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单衔接

搜索文档
优化负面清单管理,推进服务贸易制度型开放
第一财经· 2025-09-10 19:36
服务贸易制度型开放进展 - 2024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突破7.5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4.4% 规模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1] - 通过"三张清单"管理模式推进制度型开放 包括《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和《跨境服务负面清单》[2] 负面清单缩减成效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数量由2022年版117项缩减至106项[3] - 《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限制措施由2021年版31条缩减至29条 制造业实现外资全面开放[3] - 《跨境服务负面清单》全国版71条 自贸试验区版68条 在金融/医疗/互联网等重点服务业扩大开放[3] 两单衔接机制创新 - 探索《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与《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衔接 构建统一协同的清单管理机制[4] - 建立统一服务窗口和解释口径 降低企业交易和合规成本 创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4] - 对标CPTPP/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协定要求[4] 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 - 以上海自贸区和海南自贸港为代表 在金融/电信/互联网/生物医药等领域探索"两单合一"试点[5] - 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监管框架 实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 实现准入前与准入后管理衔接[5] 配套政策优化措施 - 建立清单动态调整机制 定期评估条款适用性 取消不符合发展趋势的限制措施[6] - 构建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 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一网通办"准入服务[6] 跨境服务贸易开放突破 - 2025年8月1日起施行《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管理办法》 境外人员商务活动停留期限放宽至30天[7] - 在金融/医疗/教育/文化等重点领域扩大开放 允许境外优质服务进入国内市场[7] 国际规则对接路径 - 参照WTO《服务贸易国内规制参考文件》 简化许可审批程序 提高监管政策透明度[8] - 探索"三单合一"统一管理模式 对所有市场主体实施全面统一的准入管理[8] - 通过压缩/优化/统一三张清单 形成国际化市场准入制度体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