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冲击2.0

搜索文档
美国麻省理工教授:这次的“中国冲击”,对美构成前所未有的挑战
搜狐财经· 2025-07-21 18:13
全球经济与技术竞争 - 2025年全球经济与技术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中国在高技术领域的突破对美国构成前所未有的挑战[2] - 中美博弈从贸易扩展到技术与供应链控制,美国通过关税和出口管制试图遏制中国但效果有限[4] - 中国在航空、人工智能、通信、半导体、机器人、核能、量子计算、生物医药、太阳能和电池技术等高技术领域取得突破[6] 中国冲击1.0与2.0的对比 - 中国冲击1.0发生在1999年至2007年,中国利用低成本劳动力和大规模生产能力占领全球低端制造业市场,导致美国制造业就业岗位减少约150万[4] - 中国冲击2.0的目标是高技术领域,这些领域是高附加值经济的支柱,也是国家安全和全球影响力的基石[6] - 中国冲击1.0依赖外资和沿海地区的出口经济,而2.0时代地方政府与民营企业的协作成为核心驱动力[10] 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突破 - 中国电动车产业在十年间从起步阶段跃升为全球领导者,合肥市通过地方政府设立风险投资基金支持比亚迪、蔚来等企业[8] - 宁德时代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商,大疆在无人机领域、隆基绿能在太阳能领域的领先地位显示了中国企业的竞争力[8] - 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进展显著,紫东芯、中芯国际等企业在14纳米芯片量产上取得突破[12] 技术标准与供应链控制 - 中国在5G通信领域通过华为、中兴实现设备出口,并主导了全球5G标准的制定[14] - 中国在稀土资源领域的控制力成为冲击的重要组成部分,稀土供应链高度集中于中国[14] - 中国在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领域的进展引发了国际社会对技术标准的争夺[19] 教育与人才储备 - 中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2023年培养的工程和科技领域毕业生数量位居全球前列[15] - 大疆无人机的成功依赖硬件制造和人工智能、图像处理算法上的突破[15] 全球影响与地缘政治 - 中国冲击2.0重塑了全球技术格局和地缘政治,中国在太阳能和电池技术领域的领先推动了全球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型[19] - 中美在稀土、半导体等领域的博弈加剧,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使其逐步摆脱对外部技术的依赖[21] - 中国的5G基站建设覆盖全球多个地区,为物联网和智能城市布局奠定了基础[19]
戴维·奥托、戈登·汉森:“中国冲击2.0”比1.0更猛,而美国还在打“上一场战争”
观察者网· 2025-07-16 16:18
二十年过去了,当地的工人仍然未能从制造业流失的冲击中恢复。虽然部分地区重现了增长,但新增的 工作岗位大多来自低薪产业。同样的故事在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领域同时上演——如纺织、玩具、运动 用品、电子产品、塑料、汽车零部件。 然而,一旦中国的这场经济转型在2015年前后完成,其冲击的势能也不再积蓄。从那时起,美国的制造 业就业开始回升——在奥巴马总统任期,特朗普第一任期、拜登总统时期持续增长。 既然如此,您可能会问,为什么我们还要谈论"中国冲击"?我们也希望不必再谈论。我们在2013、2014 和2016年与苏黎世大学的合作者大卫·多恩(David Dorn)共同发表了系列研究,第一次系统呈现了来自 中国进口的竞争如何对美国部分地区造成长期、结构性的就业和收入损失。如今我们想强调的是:美国 的政策制定者花太多时间沉湎于过去,准备打"上一场(贸易)战争"。他们真正应该仔细研究的是正在 浮现的"中国冲击2.0" 提前剧透:这一次冲击对美国的影响可能比上一次更严重。 "中国冲击1.0"是一次性的事件:本质上,中国当时只是想明白了它数十年前就该开启的发展步伐。美 国为此付出了不必要且惨痛的工作岗位流失,但说到底,美国也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