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谷
搜索文档
“世界水谷论坛”聚焦中国水项目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新华网· 2025-09-22 16:51
论坛概况 - 第34届国际项目管理协会全球大会期间在德国柏林成功举行中国专场活动“世界水谷论坛” [1] - 论坛由国际项目管理协会全球水项目管理网络、河海大学世界水谷研究院、河海大学商学院联合主办 [1] - 来自中国、德国、法国、加拿大等多国专家学者参与,聚焦“中国水项目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1] - 本次论坛为第十一次举办,是河海大学110周年校庆献礼活动 [6] 核心观点与倡议 - 全球水项目管理网络主席张阳指出需通过建设特色案例库、加强学术研究合作和提升国际交流以应对全球水危机 [2] - 国际项目管理协会副主席丁荣贵强调水项目管理实践与科研对全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 全球水项目管理网络秘书长张长征表示将着力打造多元化知识产品,为成员在人才培养、管理创新等方面提供全方位赋能 [2] - 全球水项目管理网络执行秘书长田鸣发布全球水项目管理最优实践案例征集倡议,旨在推动建立全球水项目管理知识库 [5] 研究成果与经验分享 - 河海大学世界水谷研究院执行院长黄德春介绍了其团队在科研、教学与国家合作等多方面的“水—能—粮研究”成果 [5] - 全球水项目管理网络加拿大负责人张华分享了中国—加拿大在水资源管理实践中关于干旱管理、洪水治理的典型案例 [5] - 法国量子全球解决方案机构代表分享了该机构在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中涉及的水项目管理经验 [5] 论坛意义与“世界水谷”定位 - 与会专家认为论坛集中展示了中国在水项目管理领域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实践探索,有效凝聚国际共识 [5] - “世界水谷”由河海大学于2009年提出,定位为发挥该校领先水利学科优势的“水文化协同创新平台” [6] - “世界水谷”发展模式依循智库、论坛、书院和基地四大板块建设,形成政府机构、高校智库、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建模式 [6]
环万绿湖“智囊团”成立,世界级“湖泊+”要来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0 16:06
环万绿湖世界级"湖泊+"绿色发展区规划 - 专业委员会由何镜堂院士、郭仁忠院士等19位专家及8位企业委员组成,旨在推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打造绿色发展样板 [1] - 规划覆盖河源、惠州、韶关三市,初定实施范围7909平方公里,核心范围4528平方公里,涉及9个街道40个乡镇,常住人口128万人 [3][4] - 以东江为纽带串联北部绿色经济区(环万绿湖)、中部城乡融合区(惠州仲恺高新区)、南部江海联动区(东莞松山湖、深圳高新区),形成"一核一带三区多点"的"世界水谷"布局 [5] 产业发展与空间规划 - 万绿湖水域面积370平方公里,库容139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0.93%,已吸引农夫山泉、今麦郎等40家水经济和食品规上企业,规上总产值达92.9亿元 [8][9] - 2024年东源县文旅接待游客超425万人次,规划划分内湖(370平方公里生态保护)、滨湖(1230平方公里水生活)、环湖(2928平方公里水生产)、泛湖(3381平方公里水文化)四大功能区 [9] - 提出3R科技研发体系(水资源-水研究-水应用),计划建设水博览园、水总部基地、水权交易中心等项目,构建传统优势产业(生态种植、食品加工)、战略性新兴产业(水生物医药、环保工程)、未来产业(水金融、水科技)三大板块 [9][10] 战略目标与实施机制 - 目标是通过省级统筹、市级协调、县级落实的模式,将环万绿湖区域打造成集成式改革试验区,探索水生态保护机制创新与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 [6] - 强调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统筹,推动规划方案、重点项目落地,促进优质资源向环万绿湖集聚 [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