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保护
icon
搜索文档
儋州开展红树林保护与文化传承活动
海南日报· 2025-11-02 08:18
在儋州新英湾小学内,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学生杜世凯为在场的志愿者带来红树林生态知识科普 宣讲。工作人员现场讲解红树林湿地生态价值及海南省红树林周边村落古碑的历史背景,引导参与者主 动向身边人宣传"护生态、传文脉"理念,营造全民参与林长制工作与文化传承的良好氛围。 在儋州新英湾红树林市级自然保护区内,"净滩护生态实践"活动火热进行。志愿者在工作人员的统 筹下分组行动,手持垃圾袋、夹子等工具,仔细清理保护区沿岸的塑料垃圾、废弃杂物等。清理过程 中,志愿者还学习了垃圾分类知识,确保生态保护行动落到实处。 与此同时,部分志愿者走进保护区周边村落,通过发放宣传手册、现场讲解等方式,向周边居民传 递"护生态、传文脉"理念,号召群众共同守护红树林生态环境,传承古碑文化。 千名学生化身宣传志愿者 海南日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心怡)近日,以"党建引领聚合力,生态保护谋新篇——净海滩 护生态,寻古碑传文脉"为主题的红树林保护与文化传承活动在儋州举行。千余名大中小学生志愿者走 进儋州新英湾红树林市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村落,成为"护生态、传文脉"的宣传者。 儋州开展红树林保护与文化传承活动 ...
大理漾濞县40年蝶变:从贫困县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中国新闻网· 2025-11-01 20:16
11月1日,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县迎来建县40周年。40年前,漾濞县山高坡陡、交通闭塞,是 国务院重点扶持贫困县;40年后的今天,这里核桃飘香、游客如织,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地 区生产总值从1985年的0.2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9.26亿元,人均GDP从316元提升至51122元——数字的 跃升,见证着一个民族自治县的华丽蝶变,更折射出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缩影。 地处苍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漾濞,40年来始终把生态保护作为发展的"铁律"。 从守护极度濒危植物"漾濞槭",到为两千余株百年古核桃树挂牌护航;从"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试点县"建 设,到"云南漾濞核桃—作物复合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漾濞发展之路都是以生态保护为 主,森林覆盖率稳居全省前列。 "靠山吃山",在漾濞有了全新内涵。漾濞是中国南方核桃的起源地,是世界核桃的原产地之一,被誉 为"中国核桃之乡"。 近年来,该县通过实施核桃产业基地、加工、科技、质量、营销、农旅、园区、文化"八大振兴工程", 使核桃产业成为漾濞县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产业。 如今,全县94.5%的农户种植核桃,核桃种植面积达107万亩。2024年,该县核桃年产 ...
从鸟铳土炮打鸟到“长枪短炮”观鸟
新华网· 2025-11-01 10:12
"遂川千年鸟道"位于江西湖南两省交界处的罗霄山脉中段。每年秋季,数百万只候鸟途径这里南迁,就像候鸟用翅膀开辟出的"空中迁徙公 路"。 然而二三十年前,这里曾密密麻麻分布着数百个打鸟点。70岁的江西省遂川县营盘圩乡桐古村村民曾昭明说,以前有的村民把一片山坡上的 树木砍光,在夜晚点起篝火利用鸟类的趋光性捕鸟。部分山岗上树木所剩无几,捕鸟网却层层叠叠。 "以前村民生活条件差,有靠山吃山的传统观念,随着生活质量提升,越来越多人意识到保生态就是保后代的好生活。"曾昭明的儿子曾宪财 也曾是一名"打鸟人",他说,村民主动交出鸟铳、捕鸟网等工具,他自己也加入江西省遂川县营盘圩鸟类环志站成为一名护鸟员。 护鸟是门技术活也是体力活,曾宪财一天的巡山步数往往有数万步。村里组建了义务护鸟队,日常巡逻打击偷猎行为时,偶尔也会遇到需要 救助的被困候鸟。 其中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只鹭鸟。曾宪财说,他父亲把这只受伤的鹭鸟救下来后,在自家鱼塘喂养了它半个月。等这只鹭鸟养好伤离开 时,还绕鱼塘转了三圈才飞进大山,如同和老朋友依依不舍告别。 江西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正在对候鸟进行环志。新华社发(方院新摄) 近年来,当地生态保护举措不断完 ...
青海前三季度完成公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39亿元
搜狐财经· 2025-10-30 18:20
中新网青海新闻10月30日电(祁增蓓 马菊香)记者29日从青海省交通运输厅获悉,今年前三季度,该省完 成公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39亿元,同比增长59%,为年度指导目标150亿的93%。全省交通运输经济运 行总体平稳,公路客运周转量、货运量及货物周转量均实现稳步增长。 资料图为青海省交通运输部门利用"冷再生"技术养护高原牧区农村公路。 青海省交通运输厅供图 今年以来,青海省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2818公里,6个乡镇实现三级及 以上公路通达,45个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通硬化路;完成102公里村道安防工程和5座危桥改造,并完成 沥青灌缝和坑槽修补540公里,着力改善农牧区民众出行条件,完成500座便民桥梁建设。 资料图为青海省交通运输部门修建到民众家门口的便民桥。 青海省交通运输厅供图 前三个季度,青海省交通运输保障能力不断提升,三级以上汽车客运站联网售票覆盖率达70%,网约车 双合规率达90.3%,位居全国第五。 青海省将生态保护理念贯穿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维护和管理全过程。前三季度,重点交通 项目优化减少路基土石方填挖方800万方,节约公路用地约5000亩,整治提升1116公里 ...
备案启幕,秦潮新生|《秦潮觉醒》XR破界——龙标备案加持,让大秦文明在虚拟世界“活”起来
新浪财经· 2025-10-30 16:29
虚拟现实电影正从政策破冰逐步驶向主流市场的中心。2025年9月11日,国家电影局发布《关于2025年8 月上全国电影剧本(梗概)备案、立项公示的通知》,《秦潮觉醒》作为虚拟现实影片,正式获得国家 电影局"龙标备案号"(影虚备字〔2025〕第052号),标志着项目进入合规化筹备与产业化推进的关键 阶段。 这组备案信息,不仅意味着又一部虚拟现实电影被纳入国家电影管理体系,更象征着东方文化的数字化 表达在政策框架下迎来规范化发展的重要契机。 "龙标"备案号启新 值得注意的是,申请"龙标备案号"并非单纯的流程性动作,而是《秦潮觉醒》链接政策、锚定行业方向 的核心一步。 事实上,《秦潮觉醒》虚拟现实影片作品基于其同名原创国潮IP及XR文旅元宇宙体验项目,以XR混合 现实技术为核心,结合多感官反馈系统与AI交互引擎,构建出一个"可进入、可触达、可共鸣"的东方数 字文明世界。观众通过VR头显即可跨越视觉边界,解锁场景内的振动、热感、风感等5D体验,伴随虚 拟角色引导深入故事,完成一次跨越千年的文化旅程。该项目曾荣获上海市文旅局颁发的"2024年度上 海文旅元宇宙创新示范项目"称号,并成功入选"2024年度长三角文旅产业重大 ...
前三季度投资猛增59% 青海交通“加速度”!
搜狐财经· 2025-10-30 11:15
旅客快捷便利抵达机场(央广网记者 汪晓青 摄) 大桥连通两地群众,激活地区发展(央广网记者 汪晓青 摄) 央广网西宁10月30日消息(记者汪晓青)秋日的青海高原上,一条条公路如银链穿梭于雪山草原间。今年前三季 度,青海省交通运输建设交出亮眼答卷:全省完成公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39亿元,同比增长59%,完成年度指导 目标的93%,多项指标增速位居全国前列,交通建设"加速度"为青海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这样的增长速度,是全体交通人共同努力的成果。我们在项目推进上不断优化流程,确保各个环节紧密衔 接。"青海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在重点项目方面,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建设,确保规划6个领域和28项具体指标全面落地 落实。老城关经西宁至上新庄公路大通段、机场东进场路等重点项目建成通车。"机场东进场路的建成,极大地 提升了前往机场的便利性,我们也可以更快捷地把乘客送到机场。"出租车司机曹全德说。 今年前三季度,青海省完成公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39亿元(央广网发 青海省交通运输厅供图) 此外,湟源至西海、小柴旦湖至老茫崖等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五个1号"交旅融合生态景观大道加力打造,拉脊 山 ...
雪域高原谱写新华章
经济日报· 2025-10-30 06:04
10月的西藏林芝,远眺群山层林尽染,尼洋河水波光粼粼。29日,以"遇见美丽西藏书写雪域新篇"为主 题的"2025·中国西藏发展论坛"在林芝市开幕。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中外嘉宾,聚焦国际传 播、舆论引导、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西藏形象塑造、发展理念、实践路径等六大维度,汇众智、聚合 力,为西藏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思想动能。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在拉萨河南岸的南山公园漫步,或在镜湖畔捕捉布达拉宫的倒影,或登高俯瞰拉萨全景风貌,已成为市 民及游客的"必刷项目"。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高原特色农牧、文化旅游、清洁能源、边贸 物流等九大产业蓬勃发展,高原经济持续向好。与此同时,和高原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高原轻工业也取 得了突破性进展,西藏自主研发生产的"雪莲花""格桑花"高原炊具购销两旺,"雪莲花"牌高原炊具已累 计销售120余万件。 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过去,学生们冬天得裹着厚厚的毯子上课,时不时就有手脚生冻疮现象。去年接通暖气后,情况大为 好转,学生们彻底告别了冻疮之苦,学习也更加专心了。"阿里地区措勤县完全小学老师旦珍说。 谁能想到,这片满目青绿的区域,10年前还是 ...
句容农商银行开展党建活动
江南时报· 2025-10-29 22:35
童雪倩 江南时报讯 10月23日上午,句容农商银行联合边城镇人民政府、边城监狱、市医保局、句容投资集 团、抽水蓄能公司等单位,共同开展"党建共建聚合力 登高护绿践初心"环保登高活动,以实际行动践 行生态理念,展现担当活力。 活动在仑山湖梅尔商业街区广场启动,青年党员代表庄严宣誓,坚守党建初心,履行环保责任。启动仪 式后,参与人员沿登山路线有序前行,沿途清理塑料瓶、纸屑等垃圾,以实际行动守护青山绿水。 下山后,大家集中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圆满完成环保任务。此次活动展现了各单位青年员工积极向上 的精神风貌。句容农商银行将持续以党建共建为纽带,深化多方协作,围绕生态保护、服务民生等领域 开展实践活动,为地方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
联合国秘书长代表:联合国系统愿助力西藏建设绿色经济体系
中国新闻网· 2025-10-29 16:11
中新社西藏林芝10月29日电(记者 江飞波 赵朗 赵延)联合国秘书长代表夏泽翰29日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 表示,联合国系统愿与各方伙伴携手,提供综合数据支持、政策建议与技术方案,助力西藏建设具有韧 性的绿色经济体系。 2025·中国西藏发展论坛当天在林芝市尼洋河畔举行,夏泽翰在开幕致辞时作上述表示。 夏泽翰表示,我们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历史节点。世界各国和地区都在努力实现繁荣与地球生态平衡的协 调统一。而这一挑战与机遇,在"世界屋脊"——西藏,表现得尤为突出。 "西藏的发展历程是一部深刻转型的史诗。昔日最为偏远的地区,如今已通过现代化基础设施,将海拔 最高的河谷和最遥远的村落紧密相连。这些建设不仅拓展了发展机遇,更让教育、医疗、市场资源惠及 千家万户。"他说,作为至关重要的"亚洲水塔",西藏的冰川、草原与森林孕育着多条大江大河,滋养 着数亿人口。因此,保护这些生态系统,不仅是区域优先事项,更是全球共同责任。 夏泽翰说,《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为脆弱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坚实的法律基础,并加 强对冰川、冻土、湿地和野生动植物的监测。研究表明,若干关键生态系统正趋于稳定,甚至持续改 善,这充分体现了长远的战略眼 ...
秋日湿地尽显勃勃生机 候鸟蹁跹绘就大美中国生态图景
央视网· 2025-10-29 15:08
央视网消息:随着冷空气持续南下,冬候鸟开始集中迁徙至江西鄱阳湖区越冬。日前,南矶湿地保护区工作人员监测到越冬水鸟31种,还 同步发现118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它们的集中出现预示着候鸟大部队即将到来。 这几天,在浙江,黑脸琵鹭、黑鹳等一批批珍稀鸟类陆续飞抵当地的湖泊、湿地,这些生机盎然的候鸟栖息地也吸引了不少观鸟爱好者。 在杭州临安区青山湖国家森林公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脸琵鹭再次现身,与它同期到来的还有白琵鹭、斑嘴鸭、白鹭等鸟类。而在 绍兴上虞区海涂湿地,这两天迎来了今年首批越冬候鸟,总数超过万只,种类超过300种。它们将在此栖息半年左右时间。在台州玉环市漩门 湾国家湿地公园,黑鹳已连续第11年如期赴约,观鸟爱好者还首次捕捉到"一家四口"同框的珍贵画面。 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每年都吸引了白鹤、东方白鹳等众多濒危候鸟的到此越冬。2024年,有5000多只东方白鹳飞抵南矶湿地栖息越冬,数 量达到历年之最。 浙江:越冬候鸟陆续飞抵 观鸟导赏员上岗 随着冬候鸟的到来,沉寂的湿地变得热闹起来。天空中,雁群时而排成 "人" 字,时而聚成不规则的大群。湖面上,东方白鹳等水鸟或低 头在水中觅食,或在岸边梳理羽毛,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