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行资本补充
icon
搜索文档
年内“二永债”发行近9000亿元
金融时报· 2025-07-18 09:00
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提速 - 截至7月15日商业银行年内已发行"二永债"合计8945.6亿元,发行数量达57只 [1] - 二季度发行43只规模达6387亿元,一季度仅发行9只1738.6亿元,一季度不及二季度发行量的三分之一 [2] - 国有大行担当发行主力,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分别发行400亿元永续债,农业银行发行600亿元二级资本债和500亿元永续债,中国银行发行500亿元二级资本债 [2] 发行加速原因分析 - 监管要求趋严推动银行主动补充资本,巴塞尔协议Ⅲ实施使资本充足率考核日益严格 [2] - 信贷扩张和不良资产管理压力下需要提升资本水平 [2] - 银行加大对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导致资本消耗加速 [3] - 银行盈利能力承压导致内源性资本补充空间受限 [5] 中小银行资本补充特点 - 中小银行发行规模较上年同期增长明显 [4] - 二季度近20家中小银行密集发行"二永债",包括兰州银行50亿元永续债等 [5] - 城商行、农商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44%、12.96%,明显低于国有大行17.79%的水平 [5] - 中小银行面临内源性补充不足和外源性渠道狭窄的双重压力 [5] 发行工具优势 - 二级资本债计入银行二级资本,永续债可计入其他一级资本 [7] - 提供多元化融资渠道减轻对股权融资依赖 [7] - 发债融资程序简便审批周期短能及时响应需求 [7] 未来展望 - 下半年资本工具发行量有望增加但不同类型银行供给将继续分化 [8] - 国有大行资本补充压力缓解发行动力可能下降 [8] - 中小银行仍将是"二永债"市场主要参与者但面临资金成本更高认购较弱等问题 [8]
近9000亿元!年内银行“二永债”发行“井喷”
金融时报· 2025-07-17 15:22
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提速 - 商业银行年内已发行"二永债"合计8945.6亿元 发行数量达到57只 [1] - 二季度"二永债"发行呈井喷之势 二季度发行43只规模达6387亿元 一季度仅发行9只总量1738.6亿元 [1] - 广州银行发行4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 承德银行发行15亿元永续债票面利率2.80% [1] 中小银行资本补充压力突出 - 中小银行"二永债"发行积极性高涨 反映资本补充面临较大压力 [1] - 城商行农商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44%和12.96% 明显低于国有大行17.79%的水平 [3] - 中小银行普遍面临资本充足率偏低问题 资本补充压力更为突出 [3] 发行主体与区域分布特点 - 国有大行对"二永债"发行需求边际收敛 资本充足率已处于较高水平 [2] - 中小银行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 其他区域发行活跃度较低 [2] - 国有大行资本补充压力缓解发行动力可能下降 中小银行仍是主要参与者 [3] 未来发行趋势 - 下半年银行机构外源性资本补充需求将持续增多 [3] - 银行"二永债"发行规模有望保持扩张 [3] - 不同类型银行发行将继续分化 中小银行需求更为迫切 [3]
机构密集调研银行,这些指标受关注
新华网财经· 2025-07-13 16:56
机构调研上市银行概况 - 2025年1月1日至7月12日共有26家上市银行获机构调研总次数达230次主要集中在中型银行[1] - 常熟银行以33次调研总次数居首宁波银行以195家调研机构数量成为"人气王"[3] - 调研频次前五银行包括常熟银行(33次)苏农银行(26次)瑞丰银行(25次)宁波银行(24次)杭州银行(22次)[4] 息差管理策略 - 2025年一季度行业净息差为1.43%同比下降11个基点[4] - 江苏银行提出资产端提升投研能力稳定贷款利率负债端优化存款结构并适时调降利率[5] - 常熟银行采取"做小做散做信用"策略提升高收益资产占比同时控制高成本存款规模[6] - 杭州银行预计2025年息差仍处探底阶段但整体降幅将小于2024年[6] 资本补充动态 - 宁波银行计划发行不超过450亿元资本类债券并推进资本计量高级方法研究[8] - 苏州银行近50亿元可转债转股增强资本实力将持续优化业务结构提升资本效率[8] - 苏农银行拟发行1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截至2025年3月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达10.77%[8][9]
触发可转债强赎条款 缓解资本补充压力
金融时报· 2025-07-11 09:41
齐鲁银行可转债强制赎回 - 齐鲁银行决定行使"齐鲁转债"提前赎回权 按债券面值加当期应计利息价格全部赎回 [1] - 触发原因为股价持续向好 2024年累计涨幅近70% 收盘价稳定在6 50元/股以上 [1] - 6月3日至7月4日有15个交易日收盘价不低于转股价格的130% [1] 银行可转债强制赎回现象 - 杭州银行"杭银转债"因股价连续15日突破转股价130%阈值 7月7日摘牌 [2] - 南京银行"南银转债"因股价连续15日高于转股价130% 7月18日摘牌 [2] - 苏州银行 成都银行可转债年内已触发强制赎回 常熟银行 重庆银行转债价格接近赎回线 [2] 银行板块表现与转债条款 - 2024年申万银行指数涨幅17 77% 行业排名第二 [3] - 杭州银行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8 07% 南京银行增长9 05% [3] - 银行分红方案落地后转股价格下调 增强强制赎回预期 [3] 资本补充机制 - 强制赎回推动投资者转股 有效补充银行核心一级资本 [4] - 杭州银行预计可转债转股将提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0 8个百分点 [5] - 中小银行通过定向增发 二级资本债 永续债等方式补充资本 上半年发行1545 6亿元"二永债" [6] 市场影响与策略 - 强制赎回缓解银行还本付息压力 高效补充资本 [1] - 银行转债市场供需变化推高估值 新发转债减少 存续规模快速下降 [3] - 投资者需关注正股走势及赎回条款 及时转股或卖出避免损失 [6]
中小银行积极补充资本满足监管要求
金融时报· 2025-07-08 09:13
中小银行资本补充需求升温 - 2025年上半年商业银行共发行52只"二永债",规模达8125.6亿元,同比增长3.4% [1] - 中小银行上半年发行33只"二永债",规模1545.6亿元,同比增长50%,增速远超行业平均 [1] - 近期西安银行、四川银行、承德银行、稠州银行先后完成发行,规模分别为50亿元、66亿元、15亿元、25亿元 [1] 监管批复与发行动态 - 山西银行、成都银行、济宁银行获批发行资本工具,额度分别为95亿元、110亿元、30亿元 [2] - 兰州银行将于7月8日发行40亿元永续债,为7月首只商业银行永续债 [2] - 网商银行获批发行不超过40亿元永续债,是唯一发行过永续债的民营银行 [5] 资本充足率与补充动因 - 一季度城商行、民营银行、农商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44%、11.98%、12.96%,低于国有大行(17.79%)和股份行(13.71%) [3] - 中小银行数量占比达99%,但资本补充渠道有限,一级资本工具尤为稀缺 [3] - "二永债"可优化资本结构、提升充足率,满足监管要求 [2][3] 资本补充渠道分类 - 内源补充主要依赖利润留存,用于核心一级资本 [3] - 外源补充包括IPO、配股、定增(核心一级资本),永续债、优先股(其他一级资本),二级资本债(二级资本) [3] - 地方政府专项债可通过间接入股或转股存款协议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4] 中小银行发行障碍与替代方案 - 永续债发行受限于监管门槛高、市场认可度低、专业能力不足 [6] - 替代方案包括股东增资、二级资本债、利润留存、引入战投、地方政府支持 [6] - 政策环境持续优化,民营银行和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渠道有望多元化 [7]
苏农银行分红率仅16.98%远低于同行 资本充足率降至12.91%再谋发债“补血”
长江商报· 2025-07-07 06:33
资本补充计划 - 公司拟发行不超过1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用于补充资本,提高资本充足率 [1] - 债券期限设定为5年以上,可能分次发行 [3] - 此前2021年和2024年分别发行5亿元(票面利率4.8%)和10亿元(票面利率2.73%)二级资本债券 [3] 资本充足率变动 - 截至2025年3月末资本充足率12.91%,较2024年末下降0.17个百分点 [2][3] - 2024年末资本充足率13.08%,较2021年(12.99%)、2022年(12.09%)、2023年(11.88%)先降后升 [3] - 2025年3月末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为10.77%,较2024年末下降0.14个百分点 [3] 分红政策调整 - 2024年现金分红3.3亿元,分红率16.98%,为近8年最低且连续两年低于20% [2][4][5] - 2016-2023年分红率区间为10.28%-29.71%,2023年为18.64% [4] - 分红率低于A股上市银行平均水平(2024年26.13%),在农商行中处于末位 [5]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41.74亿元(同比+3.17%),净利润19.45亿元(同比+11.62%) [2][5]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1.32亿元(同比+3.29%),净利润4.40亿元(同比+6.19%) [6] - 一季度利息净收入7.03亿元(同比-3%),但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840.7万元(同比+346%) [6] 业务发展 - 2024年末零售客户AUM突破1180亿元,零售存款余额超1000亿元 [5] - 吴江区储蓄存款增量市场份额达45.85% [5] - 2025年3月末总资产2218.90亿元(较年初+3.69%),贷款总额1332.20亿元(较年初+3%) [6] 资产质量与高管薪酬 - 2025年3月末不良贷款率0.90%,关注贷款率1.20%,拨备覆盖率420.03% [6] - 2024年董事长和行长薪酬分别为181.3万元、180.39万元,行长薪酬在农商行中排名第二 [6]
上半年商业银行“二永债”合计发行规模超8100亿元
证券日报· 2025-07-04 00:18
商业银行"二永债"发行情况 - 上半年商业银行"二永债"合计发行规模达8125.60亿元 同比增长3.43% [1][2] - 二季度发行规模显著升温 达6387亿元 环比增长超267% 同比增22.23% [2] - 国有大行发行规模占比50.46% 达4100亿元 但同比减少460亿元 [2] - 中小银行发行规模4025.60亿元 同比增长22.15% [2] 发行主体结构变化 - 国有大行仍为发行主力但占比下降 中小银行发行规模增长明显 [2] - 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与城商行或成下半年新增发行主力 [5] - 农商行受资产规模较小等因素制约 发行量可能继续受限 [5] 发行利率与资本状况 - 上半年"二永债"发行利率整体下行 但中小银行利差仍显著 [3] - 一季度末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70% 较2024年同期下滑 [5] - 大型商业银行 城商行 民营银行三类银行资本充足率下滑较明显 [5] 下半年发行趋势 - 预计区域性中小银行资本补充压力仍大 "二永债"发行规模有望继续扩大 [1] - 国有大行因特别国债注资落地 预计下半年发行规模将下降 [5] -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城商行发行规模将继续扩大 [5]
中小银行加速回血 上半年发行“二永债”超1500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1 18:46
中小银行资本补充加速 - 2025年上半年中小银行"二永债"发行规模达1545.6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50% [1][2] - 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显著低于国有大行 城商行、农商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44%、12.96% 而国有大行达17.79% [1] - 资本补充压力源于业务扩张带来的资本消耗和有限的资本补充渠道 [1] "二永债"市场表现 - 上半年全行业共发行52只"二永债" 合计规模8125.6亿元 同比增长3.4% [2] - 中小银行发行33只"二永债" 其中二级资本债584.6亿元 永续债961亿元 票面利率普遍维持在2.0%以上 最高达3.49% [2] - 发行节奏加速 6月发行12只、404亿元 创上半年单月新高 [2] 城商行主导发行 - 22家城商行上半年发行"二永债"1481亿元 占中小银行发行总量的95.8% [3] - 江苏银行发行300亿元永续债 南京银行发行110亿元二级资本债 北京银行和杭州银行各发行100亿元永续债 [3] - 头部城商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南京银行8.89% 江苏银行8.36% 北京银行8.64% 杭州银行9.01% [4] 监管批准动态 - 兰州银行获批发行不超过5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 24个月内自主决定发行 [4] - 西安银行获批发行不超过70亿元同类债券 [6] - 浙江稠州商业银行获批发行不超过40亿元二级资本债 [8] 政策建议与行业呼声 - 专家建议拓宽地方政府专项债补充资本范围 延长使用期限 [11] - 提出"一行一策"原则 向重点城商行、农商行倾斜特别国债 [11] - 建议优化股东资质条件 简化审批流程 支持中小银行引进合格股东 [11] - 呼吁适度放宽准入条件 支持发行优先股、永续债等工具 推动更多优质中小银行上市 [11]
湾区银行IPO追踪:东莞银行、南海农商行重回候场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1 17:49
IPO进展 - 东莞银行、南海农商银行、顺德农商银行因财务资料过期于2024年3月被深交所中止IPO审核,这是两年内第三次因同一原因中止[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东莞银行和南海农商银行已更新财务资料,审核状态恢复为"已受理",而顺德农商银行仍处于中止状态[1] - 三家银行早在2019年就递交招股书,但IPO进程长期未有实质性进展[1] 募资计划 - 东莞银行拟发行不超过7.8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25%,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31.22亿股[2] - 南海农商银行拟发行不超过13.15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25%,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52.60亿股[2] - 两家银行募资将全部用于补充资本金,提升资本充足水平[1] 财务指标 - 截至2024年末,东莞银行资产总额6727.30亿元,存款4384.24亿元,贷款3655.53亿元[3] - 南海农商银行资产总额3316.90亿元,存款2344.29亿元,贷款1685.29亿元[4] - 东莞银行资本充足率13.93%,一级资本充足率10.31%,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3.93%[2] - 南海农商银行资本充足率16.15%,一级资本充足率13.52%,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3.52%[2] - 两家银行各项资本充足指标较2023年末均有所提升[2] 业务特点 - 东莞银行成立于1999年,超六成贷款投放于东莞地区[3] - 南海农商银行前身为南海农村信用社,约90%贷款集中于佛山市南海区[4] 行业动态 - 自2022年1月兰州银行上市后,A股再无银行成功IPO[5] - 2024年上半年中小银行共发行33只"二永债",规模1545.6亿元,同比增长50%[5] - 其中二级资本债584.6亿元,永续债961亿元[5] - 城商行是主要发行人,22家城商行发行规模1481亿元,占比95.8%[5] - 发行节奏呈加速态势,6月发行规模达404亿元[5] - 多家中小银行近期获批发行资本工具,显示募资"补血"加速[6] - 四大行近期完成定增补充核心一级资本,预计未来将减少"二永债"发行[6]
二永债发行提速商业银行密集“补血”
中国证券报· 2025-06-27 05:25
商业银行二永债发行规模 - 二季度以来商业银行二永债发行规模明显增加 国有大行 股份行 城商行均在积极补充资本 [1] - 今年以来商业银行二永债发行规模合计突破8000亿元 其中二季度发行量超6000亿元 环比增长260 82% [1] - 二季度以来商业银行合计发行二永债52只 规模突破8000亿元 环比增长260 82% [1] 二永债发行利率变化 - 一季度银行发行二级资本债与永续债的平均利率分别为2 40% 2 44% 二季度以来平均利率分别降至2 25% 2 31% [2] - 当前货币环境适度宽松 市场利率水平较低 商业银行利用有利环境发行二永债优化资本结构 [2] 国有大行与股份行动态 - 农业银行6月17日发行60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 此前已发行500亿元永续债 [2] - 工商银行 建设银行分别于5月完成发行40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 中国银行发行500亿元减记型二级资本债券 [3] - 浦发银行 招商银行 中信银行等股份行近期密集发行二永债补充资本 [3] 中小银行发债情况 - 二季度以来近30家区域性中小银行发行二永债合计1191亿元 其中二级资本债425亿元 永续债766亿元 环比分别增长354 55% 428 28% [3] - 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普遍低于大型银行 城商行 农商行一季度末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 44% 12 96% 低于国有大行17 79%和股份行13 71% [3] - 中小银行发债区域分化明显 主要集中在江苏 浙江 广东等经济较好地区 [4] 资本补充渠道优化建议 - 部分银行盈利能力承压导致内源性资本补充受限 转向发债等外源性渠道 [3] - 建议优化政策环境 拓宽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渠道 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银行发股上市融资 [4] - 建议扩大银行资本工具投资人范围 引入更多合格投资主体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