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华文脉
icon
搜索文档
焕新的传统服饰之美
人民日报· 2025-06-01 06:02
端午服饰文化传承与创新 - 端午服饰文化源远流长,从汉代至今延绵不绝,包括唐代端午赐衣制度及"艾虎""五毒"等纹样在儿童服饰中的运用 [1] - 端午服饰纹样丰富多彩,采用妆花、刺绣等工艺织绣应景图案,既凸显节令特色又兼顾四时之用 [1] - 端午配饰如五色丝长命缕和造型各异的香包充满生活气息,寓意辟邪护佑健康 [1] 端午服饰现代发展 - 端午服饰艺术审美价值日益受重视,通过"楚风雅集""端午华裳"等活动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结合 [2] - 传统香囊"麽乜"经非遗传承人创新设计,衍生出耳环麽乜、发簪麽乜等兼具民族特色与现代气息的新形态 [2] - 非遗进校园推动孩子们亲手制作端午配饰,既用于佩戴也作为礼物赠送亲友 [2] 端午文创产品创新 - 故宫博物院推出端午系列香囊产品 [3] - 新式儿童"五毒"衣、艾草挂件、端午主题竹编苔藓画等创新产品受到少年儿童喜爱 [4] - 传统端午文化通过创新产品形式变得更加触手可及 [4]
石泰峰:在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致词
新华社· 2025-05-27 14:54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该文本主要涉及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致词内容,聚焦于少年儿童教育和少先队工作的发展方向和要求。以下是按照要求总结的关键要点: 会议背景与核心观点 - 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体现党中央对少先队的关心关怀[2]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多次参加活动并作出重要指示[2]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的重要论述指明了少先队的立身之本、战略定位、时代主题、成长方向、工作路径方法和共同责任[2] 过去五年少先队工作成果 - 少先队着力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组织教育、自主教育、实践教育,以及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基层基础工作[3] - 少先队员在"总书记教导记心中"、"红领巾心向党"、"红领巾爱祖国"、"红领巾讲解员"等活动中展现出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3] 新时代好少年的培养方向 - 传承红色基因:学习少先队历史,热爱党、祖国、人民和社会主义,向革命先烈和先锋榜样学习[4] - 传承中华文脉: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美德、增强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 - 传承奋斗精神:注重学习知识、锻炼身体、锤炼意志,培养坚韧品质[5] 新时代少先队工作要求 - 少先队要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聚焦培育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根本任务[5] - 促进少年儿童全面发展,培养品德、知识、体魄、审美和劳动能力[6] - 尊重少年儿童主体地位,把握特点,将教育与关心、引领与服务结合[6] 全社会协同工作机制 - 各级党委要坚持党管少年儿童原则,完善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共青团牵头、团教协作、社会协同的工作体制机制[6] - 共青团要落实全团带队,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少先队辅导员和工作者队伍[6] - 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要主动与少先队员手拉手,为孩子们办实事、作表率[6] - 有关部门和全社会都要关心少年儿童成长,支持少先队工作,创造良好成长环境[6]
赓续中华文脉推动创新发展
经济日报· 2025-04-30 08:52
中华文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中华文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基,为新时代文化自信自强提供丰厚滋养 [1] -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因和文明底色体现在"两个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 - "两个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百年历史经验的系统总结,体现了高度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 [1] 新时代中华文脉传承发展举措 - 实施《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24年修订)为制度保障 [2] - 建设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国考古博物馆,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2] - 构建文化研究自主知识体系,支持发展"冷门绝学"和中国特色考古学 [2] -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文艺创作和日常生活,增强传播力影响力 [2] 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利用 - 坚持保护第一、传承优先,保护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文明瑰宝 [3] -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修复和综合利用 [3] - 挖掘文化元素和艺术符号,打造文创品牌和文艺作品,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3] 中华文脉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弘扬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相契合的文化精神 [4] - 构建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体系和中华文明标识体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 [4] - 通过现代阐释与转化,将中华文脉有机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