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艺术
icon
搜索文档
2025金熊猫国际文化论坛上嘉宾热议——让不同文明因“金熊猫”交相辉映
四川日报· 2025-09-14 08:41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论坛上,嘉宾们纷纷呼吁,尊重 文明多样性、平等包容、以对话消弭隔阂,不断夯实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对话、共情与相互尊重从未如此重要 "花花,很漂亮的大熊猫。"希腊前总理乔治·帕潘德里欧走上讲台时,从衣袋里摸出了一个大熊 猫"花花"的玩偶,现场顿时响起一片热烈掌声,金熊猫奖致力于推动各国人民相知相亲,此刻有了具象 化的表达。 9月13日,2025金熊猫国际文化论坛在成都举行。论坛以"文明共聚 开创未来"为主题,邀请各国政 要、专家学者展开对话,搭建起增进理解、尊重彼此差异、共享艺术与智慧之光的桥梁。 在金熊猫奖的舞台上,不同文明相互碰撞,交相辉映。"尼日利亚不仅是风靡世界的Afrobeats音乐 的发源地、诺莱坞电影产业的故乡,更是一片充满创新活力的热土,非洲也从来不是单一的故事。"尼 日利亚艺术、文化、旅游与创意经济部部长汉娜图·穆萨·穆萨瓦表示,长期以来,世界往往通过片面的 视角看待非洲,金熊猫奖可以让非洲的声音传得更远。 让不同文明美美与共、交融共生 论坛上,海内外嘉宾分享了文明交流互鉴的实践,呼吁推动更广泛深入的交流合作,让不同文明美 ...
聚焦AI重塑数字内容生产,北京文化论坛平行论坛专业沙龙举行
新京报· 2025-09-13 19:25
论坛活动与规模 - 2025北京文化论坛平行论坛首场专业沙龙于9月13日在海淀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举行 聚焦"文化智造:AI重塑数字内容生产"议题 [1] - 论坛设置主论坛 6场平行论坛 20余场专业沙龙及常态化活动 以"传承·创新·互鉴"为永久主题 "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为年度主题 [2] 行业技术发展成果 - 海淀区备案大模型总数达105款 成为全国首个实现"百模规模"的地市级区域 [1] - 区域孕育豆包 文心一言 ChatGLM等通用头部大模型 孵化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体"通通"及全球首个原生多模态世界模型 [1] 文化与科技融合实践 - 沙龙配套展示2025亚洲数字艺术展 呈现6国18位艺术家的近30件多元形态数字艺术作品 [1] - 海淀区率先建立全国首个大模型生态服务站 现场展示"AI赋能智慧海淀'百模绽放'新画卷"作为论坛献礼 [1]
非遗与文化产品RWA上链生态研讨会在港举办
南方都市报· 2025-09-11 21:15
行业背景与趋势 - 香港凭借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定位和自由港优势 正成为非遗与文化资产数字化及跨境流通的重要枢纽[3] - 数字金融化是解决文化资产跨境交易中真伪溯源难 估值缺乏标准化 交易成本高等痛点的关键[3] - 在国家十四五规划推动文化产业数字化的背景下 文化资产数字化进程加速[3] 技术应用与创新 - ULTILAND艺文资产发行平台推出AI估值系统 通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算法为艺术品及RWA提供多维度透明化价值评估[15] - 数字化手段可打破地域限制 助力中华文化全球传播[7] - 艺文IP借助RWA模式实现资产化 为文化IP价值转化提供新路径[7] 金融产品与资本运作 - 华升金融控股推出RWA艺文基金 首期目标募集2亿港元 2026年计划扩募至10亿港元[16] - 基金聚焦非遗与文化产品相关RWA项目投资 推动从研究到资本落地的完整闭环[16] - 基金为非遗与文化资产的国际化流通提供金融支持[16] 生态建设与联盟发展 - 由国际数据管理高级研究院等六家机构共同发起非遗与文化产品数字金融化发展联盟[17] - 联盟目标是推动文化+金融+科技的跨界融合 为资产国际化流通搭建桥梁[17] - 联盟首个沉香计划即将发行[7] 跨境合规与市场发展 - 亚洲RWA工作组资产委员会就跨境合规新范式展开讨论 为非遗数字资产国际流通提供参考[11] - 数字金融与文化艺术结合实践推动文化资产数字化发展[11] - 研讨会推动非遗与文化产品数字金融化探索 标志香港在全球文化资产数字化领域迈出关键一步[21]
岳阳市屈原管理区芸田窑文化创意工作室(个体工商户)成立 注册资本2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9-11 14:13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岳阳市屈原管理区芸田窑文化创意工作室(个体工商户)成立,法定代表人为 范雅琴,注册资本2万人民币,经营范围为一般项目:文艺创作;专业设计服务;工艺美术品及礼仪用 品制造(象牙及其制品除外);工艺美术品及礼仪用品销售(象牙及其制品除外);工艺美术品及收藏 品零售(象牙及其制品除外);办公用品销售;文具用品零售;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 品)。(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第二届长江文化艺术季本周湖北开幕 12项主体活动推动文旅产业焕新升级
长江商报· 2025-09-08 07:10
第二届长江文化艺术季活动概况 - 艺术季于9月12日至10月30日在湖北举办 主题为"勇担支点建设使命 打造长江文化高地" 共策划12项主体活动 [1] - 活动整合长江流域及全国文化资源 打造综合性文化交流平台 旨在展示长江文明并推动文旅目的地建设 [1] - 新增4项主体活动以顺应群众需求 保留首届8项活动并进行内容创新 [2] 具体活动安排 - 开幕式"点亮长江"于9月12日在武汉汉口江滩举行 [3] - "新象长江"美术展展出约120件作品(9月13日-10月12日/湖北省美术院) [3] - "影动长江"摄影展展出约200件作品(9月16日-10月6日/湖北省图书馆) [3] - "映像长江"电影周包含公益展映等(9月29日-10月30日/武汉及潜江) [3] - "聆听长江"音乐周安排5场音乐会(9月15日-19日/琴台音乐厅) [3] - "灵动长江"舞台展演推出17部剧目(9月13日-10月25日/武汉) [3] - 学术交流"对话长江"包含2项智库活动(9月23日-27日/武汉) [3] - 闭幕式与中国电影大数据盛典结合(10月30日/宜昌) [3] 文旅产业升级战略 - 以艺术季为突破口带动文创开发、夜间消费及研学旅游等新业态发展 [1] - 通过优化文旅服务体验将活动"流量"转化为旅游"留量" [1] 文化保护与研究成果 - 推动《湖北省长江文化保护条例》立法 建立26部门联席会议制度 [5] - 现有50余所长江文化研究机构 2018年以来5项目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6项目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总量全国第三 [5] - 建设长江博物馆等标志性工程 屈原文化公园一期已开放 南水北调博物馆拟10月试运行 [6] 文化传播与国际推广 - 构建"一轴两廊三片四区"文化空间格局 [6] - 举办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 推出"神武峡""赤黄红"等文旅品牌线路 [6] - 通过对外宣介活动提升国际知名度 [6]
2025榆林美好生活文商旅消费周9月4日盛大启幕
搜狐财经· 2025-09-06 00:34
活动概况 - 2025陕北民歌榆林合唱大会美好生活文商旅消费周于9月4日至10日在世纪广场举办 由榆林市委宣传部主办 榆林传媒中心 市工信局 市农业农村局 市商务局联合承办 采用展演+消费+展览模式全方位展示榆林魅力 [1] 消费活动内容 - 七大主题消费活动同步开展 包括文化产品展销区 非遗美食消费区 农特产品展销区 旅游景区推荐区 轻纺服饰展销区 汽车销售区 饮品售卖区 [3] - 文化产品展销区提供特色文创产品 非遗美食消费区提供各地特色美味 农特产品展销区展示优质农产品 旅游景区推荐区推广榆林旅游资源 轻纺服饰展销区展示时尚与传统融合服饰 汽车销售区展示各款新车 饮品售卖区提供清凉饮品 [3] - 活动实现市民和游客一站式体验榆林本土好物 结合陕北民歌表演打造丰富多彩消费盛宴 [3] 文化推广与展览 - 现场设置摄影作品展览 通过精美图片展示榆林十二县市区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 提升清爽榆林文旅名片知名度 [5] - 榆林传媒中心与相关单位紧密联动 以合唱大会为契机在全国范围展示榆林本土美食与特色产品 吸引更多人走进榆林 [5] 企业参与反馈 - 榆林比亚迪王朝4S店客户经理表示政府平台为品牌创造优质宣传机会 已有市民主动咨询车型与优惠政策 活动有助于推广新能源汽车科技魅力及城市绿色出行发展 [5] 活动战略意义 - 消费周运营总监表示活动推动文化 商业与旅游深度融合 为榆林文旅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7] - 活动使参与者领略陕北民歌独特韵味 体验榆林风土人情与商业活力 为城市发展带来新契机 [7]
昆明消费怎么样呢挺实惠的!物价不高适合生活。周末逛街也不会太心疼
搜狐财经· 2025-09-05 06:31
消费水平特征 - 昆明消费水平在中国西南地区属于中等偏下 生活成本相对较低 尤其体现在餐饮 交通和住房方面[1] - 物价较一线城市更为亲民 适合追求性价比的居民和游客 消费选择多样且能覆盖不同层次需求[1] - 整体消费水平与城市发展节奏相得益彰 兼具现代化购物中心与生活气息浓厚的市集[2] 民族文化消费特色 - 消费水平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紧密关联 彝族 白族 苗族等民族传统节日如火把节带动特色消费[1] - 传统艺术形式如昆剧院 滇剧活跃于市民生活 翠湖茶馆等场所提供经济实惠的文化消费体验[2] - 古建筑如大观楼 西山龙门兼具文化遗产与休闲消费功能 实现自然风光与人文魅力结合[2] 地产特产消费结构 - 以鲜花 水果和茶叶闻名 翠湖公园及斗南花市鲜花价格低廉 几元可购一束[1] - 普洱茶与鲜花饼为代表特产价格亲民品质上乘 体现自然馈赠与生活智慧[1] - 节日期间特色小吃和手工艺品价格略有上涨 但整体消费保持合理水平[1] 健康生活消费环境 - 健康场所如健身房 瑜伽馆价格亲民 居民无需承担过高经济压力[4] - 农产品新鲜且价格合理 有机蔬菜水果供应充足 保障健康饮食需求[4] - 公立与私立医疗机构服务完善 医疗费用相对适中 经济负担可控[4][5]
前海综合保税区跃升至全国“三甲” ,“保税+”业态多点开花
搜狐财经· 2025-09-02 19:07
核心观点 - 前海综合保税区以全国A类第三名成绩首次跻身三甲 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唯一进入全国前三的综合保税区 从2023年第19位跃升至第3位 实现16位跨越式提升 [1] 绩效表现 - 2024年进出口总值达3752.5亿元 同比增长49.9% 增速远超全国综保区平均水平 进出口规模位列全国第四 广东省第一 [2] - 占深圳全市三个综保区进出口总量三分之二 成为深圳外贸增长核心引擎之一 [2] - 2024年1-7月进出口规模达2215亿元 同比增长19.1% 创同期历史新高 [2] - 区内集聚进出口百亿级企业9家 其中越海全球成为千亿级深圳市外贸领头羊 [2] - 嘉里大通 马士基供应链等10余家企业实现营收翻倍增长 [2] 创新业态发展 - 创新海关监管模式支持电子元器件与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建设 大幅压缩企业通关时间 [2] - 将大疆玩具无人机 西门子核磁共振成像装置零件纳入保税维修目录 [3] - 西门子磁共振公司通过保税维修政策降低30%全球服务成本 [3] - 开展深圳首架民航发动机保税融资租赁业务 货值近40亿元 涉及飞机11架 船舶2艘 飞机发动机1架 [5] - 推动保税研发 保税维修 保税展示 保税租赁等"保税+"模式多点开花 [5] - 举办广东省首次艺术品保税拍卖会 创新采用"境外保税+境内艺术"同台竞拍形式 [6]
陆丰市高顿高美茶业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8-30 14:16
公司基本信息 - 陆丰市高顿高美茶业有限公司于近期成立 [1] - 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万元人民币 [1] - 经营范围涵盖茶叶种植、生产加工及销售全产业链环节 [1] - 业务延伸至茶具、日用陶瓷及玻璃制品制造销售领域 [1] - 涉及家用电器研发销售及互联网销售等多元化业务 [1] 业务范围 - 农业生产端包括茶叶种植和食用农产品初加工 [1] - 流通端覆盖农副产品销售和食用农产品零售 [1] - 工业制造领域涉及日用陶瓷制品制造和日用玻璃制品制造 [1] - 服务类业务包含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和市场营销策划 [1] - 获得茶叶制品生产许可资质 [1] 经营模式 - 采用国内贸易代理和互联网销售双渠道模式 [1] - 实现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全产业链布局 [1] - 结合产品销售与文化营销的多元化经营策略 [1]
聚焦“民生实事”……无锡举行“切实扛好经济大市挑大梁责任”首场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扬子晚报网· 2025-08-29 17:04
核心观点 - 无锡市政府通过系列民生工程聚焦癌症防控、养老服务、就业促进、城市环境提升、教育扩容及文化设施建设 全面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和社会服务水平 [1][3][4][5][6][9][10] 癌症防控体系 - 在省内率先开展全民癌症防控行动 连续三年将癌症筛查纳入民生实事项目 构建"防筛诊治康"全周期防控体系 [3] - 建成国家标准化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无锡分中心 成为省内唯一与国家癌症中心合作的城市 [3] - 累计116.19万居民参与筛查 评估高危人群27.44万人次 诊断癌前病变及"五癌"3323人 高危人群检出率显著高于非高危群体 [3] - 癌症年龄标化死亡率从2020年95.34/10万降至2024年80.80/10万 显著低于全国水平 [3] 养老服务建设 - 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154万 占总人口29.46% 医养及助餐需求突出 [4] - 全市150家在业养老机构提供约4万张床位 护理型床位占比超80% [4] - 创新实施"锡心医养"社区居家"332"行动 20个部门及8个板块联动提供医养结合服务 [4] - 建成157家助餐中心及709处社区助餐设施 实行差异化补贴政策 将服务人次与运营补贴挂钩 [4] 就业创业支持 - 截至7月底江阴市新增城镇就业1.82万人 [5] - 通过"线下+线上、定点+移动"服务模式提供超4.4万个就业岗位 [5] - 发放创业补贴230万元及富民创业担保贷款420万元 扶持自主创业2085人 [5] - 新建6家高校引才联络站(累计66家) 新引进大学生1.02万人 [5] - 新增技能人才6245人(含高技能人才1719人、数字技能人才1709人) [5] 城市环境优化 - 对151个区域性综合提升单元实施1319个专项全要素改造 开展5个小专项行动(街景游园提升/垃圾运输/投放房维护/公厕补缺/夜市规范) [6] - 支持57个综合体及商业街设置外摆位 开展43个特色集市 设置432处便民服务及瓜果摊点(共4164个) [6] 教育资源扩容 - 普高学位供给率达68.23% 通过高中改扩建、职普融通班、新设联合高中及民办学位扩充等方式持续提升供给 [9] - 梅村高中空港分校等三所分校已启用 无锡一中经开分校等完成首届招生(明年启用新校区) 无锡一中梁溪分校计划明年招生 [9] - 开通117条校园定制公交线路 实现幼儿园到中小学全覆盖 [9] 文化设施建设 - 无锡美术馆预计2024年底试运营 2025年上半年举办国际首展 交响音乐厅计划2026年元旦以新年音乐会启幕 [10] - 建成103个"钟书房"阅读空间 111个公益小剧场 "百宅百院"文物活化工程及"艺术拾珍"公共文化空间计划 [10] - 上半年开展超1200场文艺展演及阅读活动 81个阵地开设295门夜校课程 [10] - 2025太湖文化艺术季计划9月推出近160场活动 预计覆盖超百万人次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