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增雨

搜索文档
林武调研气象服务和防汛抗旱工作时强调 完善预警体系 落实防范措施有力有序有效推进防汛抗旱工作
大众日报· 2025-07-16 08:56
气象服务与防汛抗旱工作调研 - 省委书记林武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抗旱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完善预警体系、落实防范措施,有力有序有效推进防汛抗旱工作 [1] - 林武在省气象局察看了环境、海洋、短临等预报系统和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详细询问预警发布工作情况 [1] - 林武指出气象工作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要加快完善预警体系,强化制度规范,明确预警主体、预警内容、预警对象等,做到全覆盖、无死角 [1] 人工增雨体系建设 - 林武察看了人工增雨无人机,了解人工增雨作业情况 [1] - 强调要加强人工增雨体系建设,统筹好技术支撑和实践探索,切实提升人工增雨实效 [1] 防汛抗旱工作部署 - 林武在省防汛抗旱指挥中心看望慰问值班人员,察看省水文中心水情信息服务系统,听取天气形势和预报预测情况汇报 [2] - 指出今年入汛以来各级各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 [2] - 强调要严阵以待、严防死守,抓紧抓实抓细各项工作,有力防范旱涝并发和旱涝急转 [2] 防汛抗旱具体措施 - 要强化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健全联合监测预警、会商研判、预警叫应机制 [2] - 要聚焦关键部位落实防御措施,全力保障水利工程安全运行,防范应对台风、山洪等自然灾害 [2] - 要紧盯地铁、地下商场等抓好城市防洪排涝,同时统筹做好抗旱工作,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和农业灌溉用水需求 [2]
“追云逐雨”,陕西为农田“解渴”
新华社· 2025-06-01 08:05
干旱情况与影响 - 陕西入春以来气温偏高、降雨偏少,土壤失墒严重,全省已有400多万亩农作物受旱 [1] - 4月陕西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启动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多部门联合部署水源调度、节水灌溉等抗旱措施 [1] 人工增雨作业实施 - 5月21日晚利用冷空气过境时机开展大规模人工增雨作业 [1] - 商洛市22日开展地面人工影响天气作业20站次,使用高炮、火箭弹装载碘化银催化剂促进降水形成 [1] -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起飞的"新舟60"增雨飞机在延安、铜川上空作业近3小时,使用燃烧烟条播撒催化剂 [2] - 22日陕西省11市86县区共开展地面增雨作业367轮次,飞机增雨作业5架次,发射火箭弹百余枚 [2] 作业效果与技术 - 人工增雨作业区域普降小到中雨,局地出现大到暴雨,对缓解表层土壤旱情起到积极作用 [1][2] - 增雨飞机加装大气探测、催化作业、空地通信等先进系统,实现精准探测、高效催化、跨区域作业 [2] - 形成"空中+地面"协同作业网络,包括火箭弹发射和飞机催化剂播撒 [2] 后续作业准备 - 5月30日各地人影作业区已完成火箭弹补充和飞机检修,准备迎接新一轮降水天气过程 [3] - 气象部门将持续加密监测,提前做好人影作业预案,抓住合适时机开展人工增雨 [2]
蓄足“水动力” 多地抗旱保粮一线观察
新华网· 2025-05-28 14:49
抗旱保粮措施 - 江苏多地统筹推进抗旱保灌,利用小型田间气象站自动监测农田环境温度、湿度,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1] - 南京众鑫丽种植专业合作社采用智能灌溉技术,"一键"实现农田灌溉,节水增效 [1] - 江苏省依托各类引水工程,已累计引水131亿立方米,为近五年同期的2倍 [1] - 部分地区通过人工增雨作业缓和旱情影响 [1] 人工增雨效果 - 甘肃各地共开展地面人工增雨作业数百点次,部分地方累积降水量超过10毫米 [2] - 庆阳市环县曲子镇五里桥村在人工增雨后抢墒播种玉米、大豆等作物 [2][4] 水利设施改造 - 湖北省襄阳市引丹灌区一干渠实施现代化改造,输水能力提升40%,为210万亩农田提供稳定水源 [3] - 甘肃省定西市通过加强灌区灌溉管理和工程检修维护,保障全市88万亩大中型灌区的适时灌溉 [5] 气象预测与应对 - 中央气象台预报5月29日至6月3日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雨过程,局地有暴雨 [5] - 气象部门将持续加强天气监测,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5] - 预测显示部分地方降雨偏少、气温偏高情况仍将持续,旱情持续发展可能性较大 [5]
面对旱情,如何用好人工增雨助“解渴”
新华网· 2025-05-27 08:38
人工增雨作业效果 - 5月20日以来华北西北地区通过32架次飞机作业和1488次地面作业实现影响面积73.2万平方公里 增加降水5.6亿吨 [1] - 2023年累计开展飞机增雨553架次 地面作业1.7万次 地面作业量同比增加20% 影响面积和增雨量同比分别增长27%和29% [1] - 人工增雨在改善土壤墒情 水库增蓄 降低森林火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1] 人工增雨技术原理 - 需满足水汽充沛 上升气流 足够凝结核三项条件 仅对云水资源丰富的云系有效 [2] - 通过播撒催化剂促使云滴集结形成雨滴 使用飞机或地面装备搭配冷云/暖云催化剂实施干预 [2] - 作业主要影响已形成云体中的水凝物 对下游水汽通量影响微弱 云体生消更新机制不同于河流截流 [2] 当前旱情监测与作业计划 - 北方旱区近期降水使干旱缓和 但西北地区东部 华中西北部仍存在中重度干旱 陕西南部 河南西部等地达重旱至特旱等级 [3] - 预报显示5月26-27日及5月29日-6月3日甘肃 陕西 湖北等地将出现小到中雨过程 [3] - 气象部门将持续监测天气条件 预置作业力量实施空地联合增雨作业 [4]
北方多地组织人工增雨作业缓解旱情,共增加降水约5亿吨
新京报· 2025-05-26 13:44
人工增雨作业规模与效果 - 本轮北方地区人工增雨作业影响面积达68.3万平方公里,增加降水约5亿吨,有效缓解旱情并增加库塘蓄水、降低森林火险等级 [1][2] - 甘肃省气象局开展飞机增雨作业2架次,地面增雨416点次,覆盖1129个乡镇2218个观测站 [1] - 陕西省气象局组织飞机增雨1架次,地面增雨182次,涉及8市35县(区) [2] - 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地面增雨80点次,飞机增雨3架次,部分地区达中雨或大雨 [2] - 山西省开展飞机增雨3架次,地面增雨217次,旱情显著缓解 [2] - 青海、内蒙古、陕西等地合计飞机增雨32架次,甘肃、陕西、山西等地地面增雨1316次 [2] 气象部门协作与技术应用 - 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组织6省(自治区)专题会商,发布3期抗旱增雨作业预案专报 [1] - 新推出5类11种云预报产品(含积冰强度、冷云作业可播等级等),应用于抗旱应急服务保障 [1] - 联合中央气象台科学指导各地根据云水资源条件实施增雨作业 [1] - 甘肃省气象局通过雷达监测层状云系潜力,实施空地协同作业 [1] 人工增雨技术原理 - 技术手段包括撒播催化剂(盐粉、干冰、碘化银等)及声波、飞秒激光、带电粒子等,促进云雨转化 [3] - 催化剂作用类似"卤水点豆腐",需自然云符合条件才能生效 [3]
南京发布人工增雨公告
快讯· 2025-05-03 16:55
南京人工增雨作业公告 - 南京市气象局将于5月4-6日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1] - 作业区域包括竹镇镇大泉村、龙池街道新集头桥村、浦口区气象局三个备案作业点 [1] - 作业影响范围为以作业点为中心半径10公里内的行政区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