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两收
搜索文档
辽北粮仓披金裳 铁岭今秋庆丰收
人民日报· 2025-11-18 10:54
文章核心观点 - 铁岭市通过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现秋粮丰产丰收 产量稳、品质优 [3] - 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业科技应用是推动主粮产区稳产高产的关键举措 [4][5][6] - 通过订单农业 线上销售和政策支持等多元举措保障农民增收 让种粮有奔头 [8] - 计划在“十五五”期间深化惠农政策 建设现代农业服务中心 以持续筑牢粮食安全防线 [9] 藏粮于地:高标准农田建设 - 推动低洼地改造 累计将5400亩易涝旱田转为水田 实现耕地集中连片机械化作业 人力成本降低30%以上 [4] - 已建成高标准农田超500万亩 推动主粮稳产高产 2025年水稻机收率达99%以上 玉米 水稻亩产较近5年平均提升10%—15% [5] - 铁岭县双井子镇2025年水稻种植面积达51万亩 亩产1300斤 较2024年增产300斤 总产量突破6600万斤创近年新高 [5] - 探索“一地两收”模式提升耕地效益 如香瓜套种白菜使每亩收益比单种白菜提高2000元 [5] 藏粮于技:科技赋能农业 - “风干仓+立体仓+‘主体赋能’技术服务”农户储粮技术模式入选全国粮食产后节约减损典型案例 总成绩位列全国第二 [6] - 推广机械化育苗“流水线” 建立病虫害监测预警机制 并推广有机肥料与生物防治技术以支撑高产 [6] - 铁岭县双井子镇永收村金利家庭农场使用北斗导航大型收割机 2000亩“稻花香2号”水稻亩产比2024年增产300斤 [6] - 粮食科学研究所组织技术人员上门指导 累计面对面培训农户超200人次 推动科学储粮技术覆盖率提升 [7] 惠民增收与政策支持 - 推行“企业+农户”订单模式 开原市依托大米深加工企业带动200余户农户增收 [8] - 支持家庭农场拓展线上渠道 如铁岭县缘聚家庭农场通过直播展示种植过程 收获季线上订单持续攀升 [8] - “十四五”时期累计发放低保 特困供养资金3334亿元 并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 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 [8] - 2025年春粮收购期间严格执行“标准上榜 价格上墙 样品上台” 让农民卖“明白粮”“放心粮” [8] “十五五”展望与发展规划 - 计划探索建立动态补贴机制 让种粮收益与市场 政策形成良性联动 [9] - 依托数字农业平台实现补贴发放 收购流程全程可追溯 提升政策透明度与执行效率 [9] - 计划建设区域性现代农业服务中心 整合农机共享 技术培训 金融支持等资源为农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9]
辽北粮仓披金裳 铁岭今秋庆丰收 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助力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
人民日报· 2025-11-18 06:02
不仅如此,铁岭市还探索"一地两收"模式提升耕地效益。开原市庆云堡镇引进鲜食玉米和西兰花,提高 土地使用率;铁岭县双井子镇范家村实施"香瓜套种白菜",先种一茬香瓜养地,再种白菜增收,每亩收 益比单种白菜提高2000元;昌图县老城镇胜利村实施"冬小麦套种大豆",先种一茬冬小麦,再种大豆, 实现护土、增收双赢。 藏粮于技:科技赋能解答"种好收满"课题 今年10月,铁岭市粮食科学研究所在铁岭市发展改革委的指导下,创新实践的"风干仓+立体仓+'主体赋 能'技术服务"农户储粮技术模式,从全国110个案例中脱颖而出,入选"全国粮食产后节约减损典型案 例",总成绩位列全国第二。这一模式针对辽北"地趴粮"易霉变问题,通过农户参与式研发及实践,让 科学储粮技术走进寻常农家,与同期"地趴粮"相比,有效帮助农户增收。 科技的力量,还体现在从种到收的全链条。在铁岭县双井子镇永收村金利家庭农场,5台搭载北斗导航 的大型收割机助力颗粒归仓,2000亩"稻花香2号"水稻亩产比2024年增产300斤。丰收的背后,是双井子 镇对农业产业的精耕细作。双井子镇依托铁岭县水稻产业联合党委,成立水稻产业发展联合社,吸纳多 家合作社与种植大户抱团发展,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