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高端市场
icon
搜索文档
中金:再论中国中高端电动智能品牌成功范式
中金点睛· 2025-07-03 07:54
中国中高端电动智能市场格局 - 2023年初报告提出的中高端市场"三步走"方法论已得到验证:先打造明星车型突出差异化,再完善产品矩阵加深品牌认知,最后泛化产品实现规模降本[8] - 2024年20万元以上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下降,主要受收入预期谨慎和价格竞争影响,但该细分市场潜在空间仍达800万辆,新能源仅占361万辆[13] - 自主品牌在中高端市场突破显著,除特斯拉外各价格区间头部均为中资品牌,特斯拉份额因产品周期进入尾声而下降[20] 细分市场渗透率与竞争格局 - 2024年20-30万元纯电SUV渗透率33%,同比仅提升1.2ppt,明显被混动SUV分流(该价位混动SUV渗透率24%,同比+11.7ppt)[26] - 20-30万元纯电SUV市场Model Y份额高达47%,是自主品牌替代主要目标市场;30万元以上纯电渗透率偏低,蔚来、智界等相对强势[20][29] - 混动市场格局较清晰:20-30万元理想/问界/比亚迪占56%份额,30-40万元理想保持35%份额,40万元以上问界占32%份额[24] 重点新车型分析 - 小米YU7定位豪华运动SUV,标准版定价25.35万元低于Model Y,上市1小时大定28.9万辆,可能加速纯电SUV市场集中度提升[27][31] - 理想i8/i6将于2025下半年上市,主打家用属性,补能体系已建成2736座超充站,车桩比充足[34] - 小鹏G7、乐道L90等多款中高端纯电车型计划三季度上市,市场容量预计可容纳3家头部品牌(各占20%份额)和数次头部品牌[37] 智能化竞争趋势 - 算法/算力/数据构成智驾竞争力三要素,2024-2025年城市NOA功能从"能用"向"好用"转变,将直接影响购车决策[38][44] - 小米智驾进展迅速:2024年4月推送高速NOA,10月实现全国城市NOA,2025年2月全量推送端到端全场景智驾功能[39][40] - VLA模型将成为技术突破点,理想/华为等计划2025下半年量产上车,可能带动L2+向L4级自动驾驶升级[41][42] 长期市场展望 - 中高端市场可能形成类似燃油车BBA的"三强格局",各头部品牌需建立差异化标签(如商务/家庭/运动)[45] - 智驾能力将引发淘汰赛,技术落后的中高端品牌可能出局,头部车企有望进化为AI+公司,拓展更高价值商业模式[43] - L3级自动驾驶普及后,汽车使用属性将改变,智能座舱和交互生态成为核心竞争维度[44]
万东医疗再换帅 新董事长今年3月刚出任美的医疗业务板块负责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2 15:58
管理层变动 - 万东医疗董事长胡自强因个人原因辞职,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2] - 继任者马赤兵为美的集团资深高管,任职超20年,2024年3月刚被任命为美的医疗业务板块负责人 [2][3] - 胡自强与马赤兵均来自美的集团,但专业背景不同:胡为机械工程博士,曾任职GE、三星;马无公开医疗行业经验 [3][4] 美的集团与万东医疗的协同 - 美的集团2021年收购万东医疗以拓展医疗业务,胡自强当时作为美的副总裁兼CTO接任董事长 [3] - 胡自强的全息技术研究方向(含X射线)曾引发对家电与医学影像技术协同的期待 [4] - 美的集团2024年3月成立美的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 [4] 财务与经营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15.24亿元,同比增23.26%,为近10年最大增幅 [6] - 核心产品销量增长显著:核磁同比增92.65%,CT增89.82%,DR和DSA均两位数增长 [6] -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6.54%至1.57亿元,毛利率连续下降,营业成本增速(35.01%)超收入增速10个百分点 [6][7] 市场战略调整 - 公司执行"筑牢基础,站稳县域,进军高端"的国内战略及"重点布局+本土化"国际战略 [6] - 海外市场收入2.33亿元,同比增68.36%,但成本增108.38%,毛利率减少13.21个百分点 [7] - 产品结构向中高端突破导致成本攀升,2024年成本增速比收入增速高10多个百分点 [5][7]
手机厂商再现出海潮,这次有何不同?
36氪· 2025-05-15 07:26
中国手机行业出海战略与市场格局演变 1 华为回归与国内市场格局重塑 - 2025年Q1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7160万部同比增长33%显著优于全球15%的增速[3] - 华为2024年出货量同比暴增37%2025年Q1以1290万部(市场份额18%)位列第二小米以1330万部(同比增40%)重夺榜首[3][4] - OPPO/vivo份额小幅下滑至157%/144%苹果市场份额从156%降至137%同比出货量下降9%[4] - 华为渠道策略优势显著:给予经销商8%-12%毛利率(OV为5%-10%)并通过IoT产品配货要求提升渠道资源倾斜销售占比从12%飙升至40%[5] 2 新一轮出海潮的战略升级 - 荣耀海外销量占比突破50%在马来西亚市占第三新加坡高端机份额增长1倍[7] - OPPO海外出货量占比达60%覆盖70国/30万零售店vivo海外收入占比超50%目标两年内提升至70%[8] - 出海产品定位转向中高端:荣耀Magic V3欧洲定价1999欧元vivo子品牌JOVI巴西售价达3000-5000雷亚尔(约3700-6200元)[9] 3 本地化运营与差异化策略 - 荣耀欧洲折叠屏市占达35%超越三星东南亚预装GoTo生态并计划在印尼开设10家体验店[11] - OPPO印尼结合咖啡文化改造零售场景vivo印度本地员工占比95%零部件本地化率超60%[12][13] - 传音非洲成功案例:研发深肤色影像技术实现"智能美黑"夜间自拍效果[17] 4 出海挑战与应对措施 - 政策适应:vivo印度合资建厂(当地企业持股51%)OPPO在7国建立生产基地实现高端机本地化制造[16][18] - 专利纠纷:OPPO/小米等与诺基亚/高通等存在专利诉讼影响区域拓展[16] - 欧洲市场需突破运营商体系碎片化挑战需差异化应对苹果/三星壁垒[17] 5 出海模式进化 - 从早期代工(产品出海)到自建品牌/渠道(品牌出海)进阶至模式输出阶段需结合本地特点重构交付体系[20][21]
电动两轮车行业深度:供需合力拉动需求,品牌掘金中高端市场
信达证券· 2025-05-11 12: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新国标叠加以旧换新政策有望推动供需合力,激发短期需求;随着技术进步与消费者觉醒,供需共振有望打开中高端市场空间,带来结构性增长机遇;海外市场渗透空间可观,2024年我国电动两轮车出口创新高414亿元、2211万辆,欧美市场稳步渗透,东南亚市场有望受益油改电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电动两轮车:产业链高度成熟,市场规模步入稳定期 - 产业链上中下游划分清晰,整体成熟度较高,中游品牌厂商环节头部集中趋势明显;上游核心三电及配件格局和趋势各有不同,中游整车生产受政策监管,下游终端渠道以经销模式为主 [11][13] - 电动两轮车行业历经起步、初步规模化、高速发展、成熟阶段,2019年后进入结构性变化阶段,新国标和以旧换新政策有望形成供需合力,头部企业有望在竞争中获得更强优势 [15][17] - 行业整体规模(销量)逐渐趋于稳定,市占率头部集中趋势明显,头部企业有望持续提升市场份额 [20][21] - 2024年我国电动两轮车出口总额突破400亿元,海外市场短期或有波动,但长期具备布局价值;欧美市场稳步渗透,东南亚市场油改电导向明确,但配套基础设施等瓶颈限制市场放量 [25][29] 2. 供给端:龙头优势稳固,新品牌差异化布局中高端 - 业内传统龙头陆续上市,主要布局大众化消费市场;新厂商如九号公司和小牛电动定位年轻化、智能化,切入中高端市场 [32] - 龙头市占率持续提升,“雅迪爱玛台铃”影响力突出;对比销量,龙头稳固,九号新军突起;对比单车ASP,头部企业基本稳定,九号显著领先;对比单车毛利额,品牌溢价、规模优势是核心变量;对比单车净利额,企业间差距比毛利额更明显;对比网点&经销商数量,行业渠道为王;对比单店销量,行业已度过跑马圈地阶段,未来重心在于提质;对比渠道盈利结构,布局中高端产品有望惠及产业链多环节;中高端市场新兴品牌先发、传统品牌追赶 [38][40][44][45][49][50][54][57][60] 3. 需求端:大众市场需求稳定,结构性消费升级创机遇 - 我国电动两轮车消费分化明显,大众市场趋于稳定,质价比成为核心,消费者优先关注耐用与续航;商用场景乘即时配送东风,有望持续增长,且管理规范化推动替换需求 [67][69][73][75] - 供需共振推动中高端市场崛起,电动两轮车有望成为具备社交属性的大件电子产品;智能电动两轮车消费者市场教育尚处早期,潜力可观 [78][79] - 新势力品牌智能化领先,传统品牌奋起直追;新势力品牌重在“新”,传统品牌重在“稳”;电动两轮车产品中高端化从软、硬件双线并行;打造品牌中高端形象需从营销宣传等软实力着手 [82][83][87][90] 4. 政策催化:供需合力,龙头有望收获主要增量 - 2025年电动两轮车行业供需两端自上而下催化有望形成合力,为行业景气度创造新增量,头部企业有望收获主要增量,提升市场份额 [96] - 2024年以旧换新初见成效,2025年继续深化,补贴区域与力度有所提高;预计2025年有望为行业整体带来16%-27%增量 [100][101] - 新国标提高供给端标准,符合条件企业优势凸显,头部企业有望收获主要增量 [27][29] 5.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有望受益国补与新国标共振的头部公司,如综合能力领先、市场基础深厚的龙头雅迪控股、爱玛科技,以及科技引领的九号公司 [6]
安吉尔董事长孔那:核心技术自研回报丰厚,净水器找到新蓝海
观察者网· 2025-05-07 21:32
今年1月,家电以旧换新国家补贴范围进一步扩大,从大家电延伸至小家电领域,净水器作为新增的四 大品类之一,正式纳入补贴范畴,效果也立竿见影。 乘上国补的东风,国内净水器行业正迎来布局中高端市场的关键机遇。 近日,国内领先的净水器企业安吉尔,在上海红星美凯龙(601828)真北路店开出了自己的"亚洲一号 店",并请到歌手金莎现场助阵,担任"一日星店长",显示出进一步强化品牌效应的决心。 安吉尔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孔那在开业致辞中指出,亚洲一号店的落成是安吉尔与红星美凯龙深化战略协 同的关键里程碑,安吉尔将依托红星美凯龙的全球家居生态势能,构建高端净水消费场景的全球样板。 同时,安吉尔将立足上海这一引领家装潮流的高地,深耕华东市场,以强劲增长势头再攀高峰。 今年以来,净水器首次被纳入家电以旧换新的国补政策,行业有望迎来明显反弹。而随着餐饮等商用场 景的进一步开拓,净水器行业在正在找到新的增长空间。安吉尔此时押注"大店"策略,无疑反映了行业 的乐观情绪。 国补发威,净水器行业迎来高增 作为一个传统上与房地产深度绑定的行业,在近年的大环境下,净水器行业不可避免会受到影响。在开 业活动采访环节,孔那向观察者网坦言,行业内的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