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
搜索文档
今天,缅怀钱学森!
中国能源报· 2025-10-31 09:24
早年求学与基础奠定 - 小学时期即表现出卓越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其纸飞机因选用光滑纸张、整齐折叠及头部夹笔芯而飞行最远 [2] - 报考大学时面临多重选择,最终自主决定学习铁道工程,立志造火车头 [5][6] - 因目睹日军侵华暴行,于1932年决定改学航空工程,目标转为造飞机以报国 [8] - 大学期间水力学考试6道题全对,仅因一个符号笔误被扣4分,毕业总分名列机械工程学院第一 [9][10] - 课余兴趣广泛,加入铜管乐队并自购《音乐会圆舞曲》唱片,展现艺术素养 [12][14] 海外深造与学术成就 - 23岁以"航空门"第一名成绩考取清华大学公费留学生 [15] - 24岁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一年内获得硕士学位 [16] - 25岁转入加州理工学院,师从冯·卡门教授攻读航空工程理论和应用力学 [16] - 1941年发表10页论文《柱壳轴压屈曲》,攻克航空界难题,研究过程手稿达800多页,并在定稿袋上标注"永无止境"体现科学探索精神 [19][20] 归国贡献与航天奠基 - 1949年渴望回国效力,1950年遭美国无理拘禁15天,体重减轻30磅并暂时失语,于1955年巧妙寄信求助终获成功 [27] - 1955年启程回国时明确表示将全力帮助中国人民建设国家,过上幸福有尊严的生活 [27][29] - 面对陈赓大将关于中国能否自造火箭导弹的询问,坚定回答"中国人同样能造得出来" [31] - 为研制导弹卫星,长期奔走于北国大漠西域荒原,与家人聚少离多 [31][33] 教育事业与人才培养 -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系任教期间,因计算尺价格昂贵,主动捐出中科院科学奖金一等奖一万多元为每位学生配备一把 [38][39][41] - 通过高难度开卷考试(如求解火箭绕日返回地球方程)检验学生基础,促使全班延期半年毕业补习数学外语,学生完成三千多道数学题,打下坚实根基 [44] 前沿视野与科学预见 - 1992年阅读《人民日报》模特经纪公司报道后,批注"第五产业"将其归类为文化产业,显示对新兴产业的敏锐洞察 [45] - 1992年写信建议发展新能源汽车,体现对21世纪环境保护问题的前瞻性 [52] - 1990年将VR技术翻译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灵境" [54] 精神传承与行业影响 - 1966年与邓稼先、朱光亚等科学家在天安门城楼合影,其子辈于2025年亦在广场合影,象征科学精神的代际传承 [34][36][40] - 神舟五号成功后,杨利伟及后续凯旋航天员均向其报告,神舟七号成为其生前见证的最后一次载人航天任务 [55][57] - 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的发射被视为对钱学森等一代代航天人奋斗精神的最好告慰 [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