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发展倡议
icon
搜索文档
统筹“两件大事” 续写“两大奇迹”
人民日报· 2025-05-27 06:20
新时代以来,中国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成功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 迹"。新征程上,中国将与时俱进,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统筹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水平安 全,统筹全球发展和全球安全,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27日 10 版) 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10周年之际,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5月12日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国家安 全》白皮书,全面阐释新时代中国国家安全工作的创新理念、生动实践和建设成果,意义重大。这是中 国政府对外发布的首部国家安全白皮书,具有里程碑价值,通过主动宣介与答疑解惑,彰显大国担当。 白皮书在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动荡不安的背景下推出,以内外兼修、开放包容的中国安全为全球安 全注入确定性和稳定性。白皮书内涵丰富、亮点纷呈,尤其是针对如何处理发展和安全的关系这一世界 难题,给出了辨证施治、与时俱进的"中国答案",即在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统筹高质量发 展和高水平安全、统筹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水平安全、统筹全球发展和全球安全。 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发展是基础、安全是前提,发展和 ...
中国方案为全球发展增添动力(国际论坛·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
人民日报· 2025-05-26 05:50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回应时代要求,秉持开放包容理念,以自身发展不断为世界注入新 的发展动力,彰显大国担当 当前,中国正以更大力度推动全面发展,积极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分享现代化经验,为人类共同发展注入 更多动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回应时代要求,秉持开放包容理念,以自身发展不断为 世界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彰显大国担当。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犹如奔腾不息的江河,充满活力、一往无前。202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5.0%,经济总量跃上130万亿元人民币新台阶,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迈过1000万辆大关,全球创新指数排 名升至第十一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5.1%……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以 千年深厚文明底蕴为根基,坚持团结合作,朝着发展振兴的目标不断前行。 我曾多次到访中国,惊叹于中国社会的活力和中国式现代化日新月异的发展成就。尤其是近年来,中国 创新动能强劲,科技创新成果层出不穷。不管是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还是不断升级的"中国智 造",科技进步与创新持续赋能产业发展,为中国经济注入澎湃动力。 国际局势复杂多变,世界正面临关键抉择。中国始终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积极推动全 ...
国际观察:中拉合作迈向下一个“金色十年”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5-23 13:20
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核心成果 - 会议在中拉论坛正式运行十周年之际召开,擘画中拉关系长远发展蓝图,发出团结协作的"中拉声音" [1] - 中拉经济互补性强,发展战略契合,是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全面合作伙伴 [1] - 习近平主席强调中拉已成为命运共同体,具有平等相待、互利共赢、开放包容、造福人民的鲜明特征 [1] 中拉合作机制与成果 - 中拉论坛成立10年来已搭建整体合作框架,包括部长级会议、外长对话等机制 [1] - 会议通过《北京宣言》和《共同行动计划(2025-2027)》,达成超过100项三年合作项目 [2] - 中方宣布20项支持拉美发展的举措 [2] 中拉合作新方向 - 中方启动团结、发展、文明、和平、民心"五大工程",为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明确方向 [3] - 五大工程与全球发展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安全倡议相契合 [3] - 拉方代表高度赞赏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对拉合作新倡议和系列全球倡议 [3] 中拉合作前景 - 中拉合作领域不断拓展,成果丰硕,具有强大内生动力 [1] - 三位拉美国家元首出席会议,表明拉方对中拉论坛的高度认同 [2] - 未来中拉将继续推动命运共同体建设,为全球南方国家团结合作树立榜样 [3]
“中华文明的独特之处是其强大韧性”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5-23 11:31
哈比卜·巴达维说:"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现代历史上最雄心勃勃的合作计划。对阿拉 伯国家来说,倡议是加强本国基础设施建设和实现经济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机遇,特别是在能源和交通领 域。黎巴嫩处在东西方的交界处,能够为促进这种联通发挥关键作用。" 哈比卜·巴达维表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 倡议,这些倡议反映了中国支持全球共同发展和促进文明对话的立场,其核心是主张建立更加公正合理 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加强全球南方国家的团结合作。 哈比卜·巴达维认为,当前黎中经贸合作没有达到应有水平,这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对黎巴嫩而 言,基础设施薄弱成为进一步发展的阻碍。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双方应该制订更加清晰可行的合 作规划。他表示,阿拉伯国家同中国的战略利益相近,发展目标趋同,近年来双方务实合作取得了长足 进展。相信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这一关系将持续深化,阿拉伯国家也将迎来可持续发展的 新机遇。 人民网迪拜5月22日电 (记者管克江)"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延绵时间最长的文明之一,从 哲学、科学、艺术到创新等各方面,为人类文明进程作出巨大贡献。"近日,黎巴嫩 ...
传承胞波情谊 捍卫人间正道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5-22 16:31
中缅历史合作 - 两国共同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历史记忆,中国远征军入缅抗击日本侵略者,守护中国西南门户并助力缅甸独立斗争 [2] - 两国民众修建滇缅公路(云南昆明至缅甸腊戍),开辟国际援助物资运输生命线,打破日本对华封锁 [2] - 二战期间合作彰显同甘共苦的胞波情谊,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2] 和平共处与外交协作 - 缅甸是最早承认新中国并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的邻国,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 - 1955年万隆会议上,中缅等29国倡导"不结盟"和"求同存异",成为发展中国家反殖民运动的标志事件 [3]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万隆精神体现亚洲文明对现代国际关系的历史性贡献 [3] 国际事务相互支持 - 1971年缅甸签署"两阿提案"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第2758号决议),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吴丹确保程序公正并通报中方 [4] - 中国在联合国框架下维护缅甸等发展中国家权益,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国际公平正义 [4] 新时代战略合作 - 2020年习近平访缅后,两国关系进入构建命运共同体新时代,深化全面战略合作 [5] - 缅甸地震(2024年3月28日7.9级)后,中国首个派出救援队并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获缅方高度评价 [5] - 两国在自然灾害、疫情、金融危机等挑战中相互支持,续写胞波情谊新篇章 [5] 未来合作方向 - 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精神,捍卫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 [5] - 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落实全球发展/安全/文明倡议 [5] - 抵制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建设开放合作的国际环境 [5]
“为实现减贫和可持续发展创造新机遇”
人民日报· 2025-05-22 05:59
上海合作组织减贫与可持续发展论坛 - 中方作为轮值主席国提出加强政策沟通、分享减贫经验、深化务实合作,目标是帮助各国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减贫道路[1] - 论坛由上海合作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与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尼泊尔、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等国代表高度评价中国减贫成就[2] 中国减贫经验与国际合作 - 中国通过精准扶贫让数亿人脱贫,巴基斯坦参议院副主席称其为"令人鼓舞的榜样",乌兹别克斯坦已实施效仿中国模式的试点项目,目标助力4万家庭脱贫[2] - 中国在农业、基建、科技、绿色发展等领域与上合组织国家开展合作,如培训乌兹别克斯坦公务员超千人,提升其农业现代化水平[3] - 吉尔吉斯斯坦与中国合作建立农业工业园区,马尔代夫深化智能农业合作,巴基斯坦300名农业技术员赴陕西接受培训[4] 上合组织减贫合作机制 - 上合组织将通过数字基建、绿色技术推广、提升偏远地区公共服务落实联合国2030议程,中国已举办高层论坛及农业培训推动经验共享[5] - 俄罗斯学者指出中国健全减贫合作机制,为成员国现代化事业注入动力,沙特研究员肯定中国以经济发展带动扶贫的模式[5] - 哈萨克斯坦分析机构认为中国支持中亚国家获得现代化基建和绿色能源,上合组织正成为包容性增长机制[6]
国合署副署长赵峰涛会见联合国安保事务副秘书长米肖
快讯· 2025-05-21 16:08
国际合作与安全发展 - 中方坚持安全与发展并重,通过务实行动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传统与非传统领域安全威胁,探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之道 [1] - 中方愿与联合国安全和安保部建立伙伴关系,探讨合作机会,共同推进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1] - 联合国高度评价国合署开展的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表示与国合署合作潜力巨大 [1] 合作框架与项目保障 - 联合国愿与国合署建立合作框架、开展务实合作,更好保障发展合作项目及人员安全 [1] - 双方将共同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提升安全发展能力 [1]
携手建设远离贫困、共同繁荣的美好世界(和音)
人民日报· 2025-05-21 05:40
中国减贫经验与上海合作组织合作 - 中国成功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 [1] - 中国减贫经验被视为国家治理体系和发展模式有效性的体现,上海合作组织国家高度关注并期待学习借鉴 [1] - 中国同乌兹别克斯坦在政府间合作委员会框架内增设减贫合作分委会,这是中国在政府层面对外建立的首个减贫合作分委会 [2] 减贫合作与交流平台 - 中国多地举办以减贫与发展为主题的研修班,为上海合作组织国家人士提供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窗口 [2] -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减贫和可持续发展论坛在陕西西安举办,200多名中外嘉宾围绕"共享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共谋减贫发展合作"主题展开交流探讨 [2] - 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累计培训有关国家农业官员、技术人员2400余名 [3] 区域发展与务实合作 - 2024年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对话伙伴贸易额达8900亿美元,创历史纪录 [3] - 中国加快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与本地区区域合作倡议及各成员国发展战略对接 [3] - 巴基斯坦瓜达尔新国际机场项目顺利竣工,中吉乌铁路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体现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国家互利共赢的诚意与担当 [3] 未来合作方向 - 中方将同各方一道,高举"上海精神"旗帜,推动上海合作组织进入更团结、更重协作、更富活力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3] - 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将继续深化减贫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
推动构建更高水平中阿命运共同体
人民日报· 2025-05-19 06:02
5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阿拉伯国家联盟首脑理事会会议轮值主席伊拉克总统拉希德致贺信,祝贺 第三十四届阿拉伯国家联盟首脑理事会会议在巴格达召开。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阿拉伯国家各界人士表 示,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彰显中方对阿中关系发展和阿拉伯国家正义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坚定支持,为阿中 在各自现代化道路上携手前行、构建更高水平阿中命运共同体注入信心和动力。 "阿中合作不断壮大全球南方力量" 伊拉克外交部副部长希沙姆·阿拉维表示,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凸显中方对发展阿中关系的重视,必将推 动阿中友好合作进一步深化。阿拉伯国家高度赞赏中国提供的坚定支持。 伊拉克政府发言人巴西姆·阿瓦迪表示,伊方感谢习近平主席向拉希德总统致贺信,相信伊中、阿中关 系将继续取得长足发展。 伊拉克共产党总书记拉伊德·法赫米表示,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彰显中国与伊拉克等阿拉伯国家的友好情 谊。中国始终支持阿拉伯国家的和平发展事业,贺信传递出中方坚定站在阿拉伯国家人民一边、站在阿 拉伯国家正义事业一边的明确信息。 "阿中合作树立了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典范。"卡迪尔表示,近年来,阿中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深化, 2024年阿中贸易额突破4000亿美元,"阿中积极开拓 ...
新华时评丨道义相通 命运与共
新华社· 2025-05-18 16:28
在首届中阿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深刻阐释了"守望相助、平等互利、包容互鉴"的中阿友好精神。回望历 史,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始终是互利共赢的好伙伴、同甘共苦的好兄弟。无论是 携手应对安全风险、共同推动发展振兴,还是不断深化政治互信、着力促进民心相通,中阿关系的每一 次历史性跨越,都为中东地区注入宝贵的稳定力量,也为南南合作树立了典范。当前,中阿关系正站在 新的历史起点,面对充满变数与挑战的国际局势,双方更需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持续释放和平发展、 互利共赢的正能量。 道义相通,命运与共。在中阿双方共同努力下,新时代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必将不断迈出坚实步伐,为 中东和平增添稳定性,为双方现代化发展注入新动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新华社巴格达5月18日电)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携手构建命运共同体,既是双边关系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全球格局演变下南南合作 深化的生动写照。在经济领域,中阿能源合作稳中有进、持续拓展,中资企业积极参与阿拉伯国家基础 设施建设,有力推动地区发展转型;在高新技术和绿色发展领域,中阿在5G通信、人工智能、可再生 能源等前沿科技方面的合作逐步走向深入;在人文交流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