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华农耕文明
icon
搜索文档
文化中国行|鱼跃稻浪间 千年农遗的“生态密码”
人民日报· 2025-10-12 14:31
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概况 - 系统是一种拥有1300多年历史的生态农业模式,以稻田养鱼为核心,实现鱼肥田、稻养鱼、鱼粮共存的生态循环[6] - 2005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3] - 2024年系统面积达7.01万亩,总产值3.4亿元[7] 系统生态价值与技术创新 - 系统拥有独特生态机制,鱼为水稻松土增肥并吞食害虫杂草,水稻吸收鱼粪残饵为养料并净化水质,形成和谐共生关系[7] - 在传统稻鱼共生基础上引入甲鱼形成闭环生态链,甲鱼吃福寿螺并控制病鱼,实现不洒药不施肥的有机种植[7] - 通过现代技术将田鱼鱼苗培育时间从两年缩短到一年,建立120亩原种保护与孵化基地以保护种质资源[7] 产业经济效益与推广 - 采用稻鱼鳖共生模式的农场亩收入超万元,其中田鱼每斤70元亩产百斤,有机稻谷亩产千斤值4000元[7] - 该模式已从青田推广至全国20多个省份,成为东西部协作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8] - 系统已走出青田,例如在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成功落地种植[7]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 青田鱼灯舞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地灵动的文化名片,其制作需经扎架糊裱彩绘装灯等20余道工序[11][12] - 鱼灯舞登上罗马巴黎布鲁塞尔等国际舞台,成为文化使者,向世界传播中国农耕智慧[13] - 农文旅深度融合,龙现村发展农家乐民宿和农耕体验活动,吸引杭州温州等地游客,并将农特产转化为精致伴手礼[11] 文创产品与研学发展 - 艺术家以稻鱼共生为永恒创作主题,开发石雕陶艺等文创产品,并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用废弃石粉制作工艺品[14][15] - 主动对接欧洲市场推出稻鱼共生主题冰箱贴等产品,将文化名片推向国际[15] - 打造国际农遗研学营地,已接待2万多名孩子体验农耕活动,推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16] 法规支持与品牌建设 - 《丽水市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保护发展条例》于2024年6月5日正式施行,以法规形式支持文化传承和产业发展[17] - 条例鼓励设立博物馆主题公园,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并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推广文化品牌[17] - 动画片《青田小田鱼》登陆中国国际动漫节,吸引众多目光,助力品牌建设[17]
一定能建设好现代化农业强国
新华日报· 2025-09-04 06:05
□ 本报记者薛诚 当一支支威武雄壮、装备精良的受阅方队踏响大地,赵亚夫回忆起曾经的苦难历程,"过去,我们受人 欺凌,只能凭落后武器和赤手双拳来和敌人拼斗,非常悲壮,如今我们终于可以站起来,而且是腰杆挺 直站起来、强起来了!"赵亚夫感慨道,"我们的国防强大了,我们的祖国安全了,广大老百姓才可以过 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现代化农业强国建设还任重道远,自己肩上的担子还很重,怎样把我们的现代农业搞上去,做到世界 一流?"三次观礼,让这位扎根田野60多年的农业科技工作者更加牵挂田间地头,"我们拥有几千年的中 华农耕文明,只要我们继承和发扬好优秀传统,再将现代化尖端科技融入其中,一定能建设好现代化农 业强国,让农业迈上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强国道路。"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江苏 省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研究员赵亚夫受邀参加阅兵观礼。 这已是赵亚夫第三次站上天安门广场阅兵仪式的观礼台。从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到2019年国庆 70周年大阅兵,再到这次的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活动,84岁的赵亚夫见证了国防力量日益强大,难以抑 制内心激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