殊[7][9] 军事斗争实证 - 八路军 新四军 华南抗日游击队对日作战超过12.5万次[11] - 敌后战场牵制58%-75%日军和90%以上伪军[9] - 冀东军区战斗补报显示单次战斗消耗子弹365发 缴获机枪2挺 步枪36支 手枪19支 子弹6831发 体现"以战养战"模式[11] - 平型关大捷 百团大战等战役取得重要胜利 游击战使日军陷入"两面作战 腹背受敌"困境[7] 国际抗战协作 - 西班牙国际纵队由50多个国家4万多名战士组成 其中包括100多名中国共产党员[13] - 展出1937年朱德 周恩来 彭德怀赠西班牙国际纵队中国支队的锦旗 题字"中西人民联合起来 打倒人类公敌——法西斯蒂"[15] - 部分国际纵队成员在中国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奔赴中国战场参与反法西斯斗争[17] 历史意义阐释 - 档案展具体反映中国共产党14年抗战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19] - 展览运用新史料新研究成果 增强历史厚重感[19] - 展现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推动形成国共协同作战战略格局[5][7]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58场在辽宁沈阳举办 宣讲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共产党
新华网· 2025-06-12 21:51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未提及具体的公司或行业信息,因此无法按照要求提取与公司或行业相关的关键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