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联盟

搜索文档
调研团队采用“三维评估模型”,对生物医药企业系统评估
南方都市报· 2025-08-10 07:12
广东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发展目标 - 广东正冲刺生物医药与健康万亿级产业目标,汇聚政产学研资代表探讨政策赋能、资本助力、技术转化、创新药出海等路径 [2][3] - 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已形成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珠海、中山等城市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是全国五大集聚区之一 [4] 广州市生物医药产业举措 - 广州正推动组建目标规模达200亿元的生物医药产业投资基金,优化审评审批环节,精准解决企业核心诉求 [6] - 广州市工信局生物医药处处长李娟强调广州正发挥医疗资源和科技资源优势,多措并举支持企业成长 [6] 中药产业发展现状与挑战 - 2024年广东省中药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57.1亿元,其中中成药334.3亿元占全国11%以上,连续五年居全国第一 [8] - 广东拥有名优中成药120余种,但二次开发率不足35%,70余个品种尚未开展基础研究或剂型落后 [8] - 岭南地区拥有9项国家级中医药非遗和十余家中华老字号企业,但面临道地药材种源退化、基础研究薄弱等挑战 [8] 创新药械政策环境 - 广东省生物医药创新政策环境特点是"全链条赋能"和"制度型开放",二类医疗器械审评时限压缩50% [11] - 企业反映公立医院临床研究床位配置不足、中试基地稀缺、银行授信保守等问题影响临床转化效率 [11] - 石药集团明复乐药业董事长杨琴称赞广东省药监局"非常有担当",在审评和服务中主动沟通、共担风险 [11] 资金支持与投资挑战 - 创新药研发存在"十年十亿"规律,但基金存续期"3+2"或"5+2"难以匹配企业实际发展需求 [12] - 呼吁引入"长期资本"采用"7+2"或"9+2"模式,政府基金与社会资本同频共振支持创新药研发 [12] - 高榕创投呼吁更多理解行业长周期特性的"创建型资本"入场,期待市场化政策引导资源注入 [13] 科研成果转化困境 - 科研成果供应量大但与企业需求不匹配,多是科研体系要求的文章和专利 [14] - 建议改革科研评价体系,在立项源头考虑成果转化问题,建立概念验证和中试平台 [14] - 高端医疗设备从研发到标准化生产面临现实压力和市场"拷打" [14] 产学研协同与国际合作 - 建议构建协同创新平台推进产学研联盟及产业集群,完善利益共享、评价激励等机制 [15] -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需医疗临床、教育培养、科学研究三者协同 [15] 创新药出海与产业转型 - 2024年前7个月首付款超5000万美元BD交易中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占40%,4年前仅4%-5% [16] - 生物医药产业退出路径不再只有IPO,BD交易成为新出路 [16] - 一品红药业研发投入占营收22.4%,反映创新研发已成为医药企业必选项 [17] 调研活动概况 - 南方都市报启动"2025年度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创新力深调研",覆盖全国5大核心区域生物医药企业 [3][6] - 调研采用"三维评估模型"从创新力、转化力和协同力三个维度系统评估企业 [6]
上海新材料产业将聚力建设3大创新高地 培育壮大5个产业集群
中国新闻网· 2025-07-10 01:41
上海市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 - 上海市新材料产业在科技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将聚力建设纤维、膜、生物制造3大创新高地,培育壮大复合材料、催化新材料、电子化学品、高温超导、石墨烯5个产业集群 [1] - 上海市科委推进全过程创新、全链条加速和全要素支撑,强化对材料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组织,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1] - 先进材料产业是上海"3+6"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培育和发展新材料产业是奉贤区建设上海先进制造业重要承载区的重要举措 [1] 奉贤区通用新材料产业布局 - 奉贤区将通用新材料列为四大主导产业之一,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实现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 [2] - 奉贤区发布"通用新材料产业发展三年(2025-2027)行动方案",计划实施产业能级提升等9大行动,支持新材料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6大方向 [2] - 奉贤区成立产学研联盟,联合7所在沪高校材料学院、4所科研院所及行业协会,深化校地、院地合作,促进协同创新与人才培养 [2] 产业协同与金融支持 - 奉贤区联合金融机构签署投融资合作框架协议,加强投融资对接服务,引入资本及市场资源筛选培育潜力企业 [3] - 举办新材料行业供需对接会,高校发布最新科研成果,企业与投融资机构开展交流对接 [3] - 奉贤区搭建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协同发展平台,为通用新材料产业科技创新注入新动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