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二级资本债赎回分化
icon
搜索文档
二级资本债赎回分化加剧 中小银行资本补充难题待解?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4 02:17
文章核心观点 - 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市场呈现显著分化格局,大中型银行与中小银行在赎回决策上策略迥异,反映出银行业资本充足水平和经营状况的深层差异 [1] - 监管机构拟将“不按市场预期赎回二级资本债”纳入24小时内上报机制,表明此类事件已被视为潜在风险信号,旨在防范局部风险外溢 [6] - 二级资本债市场的分化是银行业结构深层次变化的表象,预示着在经济增速换挡和利率市场化背景下,行业优胜劣汰将加速 [8] 市场分化格局 - 中国银行全额赎回2020年发行的10年期规模为600亿元的二级资本债券 [3] - 建设银行同期完成650亿元同类债券的赎回操作 [3] - 阜新银行决定不行使发行总额为15亿元的“20阜新银行二级01”债券的赎回权,该债券未赎回部分将继续以5.5%的利率存续 [4] - 南昌农商行此前宣布不赎回利率为4.90%的二级资本债 [4] - 2024年以来,营口银行、湖北孝感农商行、山西榆次农商行等多家中小银行均发布过不行使赎回选择权的公告 [4] 银行决策动因 - 大中型银行赎回高利率旧债并发行新债,可有效降低负债成本,缓解净息差压力,例如2020年发行的二永债利率在4%~4.73%区间,显著高于当前市场利率水平 [3][4] - 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接近监管红线是选择不赎回的关键原因,例如南昌农商行2024年末合并报表口径资本充足率为10.34%,已接近监管底线 [4] - 根据监管规定,二级资本债存续满5年后,其资本计入效率将逐年递减,即使不赎回,资本补充效果也会持续弱化 [5] 监管动态与影响 - 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和山东省分行的征求意见稿均拟将“拟不按市场预期赎回二级资本债”纳入需在24小时内上报的重大事项 [6] - 24小时上报机制旨在打破信息不对称,通过快速响应防止中小银行资本异动的传染性,防止局部风险外溢 [6] - 未如期赎回可能引发市场对银行经营状况的质疑,进而推高其未来融资难度和成本 [6] 中小银行资本补充路径 - 中小银行需构建多元化资本补充体系,例如利用永续债补充其他一级资本,利用配股、定向增发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7] - 改善股权结构、引入战略投资者或地方财政资金是有效途径,一些地方已通过发行专项债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的模式有望推广 [7] - 中小银行应结合自身业务特色走差异化发展道路,聚焦特定区域或行业,实现资本集约型发展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