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航天员首次“换乘”天外平安归来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1-15 06:22
任务执行与安全记录 -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于11月14日搭乘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返回东风着陆场,3名航天员身体状态良好 [1] - 此次返回因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舷窗玻璃出现细微裂纹,原定11月5日的返回计划被推迟,最终决定采用换乘神舟二十一号飞船的方式返回 [2] - 整个应对过程体现了公司秉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各系统迅速反应、团结协作 [2] 航天员个人成就 - 指令长陈冬成为首个在轨驻留总时长超过400天的中国航天员,也是目前执行空间出舱任务次数最多的中国航天员 [2] -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时间达到204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时长纪录 [3] 在轨科学实验成果 - 乘组在轨期间完成了4次出舱活动和多次货物进出舱任务 [3] - 在地面科研人员配合下,完成了涉及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生命科学、航天医学、航天技术等领域的大量空间科学实(试)验 [3]
中国航天员首次“换乘”天外平安归来 神二十乘组状态良好创在轨驻留时长新纪录
新华社· 2025-11-14 20:30
任务执行与成就 -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于11月14日搭乘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安全返回东风着陆场,3名航天员身体状态良好 [1] - 此次返回是中国航天员首次通过“换乘”载人飞船的方式从天外平安归来 [2] - 航天员陈冬成为首个在轨驻留总时长超过400天的中国航天员,也是目前执行空间出舱任务次数最多的中国航天员 [2] -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时间达到204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时长纪录 [3] 任务细节与科学实验 - 原定11月5日的返回计划因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舷窗玻璃出现细微裂纹,不满足安全返回条件而推迟 [2] - 在轨期间,乘组完成了4次出舱活动和多次货物进出舱任务 [3] - 乘组在地面科研人员配合下,完成了涉及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生命科学、航天医学、航天技术等领域的大量空间科学实(试)验 [3] 工程管理与应对 - 工程秉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启动应急预案,各系统迅速反应、团结协作,决定让航天员乘组换乘神舟二十一号飞船返回 [2] - 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返回舱于14日16时40分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2]
“龙马乘组”天外归来 神舟飞船首次降落东风着陆场东区
中国新闻网· 2025-04-30 22:24
航天任务执行情况 - 神舟十九号乘组完成183天太空任务并安全返回地球,乘组由指令长蔡旭哲和两名"90后"航天员宋令东、王浩泽组成[1] - 飞船采用"快速返回方案",与空间站分离后绕地球飞行5圈再返回地面[2] - 返回舱于13时08分成功着陆在东风着陆场东区,这是神舟飞船首次在该区域降落[2] - 3名航天员于14时02分全部顺利出舱[2] 着陆场情况 - 东风着陆场总面积达1.3万多平方公里,分为东西两区[2] - 西区为硬戈壁地形,此前神舟十二号至神舟十八号飞船都在西区着陆[2] - 东区以软戈壁为主,地形条件相对复杂[2] - 搜救力量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综合演练,具备东西区回收能力[2] 航天员表现 - 蔡旭哲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出舱次数纪录[3] - 乘组共完成3次出舱,创造了航天员单次出舱活动时长世界纪录[3] - 宋令东成为中国首名进行出舱活动的"90后"航天员[3] - 王浩泽作为中国首位女航天飞行工程师完成太空任务[3] 技术细节 - 飞船返回过程中经历了轨道舱分离、穿越黑障区、打开降落伞等关键步骤[2] - 原定返回时间因着陆场风速和能见度超条件风险推迟一天[1] - 气象条件对飞船返回控制精准度有较大影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