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冲击1.0

搜索文档
戴维·奥托、戈登·汉森:“中国冲击2.0”比1.0更猛,而美国还在打“上一场战争”
观察者网· 2025-07-16 16:18
中国冲击1.0的影响 - 1999至2007年间中国对美国制造业造成颠覆性影响导致全美近四分之一制造业岗位消失[1] - 冲击根源是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快速转型引发廉价商品潮水般涌入美国[1] - 纺织玩具运动用品电子产品塑料汽车零部件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冲击最严重[1] - 弗吉尼亚州马丁斯维尔和北卡罗来纳州海波因特市等制造业小镇经济长期未能恢复[1] 中国冲击2.0的特征 - 中国在航空人工智能电信芯片机器人核能量子计算生物医药太阳能电池等高科技领域快速挑战美国[3] - 比亚迪宁德时代大疆隆基等成立不足30年的企业已在电动车电池无人机光伏领域取得全球领导地位[6] - 中国在64项前沿技术中的57项领先美国而2003至2007年期间仅领先3项[7] - 新模式体现为民营企业与政府合作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如合肥五年内崛起为全国第二大电动车产地[5] 美国应对策略的缺陷 - 当前政策过度依赖无差别关税未能针对高科技领域竞争[7] - 贸易调整援助等工人再就业政策投入不足且针对性差[16][17] - 《芯片法案》《通货膨胀削减法案》等长期投资计划面临政治不确定性[15] 行业转型案例 - 合肥通过地方政府风投和研发投资实现从贫困省会到电动车产业高地的跨越[5] - 特斯拉在中国从"鲶鱼"变为"沙丁鱼"反映本土电动车企业竞争力提升[10] - 越南在服装和家具制造业增速已超越中国显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趋势[6] 战略产业建议 - 美国应聚焦半导体稀土等关键领域进行长期投资[15] - 需建立类似中国的地方政府激励机制发展特定前沿产业[5] - 建议设立类似美联储的独立战略投资部门管理科研创新[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