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保粮

搜索文档
多措并举应对旱情不利影响 河南夏粮产量将保持总体稳定(一线见闻)
人民日报· 2025-06-12 06:05
夏粮生产情况 - 河南省今春持续高温少雨,旱情对粮食生产造成一定影响,但绝大多数地区实现持平或增产 [1][2] - 南阳市唐河县振群家庭农场数据显示:3%的地因灌溉不足减产,90%的地与去年持平,7%的地因充足浇水和干燥天气抑制病虫害而增产 [2] - 鹤壁市春晓种业有限公司制种田因种子好、浇水足、管护用心,今年丰收 [2] - 河南省夏粮减产区域主要集中在豫西山地、丘陵等灌溉困难地区,豫北、豫东、豫南平原等主产区影响不大,部分地方增产 [3] - 全省大规模机收基本结束,面积达8464万亩,占种植面积的99.4%,夏粮产量预计总体稳定 [3] 抗旱措施 - 河南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808万亩,占全省农田的78%,平均每50亩有一口机井,保障灌溉用水 [2] - 唐河县拨付抗旱资金,开挖深井,组织抗旱队灌溉,并实施人工增雨 [4][5] - 民权县开展农田沟渠连通整治,90%以上农田沟渠已连通,排水渠与引黄灌溉引水渠相连 [5] - 河南省启动农村沟渠连通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投资近170亿元,打造系统完备的沟渠网络 [5] - 息县农业农村局下派30名技术人员分乡包村,指导抗旱浇麦,确保有水浇条件的地块能浇尽浇 [5] - 全省排查115万多眼灌溉机井,维修5.6万眼,抗旱浇麦超过1.14亿亩次 [6] - 组织228处大中型灌区引水19.76亿立方米,投入排灌机械64.3万台,成立抗旱服务队 [6] - 全省财政抗旱保粮总投入达4.66亿元,争取中央救灾资金1.07亿元 [6] 降低损失率与夏播进展 - 河南省采取措施确保机收损失率不超过1%,新收割机和农机手培训有效降低损失率 [7][8][9] - 振群家庭农场使用新收割机,农机手匀速低速收割,损失率控制得低 [9] - 夏播玉米采用滴灌设备后,出苗率从80%提升至95% [9] - 河南省计划年底完成1500万亩高标准农田提档升级,提升节水灌溉和智能化管理水平 [10] - 截至6月9日,全省夏播面积达7661.6万亩,占预计面积的85.1%,粮食作物已播5752万亩,占85% [10]
“灌溉及时,麦收没受啥大影响”
河南日报· 2025-05-29 06:40
为了抗旱保粮,草店村自筹资金十多万元,购置了喷灌设备,村"两委"又带领村民重新修整了水井、管 道。 不光是小麦生产顺利,赵秀平还看出了门道:"以前大水漫灌,就这十亩地都得雇人浇七八天才行,费 工费时费钱不说,效果也不咋样,还容易造成倒伏。" 5月28日,巩义市米河镇草店村村委会门口,草店村党总支书记丁春财规划着收割地块。骑摩托车赶来 的村民赵秀平看着路边停放的收割机说:"先割我的吧?" "走。"来自驻马店的收割机手刘永中是米河镇的常客,每年都会来这里割麦子,跟村民、种植户并不陌 生。 赵秀平的麦田是一块10亩多的平地。机声隆隆,收割机前面吞、后面吐,卷起一阵秸秆"雪"。"虽然今 年天气干旱,但我这地灌溉及时,麦收没受啥大影响。"赵秀平扒拉着麦穗说。 收割机返回的时候,刘永中停车、熄火,边下车边说:"你今年这麦也可不赖,就这一趟可满了,准备 倒出来吧。" 刘永中说:"我这一舱有2000多斤,你估算下这趟的面积,每亩应该超过1000斤。" "今年遇上旱情,但产量还比较稳定。"赵秀平介绍,他家的地临近灌溉渠、地头又有机井,承包这块 地,赵秀平并不担心浇水问题,但今年的情况有点儿特殊,干旱的持续时间长,靠以往的大水漫 ...
蓄足“水动力” 多地抗旱保粮一线观察
新华网· 2025-05-28 14:49
今年入春以来,受降水偏少、气温偏高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多地出现旱情。面对旱情影响,夏粮产区 采取怎样的措施抗旱保粮? 记者近日深入甘肃、江苏、湖北等地走访,揭开各地抗旱保粮背后的"水动力"。 江苏多地统筹推进抗旱保灌,全力保障农业生产用水。在南京市浦口区兰花塘高标准农田里,小型田间 气象站自动监测农田环境温度、湿度,为农业生产中的病虫害防治、农作物灌溉提供更多科学依据,管 理人员看一眼手机就知道小麦是否需要"喝水"。 南京众鑫丽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邵名文是种田"老把式",如今已习惯使用农业新技术。"手机上一 点,水就到田里了,'一键'实现农田灌溉,十分方便。"他说,小麦的灌浆饱满度直接决定今年的收 成,智能灌溉不仅便于操作,更能节水增效。 记者从江苏水利、气象部门获悉,近期江苏部分地方出现降雨,一定程度缓解了旱情,同时各地通过调 水、蓄水、保水,做好持续抗旱的准备。今年以来,江苏省依托各类引水工程,已累计引水131亿立方 米,为近五年同期的2倍。 除了推广节水灌溉和加强用水调度之外,一些地方还通过人工增雨作业等方式,向天"借"水缓和旱情影 响。 记者从甘肃省气象局获悉,5月21日至22日,甘肃大部降水云系具备 ...
多地多部门积极应对旱情 全力保障农业生产灌溉用水
央视网· 2025-05-18 16:05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了解到,从15日开始,三峡水库已将下泄流量加大至12000立方米每秒左右。受补水影响,长 江中游沙市、莲花塘、汉口江段水位分别抬升2.0米、1.0米、0.7米,沿江沿湖主要灌溉泵站取水条件明显改善。据统计,加大补水有效改善了 湖北、湖南两省700多万亩农田灌溉条件。长江委将密切关注流域雨情水情旱情,科学精准调度水工程,提醒沿江各地及时开启涵闸、泵站提 水引水保水,全力做好保供保灌各项工作。 为保证粮食安全,当地引导群众抢抓农时,种植马铃薯等耐旱作物。据了解,环县农业农村部门为应对可能发生的旱情,计划引导群众通 过种植小秋作物,尽量减少农业损失。 在环县环城镇,受持续干旱天气影响,很多地里都没有长出作物,全县32.2万亩玉米因为干旱无法播种。当地各乡镇目前正在抢抓玉米播 种的尾期,拉水点浇,让有条件的耕地应种尽种。 在张滩滩村这样的环县南部受旱地区,当地农业农村、水务、应急部门发放了水泵、水管等物资,通过抽取沟渠、地下水等水源,让有条 件的10万亩玉米地用点浇、喷灌等办法播种保苗。但在环县北部的山城镇,由于连续60多天没有有效降水,附近的沟道、水塘里也都是苦咸 水,无法灌溉 ...
【韩城】实施差异化灌溉管理
陕西日报· 2025-05-16 06:51
西庄镇楼枝村迅速组建"抗旱先锋队",采取"党员包片、群众参与"的工作模式,带领村民开展清淤 引水、轮灌保苗等抗旱作业。"我们组织专业队伍对千余亩农田灌溉系统进行全面检修,维修加固泵房 设备,疏通自流水明渠,确保水利设施'零隐患'运行。"楼枝村党总支书记张军锋说。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气象预警、田间巡查以及旱情、墒情监测研判,重点防范干热风与雨后青枯, 充分发挥各类水利设施作用,因地制宜选择适用灌溉方式,科学合理调配水资源,同时组织农技人员包 片指导灌浆期水肥管理,千方百计把旱情影响降到最低。"任强说。(记者:梁少飞) 为缓解旱情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韩城市迅速采取分类管理、科学施策的抗 旱技术措施,针对不同区域水源条件,划分灌区与扩灌区,实施差异化灌溉管理,制定印发《小麦抗旱 管理技术指导意见》《2025年韩城市抗旱保粮技术指导意见》等,开展各类一线抗旱技术指导培训100 余场次。 5月8日,韩城市气象部门抢抓有利时机,分别在板桥镇、芝阳镇、桑树坪镇等5个作业点实施人工 增雨作业。此次人工增雨作业后,全市范围内普降小到中雨。 5月12日,在韩城市薛峰水库南干渠灌区,汩汩清流沿着渠道流入麦田、果 ...
抗旱保麦战 河南这么打
河南日报· 2025-05-15 07:36
旱情对小麦生产的影响 - 河南自3月中旬起持续高温少雨伴随大风,土壤失墒加快,对小麦生产带来不利影响,4月份全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 [3] - 此次旱情特殊之处在于发生在小麦孕穗期至抽穗期,此时小麦正需要大量水分,缺水会减少亩穗数并对穗粒数产生较大影响 [5] - 高温、少雨、大风三者叠加加剧了旱情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5] - 全省小麦返青期一、二类苗占比90%左右,苗情为近年来最好的一年,群体最大、苗情最好、植株最壮、病情最轻 [5] 抗旱措施 - 扶沟县黄土地种植合作社流转土地1000亩,花费60多万元新建灌溉设备,包括田间"储水室"和喷灌设备,提高了浇灌效率 [7][8] - 获嘉县位庄乡大位庄村种植大户采用滴灌设备,节水省时省力,300亩小麦从需要7个人20天浇一遍水变为一个人轻松管理 [11][12][13] - 灵宝市故县镇农户使用移动式喷灌设备,100多亩麦田已完成第四次喷灌 [13][14] - 内乡县打磨岗灌区实现高效节水全覆盖,亩次灌溉用水量从200立方米降为40立方米 [18] - 郸城县汲冢镇黄竹园村高标准农田把水渠引到田边,解决了浇水难题 [20] - 兰考县考城镇高标准农田因浇灌及时,麦田未受旱情影响,有望实现增产 [21] 耐旱小麦品种 - 洛阳市农林科学院选育的"洛旱"系列小麦品种在旱作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如"洛旱22"根系能达到3米以上,远超普通小麦 [22][23] - 河南省每年小麦播种面积8500万亩,其中有1000多万亩中低产田,主要分布在洛阳、三门峡、平顶山等丘陵区 [23] - 如果一半中低产田种上抗旱小麦,每亩产量能提高100公斤 [23] - 洛阳市农林科学院拥有全国最大的旱地小麦种质资源库,保存有5000多份种质资源 [24] 政府支持与行业协同 -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气象部门启动抗旱气象保障服务特别工作状态,组织空地一体化人工增雨作业 [22] - 省农业农村厅组建技术指导专班,分赴全省各地开展"一喷三防"及抗旱浇麦培训 [22] - 水利系统及时调度全省灌区开闸引水,为农田灌溉提供水源 [22] - 河南已建成高标准农田8800多万亩 [21][22]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方案,要求河南作为黄淮海区代表重点提高灌溉保证率,完善现代化耕作条件 [21]
持续旱情影响小麦灌浆—— 河南打好抗旱保粮攻坚战
经济日报· 2025-05-14 05:51
近期,受降水量不足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多地出现旱情。中央气象台预报显示,5月12日至17日,黄 淮中西部、华北南部等地无有效降水,日最高气温将在32℃以上,局地可达37℃以上。作为产粮大省的 河南,也遭遇着高温少雨天气挑战。眼下,小麦进入产量形成关键期,河南如何打好抗旱保粮攻坚战? 加强田间管理 "今年我种了380亩小麦,趁着早上温度低,喷洒磷酸二氢钾,可以有效抵御干热风的影响,特别是用上 无人机,一天就能喷完。"5月12日,在河南许昌建安区陈曹乡南北街村的高标准农田里,种粮大户李继 才说。 伴随着机器的嗡嗡声,李继才熟练地操纵着手柄,指挥一架植保无人机呼啸离地,缓缓飞向麦田上空, 均匀而精准地开展喷洒作业。通过北斗定位系统和热成像仪器,雾状的药物均匀地飘落在翠绿的小麦叶 片上,实现厘米级精度,避免重复喷洒或遗漏区域。 "你看,陈曹乡高标准农田里的小麦普遍长势都很好。"建安区种业发展与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 李保明介绍,因为之前田管到位、水肥充足,小麦的抗寒性、抗倒性也比较好。 为确保夏粮丰产丰收,建安区陈曹乡政府积极行动,多措并举,通过微信群、广播等形式宣传发动干 部、种粮大户带头浇麦。新增机井800眼 ...
抗旱浇麦进行时丨如何跑赢小麦收获“百米冲刺”
河南日报· 2025-05-10 07:04
小麦一天不收获,管理一天不放松。眼下,河南小麦进入产量形成关键期,面对这场与时间赛跑、与旱 情较量的硬仗,全省上下协同发力,打响了一场抗旱保粮攻坚战。 旱情持续,"百米冲刺"经受考验 5月8日,河南小麦自南向北进入籽粒灌浆关键期。然而,中原大地上的绿色麦浪,正经受着旱情考验。 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顾问、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把这一时期的田间管理,比作"百米冲刺"。 3月中旬以来,河南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平均降水量不到常年的2成,部分地区土壤墒情不足,给小麦灌 浆带来不利影响。 气象部门5月8日15时自动土壤水分监测数据显示,全省有45%的测站表层土壤(0—20厘米)出现缺 墒,其中重旱占20%、中旱占13%、轻旱占12%。土壤缺墒区域主要分布在安阳、济源、三门峡、洛 阳、郑州、许昌、漯河、南阳等地,其中济源、三门峡、洛阳、漯河缺墒测站比例超过7成。深层土壤 (30—50厘米)干旱测站比例为30%,其中重旱占11%、中旱占8%、轻旱占11%。 国家气候中心研判,预计5月我省大部高温少雨。降水量北中部较常年同期偏多0到2成,其他地区偏少0 到2成。全省平均气温偏高,豫北偏高0℃到1℃,其他地区偏高1℃到2℃。 ...
邢善萍到咸阳市三原县调研抗旱保粮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
陕西日报· 2025-05-08 07:03
农业抗旱保粮工作 - 强调把抗旱保粮作为当前农业生产的头等大事 重点关注小麦长势 土壤墒情和农田灌溉情况 [1] - 要求抢抓粮食作物关键生育期 根据品种 田块和受旱程度精准分类指导 [1] - 落实浇灌和"一喷三防"等措施 最大程度降低旱情影响 [1]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 调研网格化治理情况 强调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作用 [1] - 规范优化基层网格设置 将党组织设置到最小治理单元 [1] - 推动资源 管理和服务下沉 探索社区共建共治共享路径 [1] - 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1] 重点项目建设推进 - 调研空天动力陕西实验室试验测试基地项目 强调做好要素保障和跟踪服务 [2] - 要求协同推进项目建设 推动早日建成投用 [2] 生态环境保护 - 调研嵯峨山国有生态林场 强调关中北山森林草原保护发展对全省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 - 要求在保护原有植被基础上实施生态修复工程 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2] - 提升森林草原火灾综合防控能力 维护林草资源安全 [2]
【咸阳】打好抗旱主动仗
陕西日报· 2025-05-08 06:57
5月2日,咸阳市召开抗旱保粮工作紧急会议,分析当前旱情形势,从分类落实抗旱田管措施等5个 方面细化工作安排,进一步推进农业抗旱工作。咸阳市制定印发大包抓强服务促春管行动方案、细化抗 旱田管技术指导意见等,成立4个联合指导服务组,分区分类推进抗旱强春管措施落实,并结合春播实 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优化品种布局,推广增密度技术,努力提升春播质量,奠定秋粮大面 积单产提升基础。 5月7日,记者从咸阳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以来,咸阳市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辖区各地出现不 同程度旱情。为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咸阳市迅速行动、精准施策,通过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农业生产一线 指导农户等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截至4月底,咸阳市共开动各类机井8549眼、 抽水站158处,完成春灌128.86万亩次。 "当前,抗旱形势仍然严峻。咸阳将持续加强旱情监测研判,强化抗旱工作统筹调度,不断增加抗 旱水源供给,加强流域水资源联合调度,组织党员干部、技术人员下沉一线,指导群众落实抗旱保生产 各项措施,全力以赴保障农业生产。"咸阳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记者:琚鹏飞 通讯员:袁 森) 各县(市、区)同步发力,全力打好抗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