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共生
搜索文档
人与鸟共享校园:一群青年的生态实践
中国青年报· 2025-10-27 07:05
广西大学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协会(绿协)概况 - 绿协是广西大学林学院的学生社团,成员主要由硕士生和博士生组成,拥有30余名稳定社员及2到3位专业指导老师 [3] - 协会的一大特色是跨专业合作:生态学专业学生负责物种鉴定与监测,林学专业学生主理植被修复,风景园林专业学生则将生态数据可视化呈现 [3] - 协会的视野从鸟类保护扩展到整个生态系统,关注兽类、植物、大型真菌、两栖爬行动物、昆虫等其他类群 [6] 校园生物多样性监测成果 - 据最新数据统计,共有271种鸟类曾在广西大学校园落脚,约占广西总鸟种的1/3,其中包含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3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39种 [1] - 2024年3月,团队在校园内发现广西壮族自治区未有记录的物种灰燕鸻,系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为广西地区首次记录 [2] - 团队在桂西南喀斯特山区布设了20个人工补水点,目前已监测到超过20种鸟类和哺乳动物的行为记录,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白头叶猴和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褐翅鸦鹃 [3] 重要物种发现与生态修复实践 - 团队在广西山口红树林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观测到6只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白鹤,此为该保护区建立以来首次记录到白鹤的明确踪迹,且该群白鹤在此停留长达70余天完成越冬 [4][5] - 针对崇左扶绥一带湿地因农业活动导致候鸟数量锐减的问题,团队通过种植具有净化功能的植物、增设鱼巢等方式进行生态修复 [2] - 团队连续3年动态监测广西防城港山心沙岛的水鸟种群状况,并通过科学数据分析有效指引了水鸟与栖息地的保育工作 [6] 生态科普与社会服务 - 团队累计组织志愿者1885人次,服务总时长超7000小时,受益人数超过2万人 [8] - 科普活动形式多样,包括走进南宁市小学为300多名小学生开展"绿野科普行"、在广西科技馆设置主题展区吸引数千名大中小学生参与、在花卉公园开展主题活动等 [8] - 针对公众对幼鸟的常见误解,团队耐心科普繁殖季幼鸟学飞或掉落出巢是自然现象,成鸟通常在附近,不应随意干预 [7]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探索 - 团队积极探索"观鸟经济"的发展路径,通过开展观鸟活动、培训生态导览员等方式,推动生态保护与地区经济协同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7]
绘本《太平吉象之旅》分享会及赠书礼在香港举行
中国新闻网· 2025-10-20 22:11
中新网香港10月20日电 (罗英杰 戴梦岚)绘本《太平吉象之旅》分享会及赠书礼20日在香港教育工作者 联会黄楚标学校举行。该书描绘了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生物多样性,旨在激发香港青少年保护生态环境 的意识。 10月20 日,绘本《太平吉象之旅》分享会及赠书礼在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黄楚标学校举行。图为赠书环节。 罗英杰 摄 该书以2021年云南亚洲象象群北迁南返为故事背景,讲述了象群走过1300公里的冒险旅程,帮助学生与 自然建立联系。本次活动由中国太平保险集团主办,并邀请了该校260名学生参与。 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黄楚标学校校长黄锦良表示:"国有象则天下太平,家有象则吉祥平安。"图书结合 了趣味故事和教育元素,引导学生认识国家,倡导人与自然共生的意识。 中国太平慈善基金会理事姚来文在致辞中表示,希望学生作为未来的建设者,通过这本书树立生态保护 意识,培养和谐共生的价值观。 该书作者叶惠雅在分享会上提到,她希望利用色彩丰富的插画和简洁明了的文字,引导读者走进自然, 了解大象的习性。绘本故事中还以"母爱"作为情感线索,激发读者对母亲、学校和国家的深厚感情。 (完) ...
在广东绿美保护地,人与自然彼此治愈 | 寻美南粤⑥
南方农村报· 2025-08-07 14:02
在广东绿美保护 地,人与自然彼 此治愈 | 寻美南 粤⑥_南方+_南 方plus 0:00 / 2:26 从广东象头山国 家级自然保护区 的林间絮语,到 红树林的潮间交 响,这片土地 上,人与自然的 每一次温柔对 话,都在孕育着 生生不息的未来 图景。 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当保护不再是强 硬的壁垒,而是 以心意,顺应自 然肌理,用绿 意,编织民生福 祉,广东绿美生 态建设正走出一 条独特路径。 在森林 与自然相互治愈 清晨的阳光漫过 象头山的山脊, 金色的光线在林 间跳跃。象头山 保护区管理局副 局长刘彩琴已经 站在入口处,开 的毛细血管一 样,伸到森林的 各个角落。 常驻在这里的摄 影师阿强,对於 象头山的每一处 都很熟悉。哪里 放红外线机器能 拍到动物最自然 的样子,哪里有 过银环蛇,雨蛙 喜欢待在什么地 方,鸟儿在哪里 筑巢。到了观鸟 季,家长们会带 孩子来观鸟点, 孩子们仰着小 脸,满眼好奇和 兴奋,感受大自 然的神奇美好。 供图 林荫 始了一天的接待 工作。尽管这里 不对外开放,但 前来调研、参 观、研学的队伍 仍接踵而至。 96.97%的森林覆 盖率,1966种野 生维管植物、 358种陆生脊 ...
香格里拉国家公园候选区:人与自然共生的夏日景致
新华网· 2025-08-04 17:19
据了解,香格里拉国家公园候选区内海拔高差达3074米,气候垂直分异显著,形成了独特的"森林—湖泊—沼泽—草甸—冰 川雪山"复合生态系统。清晨的属都湖,尚未"苏醒"的湖面被雾气笼罩,候鸟游行划开水域,在氤氲水汽中游弋出一道道银痕, 远处冷杉林浸润在薄雾里,轮廓如墨色剪影。 清晨属都湖景色(7月30日摄)。新华网发(周润元 摄) 牛儿在草甸上悠闲吃草(7月29日摄)。新华网发(刘云 摄) 近期,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国家公园候选区内各类生态资源正迎来全年最具"生命力"的时节,属都湖、碧塔 海、弥里塘等核心区域美不胜收,共同组成香格里拉国家公园候选区夏日的独特景致。 属都湖被雾气笼罩(7月30日摄)。新华网发(刘云 摄) 洛茸村早晨,村民们在干农活(7月30日摄)。新华网发(刘云 摄) 弥里塘草甸延伸至山峦深处(7月30日摄)。新华网发(刘云 摄) 牦牛与远处木屋、草甸、森林遥相呼应(7月30日摄)。新华网发(刘云 摄) 向弥里塘行进,金色草甸上,百余头牦牛脖颈上的铜铃随咀嚼动作发出低沉鸣响。据介绍,香格里拉国家公园候选区是我 国西南珍稀濒危物种的集中分布区之一,分布有雪豹、黑颈鹤等"伞护种"(旗舰种)7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