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保护
icon
搜索文档
雪山草地,守护伴着牧歌相传
人民网· 2025-08-02 08:04
24年过去,从徒步巡山、标记树木到布设红外相机、拍摄记录野生动物,那旭花的足迹早已遍布门源县的山 林沟壑。如今,她以祁连山国家公园候选区青海片区老虎沟管护站站长的身份,继续守护着高原的生灵。 那旭花正在开展巡山工作。人民网 马可欣摄 2001年,25岁的那旭花从西北林学院毕业,来到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浩门林场工作,开始 了生态管护员的职业生涯。 祁连山,是涵盖高山、冰川、森林、草原、河流等诸多生态要素的巨大而完整的生态系统;是黄河和西北诸 河的重要水源地,滋养着青海湖、河湟谷地和柴达木盆地等重要生态区。 转机出现在2017年。 这一年,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启动。肩负起守护这1.34万公顷脆弱生态核心区的重任,祁连山国家 公园候选区青海片区老虎沟管护站应运而生。 接着,育林、种草、保湖等综合整治措施,让被开采过的地方植被覆盖有所增加,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面积 大幅减少。 世代生活的家园成为国家公园,当地牧民也从草原的利用者变为生态的守护者。他们经过专业培训,上岗成 为生态管护员。每月有固定工资,县里还为他们配备了服装、管护用品等装备。 2019年,祁连山国家公园候选区青海片区老虎沟管护站实施标 ...
大美中国一派盛夏好风光 农文旅融合迸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央视网· 2025-08-01 16:09
央视网消息:眼下,新疆特克斯县喀拉峻湖迎来盛夏好风光,从空中俯瞰,湖水碧绿,宛如大自然铺就的青色锦缎;湖面平静,宛如一颗 镶嵌在山中的绿宝石,游船驶过,雪白浪痕留下一圈圈涟漪。据了解,喀拉峻湖位于海拔约2000米的天山腹地,是典型的高山湖泊。湖水富含 矿物质,随着四季光线强弱的变化,因为折射可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江西新余:湖岛交融绿波荡 翠屿星罗仙女湖 盛夏时节,位于江西新余的仙女湖凭借优美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批游客游玩体验。 夏日的仙女湖碧波荡漾,清澈的湖面倒映出两岸层峦叠嶂的翠色岛影,湖岛交融勾勒出一幅浑然天成的秀美画卷,游客们乘船览景,领略 自然之美。 这里的地表有很多凸起的圆包,一个挨一个铺满了这片草地,有的朋友可能会觉得这是牛粪堆或者石块,其实都不是。这是合作市美仁草 原上的一种高山草甸地貌,这些小土包叫作"冻胀丘"。因为这里地下水丰富,昼夜温差又大,地下水冻结后,会被地面更深处的冻土层阻挡, 于是就在地表慢慢隆起,形成了这些奇特的"小土包"。 这些冻胀草甸群里藏着不少宝贝,在一个个凸起物上面或者夹缝中,总能发现惊喜。比如记者身旁这株野生植物,您可别小看它,这是国 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红花绿绒蒿。 ...
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通报2025年二季度21个违法违规典型问题
央视网· 2025-07-29 17:09
央视网消息:据自然资源部微信公众号消息,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5年二季度督察和执法 监督发现,部分地方仍存在违法占地破坏耕地、非法采矿、毁林毁草破坏生态,甚至弄虚作假逃避监管 等违法违规典型问题。 为督促相关地方加快整改查处,起到警示教育作用,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决定联合通报21个 违法违规典型问题。相关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深刻汲取教训,依法依规严肃整改查处,同时严防简单 化、"一刀切"。各地要以案为鉴,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切实加强全链条各环节监管,健全完善常态长效 机制,坚定不移守牢耕地和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和政策底线。 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将持续跟踪通报问题的整改,督促相关地方依法依规整改查处到位。 1.山西省浑源县文化和旅游局擅自占用林地86.6亩 2023年6月,浑源县文化和旅游局未取得使用林地许可,擅自占用浑源县永安镇林地86.6亩(国家级公 益林70.04亩),清理地表、建设路基。 2023年7月卫星影像 2023年1月卫星影像 2.内蒙古恺鑫农牧业科技有限公司种植绿化装饰草皮违规占用永久基本农田459.20亩 2023年11月以来,内蒙古恺鑫农牧业科技有限公司违规占用内蒙 ...
雪域高原旅游热 家门口就业路子宽(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
人民日报· 2025-07-29 06:03
柏油路通到了冰川湖畔,民宿里冒起了袅袅炊烟。牧民群众赶着牛马,扎起帐篷,舞动欢歌。 西藏自治区那曲市比如县的萨普景区,冰川巍峨,湖泊如镜。在藏语中,"萨"意为"雪豹","普"意 为"山沟深处"。近年来,随着交通条件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里,欣赏独特的雪山和冰湖风 光。 "今年7月,萨普旅游景区正式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这背后,是旅游服务和设施条件的全面升 级。"冰川湖畔,景区讲解员旦增达杰说。 路畅通带动旅游旺 "乱石纵横,人马路绝,艰险万状,不可名态。"过去,人们这样形容西藏的路。 去年9月底,夏贡拉山隧道建成正式通车,"进藏第一险"天堑变通途,也让被称为"川藏中线"的G349国 道实现全面贯通。 居住在西藏昌都市边坝县县城的扎西有着直观感受,"来往车辆、游客量都翻番往上涨,停车、住宿都 满满的。"当地一系列重大交通项目相继批复、开工建设,国省干道通畅了,县乡内部的"毛细血管"也 在加速疏通,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打实的便利。 景色美也要生态美 萨普雪山位于比如县羊秀乡与边坝县加贡乡交界地带,以其巍峨雄姿和气势恢宏的大型海洋性冰川吸引 了众多游客。 "现在从乡里开车去萨普雪山,道路很通畅。越来越多的游 ...
(活力中国调研行)森林深处的“小松鼠畅行服务队”:用花样年华描摹别样青春
中国新闻网· 2025-07-28 14:32
志愿服务队概况 - 团队名称为"小松鼠畅行服务队",由额尔古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组建,属于"旅游+生态"复合型服务队 [3] - 团队由10名平均年龄26岁的年轻人组成,分为5人一组轮班制,每10天轮换一次 [3] - 主要职责包括森林防火宣传、生态保护口号播放、劝阻违规行为(如野外抽烟、乱丢垃圾)以及提供游客引路、救援等服务 [3] 运营模式与工作量 - 每年6月至9月旅游季开展巡护工作,日均骑行36公里(相当于马拉松距离),旅游季累计骑行3200公里(漠河至上海距离) [3] - 巡护范围覆盖G331国道莫尔道嘎至漠河段18.6公里路段,累计完成800次"面对面"服务 [3] - 配备无人机、防火宣传单、急救药品等装备,实现雷击火5分钟精准定位的技术突破,形成"人防+技防"现代化管护体系 [3] 服务内容与成果 - 发放400余份防火宣传单、500把绘制生态地图的绢扇 [3] - 白桦林管护站升级为旅游驿站,提供开水、Wi-Fi、充电、卫生间等便利设施 [4] - 具体服务案例包括救助幼鸟放生(2024年7月4日)、为无信号区域车辆指引道路(2024年7月9日) [7] 团队特色与命名由来 - 团队名称灵感源于森林中常见且受欢迎的小松鼠,象征及时响应游客和林区需求的特点 [7] - 巡护日志记录生态数据与自然景观(如晨雾朝阳、雨后彩虹),体现工作与自然的深度融合 [7]
三江源头“生命鸟巢”:原生鸟类与“新生”电网“和谐共生”
中国新闻网· 2025-07-27 17:54
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与电网建设 - 三江源地区被列为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地区之一 生活着近300种珍稀鸟类和20多种猛禽 素有"候鸟的天堂"之称 [1] - 国家电网在青海三江源地区实施"生命鸟巢"项目 在输电杆塔顶端安装直径约1米的藤条人工鸟巢 解决猛禽筑巢需求与电网安全的矛盾 [3] "生命鸟巢"项目成效 - 项目自2016年实施以来 累计安装人工鸟巢5053个 成功引鸟筑巢2600余窝 引鸟筑巢率超50% [8] - 项目已推广至内蒙古 四川 甘肃 宁夏 新疆 西藏等省区 并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典型案例 [8] - 观测显示每个"生命鸟巢"可使猛禽育雏期周边减少50只左右鼠兔或草原啮齿类动物 有效抑制草原生态破坏 [8] 生态与基建协同发展 - 国家电网通过"违章建筑置换安居房"模式 实现鸟类栖息与电力线路安全运行的双赢 [5] - 项目采用在输电铁塔安全位置搭建人工鸟窝和装设独立招鹰架等措施 促进鸟类与电网和谐共生 [3][5] - 清洁电能支撑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 实现了从"防鸟驱鸟"到"爱鸟护鸟"的生态保护理念转变 [8]
“让世界看到了生态保护的无限可能”——访捷克前苏马瓦国家公园主任吉里·马内克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7-26 13:43
中国自然保护成就 - 中国在自然保护领域取得卓越成就,颠覆了外界对中国忽视自然的固有印象 [1] - 中国以欧洲人从未想象的勇气和规模推进自然保护事业 [1] - 中国实施天然林商业性禁伐政策,构建严格自然保护体系 [4] - 利用AI技术搭建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网络,整合卫星、无人机、地面监控等多源数据 [4] - 在短短几年间取得显著成果:海南长臂猿种群逐步恢复、大熊猫栖息地持续扩大、三江源生态明显修复 [4] 国家公园建设 - 首批五个国家公园包括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 [2] -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冬季可追踪老虎足迹 [4] - 武夷山国家公园森林深邃丰饶,古木与茶园相映成趣 [4] -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可观测到海南长臂猿 [4] - 大熊猫国家公园可观测到野生大熊猫 [4] - 三江源国家公园各类野生动物和谐共生 [4] 生态保护模式创新 - 启动数万至数十万居民搬迁工程构建连贯完整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6] - 将当地居民转化为生态保护主体: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多数管护员为当地居民,三江源国家公园超过1.7万名牧民成为管护员 [6] - 保护理念创新:不是"为了自然而牺牲人",而是"让人成为自然的一部分" [6] - 让居民在守护自然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 [6] 国际交流与影响 - 商务部主办"一带一路"国家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及可持续发展官员研修班 [2] - 中国生态保护实践让世界看到了生态保护的无限可能 [4] - 中国经验对欧洲传统"把人赶出保护区"的模式形成对比 [6]
中国两大能源工程震撼全球:印度已慌乱!外媒为何“酸评”不断?
搜狐财经· 2025-07-26 13:24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概况 - 总投资达1.2万亿元人民币,沿西藏林芝至墨脱40公里河段建设五座梯级电站 [1] - 设计采用"截弯取直、隧洞引水"创新方案,通过200公里地下隧道群穿越南迦巴瓦峰 [1] - 年发电量预计超3000亿千瓦时,相当于3个三峡水电站的电力供应能力 [1] 技术突破与创新 - 水能利用率高达85%,远超普通水电站水平 [3] - 隧道建设需穿越20多条活动断裂带,能承受9度以上强烈地震 [3] - 采用智能TBM掘进机和抗冻混凝土等尖端技术确保工程安全 [3] - 保留30%天然河道供鱼类洄游,生态基流保障达800立方米每秒 [3] 经济与社会效益 - 年贡献西藏财政收入200亿元,占2024年西藏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二 [3] - 创造约20万个就业岗位,带动建材、物流、旅游等多个行业发展 [3] - 年产生4000亿度清洁电力,替代1.2亿吨标准煤,减少3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3] 生态保护措施 - 实时监测系统确保出境水量波动控制在3%以内 [3] - 工程总库容仅100亿立方米,不足三峡水库1/4,坝高50米对下游影响有限 [5] - 调峰作用可减少下游30%以上洪灾损失,旱季提供农业灌溉水源 [5] 国际比较与地缘政治 - 出境水量仅占印度布拉马普特拉河总水量19.5%,汛期流量占比不足10% [5] - 欧盟在要求中国开放稀土出口同时,以"生态保护"为由阻止清洁能源项目 [6] - 印度单方面撕毁《印度河水条约》却指责中国威胁水源安全 [6] 区域协同发展 - 配套建设派墨公路和墨脱机场,改善西藏东南部交通条件 [7] - 预计使当地农牧民收入十年内实现三倍增长 [7] - 实时监测系统保障珍稀物种栖息地安全 [7] 全球气候变化应对 - 为全球提供切实可行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 [9] - 证明清洁能源开发可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双赢 [9] - 成为全流域防灾减灾重要屏障 [10]
祁连山野生动物救助站:近距离守护高原生态链
中国新闻网· 2025-07-26 09:44
祁连山国家公园野生动物救助站依山而建、与山相融。作为中国唯一建在国家公园内的野生动物救 助机构,该站24小时不间断运转照看受伤收容的动物,近距离守护高原生态链。 中新社记者近日走进救助站看到,各功能区分布错落有致,除康复和动物医院功能外,大部分功能 区设在宽阔的高原草场。在草食动物保育区,藏原羚、马鹿不时经过,偶有岩羊幼崽在站内穿行。它们 将在经过一系列专业养护和监测后,放归野外。 祁连山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区域,高原珍稀濒危物种丰富,分布有雪豹、荒漠猫、黑颈鹤 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救助站收容的36种野生动物中,有超过三分之二为中国国家一级和二级重 点保护野生动物。救助站已成为观察祁连山生态保护的一个切片。 在救助站,每只动物抵达后均需经历体检、建档,并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面对刚出生、抵抗能力 弱的幼崽,工作人员还会与其同住,如同照顾自己的孩子一般。谈及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救助,马存新说 是一只受伤严重的荒漠猫。 "它从不吃投喂的牛肉或羊肉,只吃带毛的,一度把站里的鸡和兔子吃完了。"马存新笑道。在经过 两个月的科学康复后,这只荒漠猫成功放归。而保护动物天性、让动物回归自然,是救助的"终极目 标"。 自 ...
一湾清水向港流丨护林员40余载守护东江水
新华网· 2025-07-24 20:35
在江西安远三百山,龚隆寿向来者介绍他们这些年的护林故事。新华网王晓震 摄 "巡一次山差不多10公里,要一天的时间,很难顾到家庭。"龚隆寿说,除了刚开始时家人的不理解,还有山林中的孤独和危险。 "当时山上存在盗伐,而且还是认识的村民,即使得罪人也要开口阻拦。"龚隆寿说,他还碰到过非法挖矿的,上去劝阻还被殴打威胁,"当时 也没觉得怕,因为我背后是正义和法理。" "谈不上奉献,就觉得是做了有意义的事情。"龚隆寿说,如今巡山队伍也从他一个人,变成65人,"光靠我们是管不好生态的,还得多亏父老 乡亲的理解支持。" 在江西安远三百山,龚隆寿当起义务"讲解员",向大湾区来的客人分享东江水的故事。新华网 王晓震 摄 新华网南昌7月24日电(王晓震)吃完早饭,今年66岁的护林员龚隆寿像往常一样,背上工具包走进三百山密林深处,开始了一天的巡山工 作。 三百山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是供港东江水的水源地之一。护水必先护林,保护好这片林区,意义重大。 1979年,退伍返乡的龚隆寿,凭借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沉稳的性格被村干部看中,选为了三百山的一名护林员。这一干,就是40多年。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政策的引导,护林压力相对减轻了,但龚隆寿并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