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协同集聚
icon
搜索文档
广深地铁谁更挤,大湾区交通格局正在重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2 23:42
深圳地铁客流量表现 - 2025年8月深圳地铁客流量达30013万人次,超过广州的28899万人次,位列全国第三[1] - 深圳地铁客运强度以1.63万人/每公里·日连续21个月位列全国内地城市第一[1] - 截至2025年8月,深圳地铁客流量同比增加904万人次,广州同比增加189万人次,而北京、上海、成都均出现下降[4] - 截至2025年8月29日,深圳轨道交通线网日均客运量达895.27万人次,单日客运量超千万已达50次,远超历年累计的15次[4] 深圳地铁客流超越广州的原因 - 深圳地铁运营里程为505.1公里,远低于广州的743.8公里,但深圳城市面积约两千平方千米,不到广州总面积七千平方千米的1/3,导致地铁线网密度更高[4] - 深中通道开通使珠江西岸城市人流涌向深圳,同时“港人北上”带火深圳地铁,暑运期间广深港高铁跨境客流达612.4万人次,同比增幅16.7%[5] - 深圳暑运期间交通枢纽车站整体客流同比增长8.4%,口岸车站整体客流同比增长6.2%,福田口岸站、皇岗口岸站客流同比分别增长9.2%、7.6%[5] - 深圳常住人口中15—59岁人口占比高达79.53%,平均年龄32.5岁,年轻人口结构带来更旺盛的通勤需求[6] - 深圳以创新和科技产业为主,员工跨区域通勤对地铁依赖更强,而广州商贸业集中导致活动半径较小[6] 地铁客流反映的城市经济活力 - 深圳社区登记总人口为2237.88万人,同比增加74.11万人,常住人口增量居全国第一[1] - 地铁日均客流量突破千万意味着城市内部人口流动频繁,经济活力强[10] - 地铁网络需要匹配教育、医疗、商业等公共服务资源以支撑庞大客流量[10] 轨道交通对大湾区一体化的影响 - 广州和深圳发达的轨道交通正牵引大湾区一体化加速,未来两地地铁将通过东莞连成一体,并向香港、惠州延伸,形成全国最大地铁网络[10] - 大湾区城际铁路和地铁线路加速从“线型布局”向“网络运营”跨越,使产业联系更加紧密[10] - 交通“硬联通”降低通勤和时间成本,使企业选址可考虑更大范围都市圈,促进产业向外围扩散[11] - 深汕特别合作区吸引比亚迪投资,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一期满产、二期产能爬坡、三期动工,体现交通便捷带来的产业合作加速[11] - 交通一体化结合要素市场化改革,推动人才、土地、资金等资源跨城流动,促进科技产业园区等向城际节点倾斜[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