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框架思维
搜索文档
我成了一个研究“文献”的产品经理
36氪· 2025-09-26 16:09
学术研究对产品经理工程能力的提升 - 学术研究可帮助产品经理直观提升技术壁垒,减少在技术壁垒上走弯路[1] - 产品经理通过查阅文献,可基于现有研究成果进行迭代、集成与二次开发,工程化能力成为核心资源[1] - 文献中的算法与硬件工程(如脑机接口领域)为产品开发提供了基础[1] 产品经理文献研究的关键方法 - 关注项目摘要与介绍,快速判断研究内容是否适用以及是否为“竞品”,无需精读全文[2][3] - 匹配项目是否有开源代码与硬件图纸,关注开源协议是否允许商用,以助力实现[4] - 利用AI模型(如GPT5)对未提供代码的研究进行算法重建,通过逆向工程解决技术缺乏问题[5] - 重点关注文献中的系统或算法框架实现逻辑,如图表、流程图,以节省理解时间[6][12] - 解读文献中算法的限制与未来规划,判断其可扩展性与实用性[13] - 研究时间不宜过早,尤其在计算机领域,一般不超过4年,以确保技术可复现与先进性[14] 产品框架思维与商业化结合 - 产品经理需将工程思维与学术研究结合,避免产品难以商业化或用户体验不佳[15] - 产品框架思维使产品研发不受限于特定软件或硬件层面,最终仍按软件研发管理方式进行[15] - 相比聚焦于前端应用(如APP、网站)优化的普通产品经理,具备框架思维者可统筹后端算法、云服务等组件,形成内外打通的企业级产品[17][19] - 通过研究文献中的先进算法机制(如图像识别、多模态任务处理),可提升产品框架的战斗力与适用性[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