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行资本补充
icon
搜索文档
邮储银行(601658):2025年三季报点评:非息支撑营收提速,对公零售均衡发展
华创证券· 2025-10-31 14:21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投资评级为“推荐”(维持)[2] - A股目标价为8.10元,H股目标价为7.72港元,相较于当前价(A股5.91元/H股5.73港元)有显著上行空间 [4] - 估值基础为给予2026年目标市净率0.90倍,当前股价对应2026年预测市净率为0.66倍,低于近5年平均水平0.73倍 [8]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2,650.80亿元,同比增长1.82%,增速较上半年的1.50%有所提升 [2] - 2025年1-9月实现归母净利润765.62亿元,同比增长0.98%,增速较上半年的0.85%亦有所提升 [2] - 第三季度单季营收同比增长2.48%,带动累计营收增速回升 [7] 收入结构分析 - 净利息收入降幅收窄,1-9月同比下滑2.07%,降幅较上半年收窄0.6个百分点 [7] - 非利息收入表现亮眼,成为收入压舱石: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11.48%;其他非息收入同比高增27.52% [7] - 成本管控成效显著,业务及管理费同比下降2.66%,成本收入比下降2.65个百分点至57.40% [7] 业务规模与结构 - 总资产和总贷款分别较年初增长8.90%和8.33% [7] - 对公贷款增长强劲,较年初增加6,535.42亿元,增速高达17.91%,在总贷款中占比提升3.62个百分点 [7] - 个人贷款较年初增长1.90%,增速放缓系主动调整风控策略所致,非房消费贷款在三季度实现环比增长 [7] 息差与负债成本 - 1-9月披露净息差为1.68%,较上半年的1.70%下降2个基点 [7] - 测算第三季度单季年化净息差为1.66%,环比降幅收窄至1个基点 [7] - 负债端成本优势显著,前三季度付息负债平均付息率低至1.22%,较上年继续下行25个基点 [7] 资产质量与拨备 - 截至第三季度末不良贷款率为0.94%,环比上升2个基点,仍处行业低位 [2][7] - 关注类贷款占比环比上升17个基点至1.38%,零售和小微企业领域存在一定压力 [7] - 拨备覆盖率较年中下降20.2个百分点至240.21%,风险抵补能力有所减弱但仍充足 [2][7] 资本状况与增长前景 - 前期定增落地后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年初提升1.09个百分点至10.65%,为未来增长打开空间 [7]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营收增速为2.4%/3.5%/5.7%,净利润增速为1.8%/3.8%/5.1% [8] - 公司中期分红率维持在30%,具备长期配置价值 [8]
广东两家拟上市银行三季度业绩承压,IPO进程再度受阻
华夏时报· 2025-10-30 22:36
今年前三季度,两家银行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均延续下滑趋势。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也出现下滑,汇兑损失 进一步扩大。 具体来看,东莞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9.18亿元,同比下滑9.39%,净利润25.44亿元,同比下降20.66%; 南海农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42.77亿元,同比下滑8.73%,净利润18.65亿元,同比下降17.08%。 尽管仍在推进上市进程,两家银行的IPO进程却屡屡受阻。9月30日,因IPO申请文件中的财务资料过 期,两家银行的审核状态再度变更为"中止"。据深交所发行上市审核信息公开网站显示,这已是两家银 行自2024年3月以来第四次因相同原因被中止审核。 营收净利双双下滑 今年上半年,两家银行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双下滑。进入三季度,这一下滑趋势仍未得到缓解。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张萌 卢梦雪 北京报道 广东省两家正在排队IPO的银行——东莞银行与南海农商银行,日前披露了三季度财报。 与东莞银行相似,南海农商银行营收下降同样受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下滑的影响,同时,利息净收入的减 少也对整体业绩造成了压力。 具体来看,前三季度,南海农商银行利息净收入由去年同期的27.08亿元降至25. ...
青岛银行发行2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
智通财经· 2025-10-28 20:29
债券发行概况 - 公司于2025年10月28日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完毕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 [1] - 本期债券发行规模为人民币20亿元 [1] - 债券簿记建档日期为2025年10月24日 [1] 债券核心条款 - 本期债券前五年票面利率设定为2.45% [1] - 票面利率每5年调整一次 [1] - 公司有权在第5年及之后的每个付息日全部或部分赎回该债券 [1] 募集资金用途 - 债券募集资金将依据适用法律和监管部门批准用于补充公司其他一级资本 [1]
二级资本债赎回分化加剧 中小银行资本补充难题待解?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4 02:17
今年下半年以来,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市场呈现罕见分化格局。当大中型银行从容赎回旧债、发行新债 之际,一些中小银行却默默按下了赎回的暂停键。其中,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相继公告全额赎回数百亿 元的二级资本债,通过"旧债换新"优化资本结构。而几乎同时,阜新银行、南昌农商行等多家中小银行 却宣布不行使赎回权,引发市场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二级资本债作为商业银行补充资本的重要工具,其赎回与否的决策已成 为观察银行资本充足水平和经营状况的晴雨表。随着监管机构拟将"不按市场预期赎回二级资本债"纳入 24小时内上报范畴,中小银行资本补充难题正被置于聚光灯下。 每经记者:刘嘉魁每经编辑:董兴生 紧随其后,中信银行、宁波银行、苏州银行、西安银行等多家银行也纷纷加入赎回行列,形成一波二级 资本债赎回小高潮。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10年期国债收益率维持在1.8%左右,而2020年发行的二永债 (包括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利率多在4%~4.73%区间,显著高于当前市场利率水平。 例如,西安银行发行的20亿元10年期二级资本债票面利率为4.30%,而同期兴业银行发行的300亿元永 续债票面利率为4.73%。随着 ...
多只银行转债退场 银行资本补充提速
中国证券报· 2025-10-23 06:15
浦发转债退市安排 - 浦发转债于10月22日最后交易 10月23日起停止交易 10月28日于上海证券交易所摘牌 [1][2] - 在10月23日至10月27日停止交易期间 持有人仍可依据约定条件将可转债转换为公司股票 [2] - 公司将以面值的110%(含最后一期利息)即110元/张的价格赎回全部未转股可转债 兑付资金发放日为10月28日 [2] 浦发转债发行与转股情况 - 浦发转债于2019年10月28日发行 期限6年 发行总额为500亿元 创下当时可转债最大发行规模 [2] - 截至10月22日收盘 浦发转债未转股比例为4.03% 未转股金额为20.13亿元 收盘价为110.80元 [2] 银行转债市场动态 - 浦发转债到期摘牌后 全市场银行转债数量将缩减至6只 存续规模降至千亿元以下 [1][7] - 今年以来多只银行转债退场 包括齐鲁转债、南银转债等因正股股价走强触发强赎条款摘牌 以及中信转债、浦发转债因到期退出 [3] 可转债作为资本补充工具 - 可转债兼具股债特性 是银行进行资本补充的重要外源性工具 转股后可直接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1][4] - 在补充资本需求下 银行推动可转债转股的意愿强烈 例如浦发银行股东中国移动将其持有的1874.07万张可转债转为1.50亿股普通股 持股比例由17.80%增至18.15% [4] 股东推动转股以夯实资本 - 除中国移动外 中国信达和东方资产也相继推动浦发转债转股 中国信达旗下信达投资于6月将1.18亿张浦发转债转股 [4] - 在中信转债临近到期时 股东中信金控将其持有的全部中信转债转股 减轻了到期兑付压力 [5] - 分析师指出 AMC等入局推动银行转债加速转股有望帮助银行夯实资本实力 假设浦发转债全部转股 静态测算其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将从8.91%提升0.51个百分点至9.42% [5] 存量银行转债稀缺性及市场影响 - 业内人士认为 银行转债陆续退出使得存量品种稀缺性凸显 [6] - 新发银行转债难度较大 作为固收类基金青睐的底仓配置品种 其规模缩减或引发可转债市场重构 并触发配置替代需求 基金可能转向红利资产等替代性标的 [7]
多只银行转债退场银行资本补充提速
中国证券报· 2025-10-23 04:16
浦发转债退市安排 - 浦发转债于10月22日完成最后交易 10月23日起停止交易 10月2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摘牌 [1] - 在10月23日至10月27日停止交易期间 持有人仍可将可转债转换为公司股票 10月27日为最后转股日 [1] - 公司将以面值的110%即110元/张的价格赎回全部未转股的可转债 兑付资金发放日为10月28日 [1] 浦发转债发行与转股情况 - 浦发转债于2019年10月28日发行 期限6年 发行总额为500亿元 创下当时可转债最大发行规模 [2] - 截至10月22日收盘 浦发转债未转股比例为4.03% 未转股金额为20.13亿元 收盘价为110.80元 [2] - 中国移动于10月17日将其持有的1874.07万张可转债转为1.50亿股普通股 持股比例由17.80%增至18.15% [3] 银行转债市场动态 - 浦发转债到期摘牌后 市场银行转债数量将缩减至6只 存续规模降至千亿元以下 [1][4] - 今年以来多只银行转债退场 包括齐鲁转债等因触发强赎条款摘牌 中信转债与浦发转债因到期退出 [2] - 新发银行转债难度较大 存量银行转债稀缺性凸显 可能引发可转债市场重构 [4] 可转债的资本补充作用 - 可转债兼具股债特性 是银行进行资本补充的重要外源性工具 转股后可直接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1][2] - 股东积极推动转股以帮助银行夯实资本实力 例如中国信达和东方资产也相继对浦发转债进行转股 [3] - 假设浦发转债全部转股 静态测算浦发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将从8.91%提升0.51个百分点至9.42% [3] 市场影响与机构配置 - 银行转债供给持续减少正深刻改变市场结构并触发配置替代需求 [4] - 作为固收类基金的底仓配置品种 银行转债规模缩减或对机构投资者的资产配置产生影响 [3][4] - 各类基金对银行转债的配置意愿下降 未来可能转向红利资产等替代性标的以填补配置缺口 [4]
二级资本债赎回分化加剧 中小银行资本补充难题待解 有央行分行拟推行“不赎回”24小时上报机制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2 16:53
市场分化格局 - 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市场在下半年呈现罕见分化格局,大中型银行从容赎回旧债并发行新债,而部分中小银行则选择不行使赎回权 [1] - 中国银行全额赎回2020年发行的600亿元10年期二级资本债,建设银行也完成650亿元同类债券的赎回操作 [2] - 阜新银行决定不行使发行总额15亿元的“20阜新银行二级01”债券的赎回权,该债券将继续以5.5%的利率存续,南昌农商行也宣布不赎回利率4.90%的二级资本债 [3] 大型银行赎回动因 - 多家银行如中信银行、宁波银行、苏州银行、西安银行加入赎回行列,形成一波二级资本债赎回小高潮 [2] - 当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维持在1.8%左右,而2020年发行的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利率多在4%至4.73%区间,显著高于市场利率 [2] - 通过赎回高利率旧债并发行新债,银行可有效降低负债成本,每年节省相当规模的利息支出,庞大的存量债券规模使大中型银行的财务优化效应尤为显著 [2] 中小银行不赎回原因 - 中小银行选择不赎回二级资本债的背后原因是资本充足率接近监管红线的现实压力 [4] - 以南昌农商行为例,截至2024年末其合并报表口径资本充足率为10.34%,一级资本充足率及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为9.39%,已接近监管底线 [4] - 部分中小银行存在盈利能力弱、资产质量承压等问题,若赎回旧债后无法顺利发行新债,可能导致资本充足率跌破监管红线 [4] 监管动态与影响 - 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发布征求意见稿,明确“拟不按市场预期赎回二级资本债”需在24小时内上报,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此前也拟将此事纳入24小时内上报范围 [5] - 24小时内上报机制旨在打破信息不对称,防止中小银行资本异动的传染性,防止局部风险外溢 [5] - 二级资本债未如期赎回可能引发市场对银行经营状况的质疑,进而推高其未来融资难度和成本 [5] 中小银行破局之道 - 中小银行亟待构建多元化资本补充体系,例如利用永续债补充其他一级资本,以及利用配股、定向增发等方式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6] - 改善股权结构、引入战略投资者或地方财政资金,以及通过地方发行专项债补充资本金,是夯实资本基础的有效途径 [6] - 中小银行应结合自身业务特色走差异化发展道路,聚焦特定区域或行业,实现资本集约型发展,提升内生增长能力是根本出路 [6]
“白衣骑士”频登场、多数仍陷转股难 银行可转债背后“冰火两重天”
北京商报· 2025-10-16 22:47
银行可转债市场分化格局 - 10月银行可转债市场呈现显著“冷热不均”态势,全市场超半数存续银行可转债转股率近乎0%,而浦发银行500亿元转债在到期前实现超七成转股率 [1] - 市场分化体现为优质银行依托机构增持和基本面支撑实现主动转股突围,而中小银行则受困于正股“破净”及投资者信心不足导致被动承压 [1] - 分析认为未来银行可转债转股率将呈现“强者恒强、弱者愈弱”格局,不同类型银行的转股能力与资本补充路径将显著差异 [1][8] 浦发银行高转股率案例 - 截至10月15日,“浦发转债”累计转股金额达382.51亿元,累计转股股数30.28亿股,转股比例占发行总量的76.5016% [2]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将所持5631.454万张浦发转债全部转为普通股,合计4.5亿股,持股比例从17.00%升至18.18% [2] - 东方资产及其一致行动人通过二级市场购入及可转债转股增持,截至9月29日持股数量增至10.73亿股,持股比例为3.44%,另持有可转债860万张 [2] - 信达投资通过“3天闪电操作”在6月27日完成转股,合计转股股数约9.12亿股,推动浦发银行普通股总股本增至302.64亿股 [3] - 机构增持被视为在银行股估值低位“低价”入股优质股份行的机会,既能获得稳定股息,也可分享未来估值修复红利 [3] 成功触发强赎退出的银行案例 - 年内已有5家银行的可转债通过强赎实现退出,累计涉及发行总额达560亿元 [4] - 齐鲁银行转债因正股连续15个交易日收盘价不低于转股价的130%而触发强赎,于8月8日最后交易并摘牌 [4] - 南京银行“南银转债”于7月18日摘牌,杭州银行“杭银转债”以99.96%的转股率完成强赎 [4][5] - 成都银行“成银转债”和苏州银行“苏行转债”分别于2月和3月摘牌,转股率分别高达99.94%和99.93% [5] - 中信银行400亿元“中信转债”虽未触发强赎,但控股股东中信金控在到期前将所持263.88亿元转债全部转股,大幅减轻兑付压力 [5] 转股率低迷的银行现状与原因 - 目前全市场存续的7只银行可转债中,除浦发转债、兴业转债外,其余5只转股率均接近0% [5] - 上海银行200亿元可转债截至2025年9月30日累计仅2217.40万元完成转股,占发行总量比例仅为0.1109% [5] - 转股率低迷核心原因包括正股价格长期低于转股价导致转股即面临账面亏损,以及转股价不得低于每股净资产的规定使多数“破净”银行股失去转股价下修空间 [6] - 机构投资者偏好将银行可转债作为稳健型资产配置而非博取转股收益,银行自身经营基本面不佳也削弱投资者转股意愿 [6] - 转股率长期偏低直接制约银行通过可转债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能力,影响信贷投放和风险缓冲空间,对资本充足率接近监管底线的银行压力尤甚 [6] 提升转股能力与资本补充路径建议 - 转股困难的银行需从三方面着力:改善经营基本面以增强正股吸引力和市场信心;结合自身定位优化区域布局培育新增长点;在政策允许范围内适时推动转股价下修并加强投资者沟通 [7] - 在可转债市场分化加剧背景下,单一依赖可转债补充资本的路径已显局限,需探索多元化资本补充方式 [8] - 国有大行与优质股份行可能通过股价修复或引入战略投资者实现高转股率,而大多数中小银行因区域经济承压及估值修复乏力,转股率可能持续低迷 [8] - 对于经营状况较弱、未达可转债发行标准的银行,可通过发行永续债或补充二级资本等方式增强资本实力和抗风险能力 [9]
多家银行赎回“二永债” 银行业资本补充仍迫切
证券日报· 2025-09-23 08:52
银行密集赎回二永债原因 - 多家银行近期密集行使二永债赎回权包括建设银行全额赎回65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及齐鲁银行赎回3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1][2] - 银行赎回旧债主要原因为降低资本成本在利率下行环境下新发行同类债券成本低于存量债券可减少利息支出缓解净息差压力[2][3] - 赎回行为被市场解读为银行经营稳健和流动性充裕信号有助于稳定投资者信心且多数二永债发行时约定五年赎回期条款[2] - 新资本管理办法实施后监管要求升级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需满足总损失吸收能力等指标通过置换旧债可优化资本结构提升资本工具适配性[3] - 二级资本债存续满五年后进入5+5期限后五年其资本计入比例逐年递减若不及时赎回对资本充足率的贡献将持续弱化[3] 赎回操作对银行资本和流动性影响 - 赎回需要一次性支付本金对银行当期流动性管理提出要求大型银行流动性相对充裕影响可控中小银行若赎回规模较大需提前筹划资金[3] - 赎回操作短期内可能导致银行资本规模下降若新债发行未能同步跟进资本充足率可能面临跌破监管红线风险[3] - 通过赎旧发新动态置换新债可全额计入对应资本层级提升资本补充效率且新发债券资金流入可对冲赎回支付的现金压力长期改善现金流稳定性[3] 银行不赎回二永债的情形及影响 - 少数银行选择不赎回二永债如南昌农商行不行使2020年第一期二级资本债券赎回选择权[4] - 不赎回理论上不构成违约因募集说明书赋予发行人不赎回权利但可能被市场解读为资本补充压力较大或流动性紧张对信心和声誉造成冲击[4] - 选择不赎回的主要是中小银行尤其是资产规模较小盈利能力偏弱资产质量压力较大的城商行和农商行[4] - 不赎回虽能暂时维持资本规模但旧债资本计入比例逐年递减会削弱长期资本实力且可能引发投资者对银行资质担忧导致融资成本上升[4] 二永债未来发行趋势 - 银行业对资本补充需求迫切因经济转型过程中信贷需求较大不良资产处置需要资本缓冲且存量债券进入集中赎回期需新发二永债补充资本[5] - 二永债发行将呈现分化趋势大型银行及优质股份制银行凭借市场认可度继续抓住利率下行窗口加速赎旧发新[6] - 城商行和农商行面临资质分化经济基础较好资产质量稳健机构仍可发行二永债补充资本但资质较弱盈利承压中小银行发行难度可能上升[6] - 二永债作为高效资本补充工具的地位将更加突出[6]
光大银行(601818.SH):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发行完毕
格隆汇APP· 2025-09-19 16:12
债券发行概况 - 光大银行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2025年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第一期)[1] - 债券于2025年9月16日簿记建档 9月18日完成发行[1] - 发行规模达人民币400亿元[1] 债券条款细节 - 前5年票面利率设定为2.29% 每5年调整一次[1] - 第5年及之后每个付息日附发行人有条件赎回权[1] 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将用于补充银行其他一级资本[1] - 资金使用依据适用法律和监管部门批准执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