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工智能行情
icon
搜索文档
PBROE视角下的计算机与传媒底部反转机遇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行业 TMT行业(计算机、传媒、通信、电子),港股互联网平台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看好计算机和传媒行业 - **历史复盘对比**:计算机和传媒当前PB和ROE点位与2019 - 2020年通信相似,计算机目前处于盈利下行周期底部,2025年一季度ROE为1.7,分位数在历史1.6低位,Pb约2.6倍,处于10年以来40%分位;传媒一季度ROE约3.6%,历史28分位,PB 2.6倍,历史35%分位 [3][4][6] - **筹码结构相似**:2025年一季度计算机公募基金主动持仓约3%,配置系数不到0.7倍;2019年年底通信机构持仓约1.4%,配置系数约0.8倍,两者均为低配 [5] - **基本面改善**:传媒一季度6个关键财务指标全部改善,ROE分位不到30%从底部回升;计算机利润亏损收敛、收入转正 [8] - **资金流入机会**:计算机是TMT板块中唯一相对业绩基准低配行业,2024年年报持仓比例与基准存在差额,少配256亿元,中周期有潜在资金流入机会 [9][10] - **估值先行规律**:TMT行业底部反转超八成案例是估值先行,计算机和传媒当前处于底部,有反转可能性 [12][13] - **AI应用前景**:中期看好AI产业链,更看好偏应用端的计算机和传媒,A股的AI应用及港股互联网平台有投资机会 [15][17] 提示通信和电子行业风险 - **势不过三规律**:2023 - 2024年电子和通信市场排名靠前,2025年面临基本面难以连续三年加速上行的约束 [19] - **通信行业风险**:2024年底处于高PB和高ROE状态,2025年收入增速未改善,ROE连续三年维持高位,基本面进一步加速上行有难度 [20][21] - **电子行业风险**:2024年末PB和ROE处于高PB低ROE区间,2025年一季度机构持仓达18.8%,面临持仓拥挤度风险 [2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产业发展阶段与市场定价**:产业早期市场会提前定价,AI应用目前处于发展初期,业绩不是核心矛盾,预计2026年下半年业绩因素会更受关注 [14][15] - **成长型行情特征**:AI产业链成长行情有六波主声浪,目前处于从硬件端向应用端切换阶段,今年下半年期待第四波行情启动,第三、四波以主题炒作为主 [15][16][17] - **港股互联网平台优势**:港股互联网平台多分布在传媒行业,有技术基建和商业化场景优势,是AI时代技术革命核心参与者,可填补A股相关空白 [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