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形机器人服务时代
icon
搜索文档
人形机器人的“服务时代”已经到来?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26 23:56
核心观点 - 擎朗智能的双足人形机器人XMAN-F1在WAIC展会上展示了多场景服务能力,包括调制饮料、医疗物流协作、PPT讲解等,标志着人形机器人从制造业转向服务场景的重大突破[1][2][4][5][7][25][27] - 公司通过"岗位化垂域模型ProS"和"多形态协作生态"两大技术架构,解决了服务机器人商业化中的场景理解、任务标准化和协同效率问题,形成数据与技术的复利效应[12][14][15][18][20][22] - 双足形态突破空间限制,结合仿生运动控制技术,使机器人能适应台阶、斜坡等复杂环境,实现"双足所至,服务可达"的商用价值[8][10] 双足技术突破 - XMAN-F1采用仿生运动控制与双足动态平衡技术,通过对人类行走姿态的生物力学分析,实现对小台阶、斜坡、崎岖地面的稳定适应[10] - 全身协调控制能力使其在密集人流中能快速识别移动障碍物并规划绕行路径,安全性与效率重新定义复杂环境下的服务标准[10] - 双足形态从技术噱头变为商用刚需,推动服务场景从平面到立体的边界重构[8][10] 岗位化模型创新 - 岗位化垂域模型ProS采用"通用大模型+垂域知识蒸馏"双层架构,将岗位工作转化为可量化、可复现的机器人语言,形成标准化服务模式库[14] - 通过"岗位流程拆解-动作库匹配-结果评估"闭环,使机器人掌握调酒、医疗配送等技能,动作精度堪比专业人员[5][12][14] - 相比传统方法降低80%数据需求,通过任务明确性和技能复用性实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率[15][22] 多形态协作生态 - 在WAIC展示人形机器人XMAN-F1与物流机器人M104的医疗协作闭环,以及配送机器人T10的餐吧协同,验证"1+1>2"的生态效应[18][20] - 群机调度系统实现任务分配、数据共享、动态优化三层次协作,错误率降低50%,运行数据通过强化学习持续优化策略[20] - 全球部署10万台机器人日均产生10TB场景数据,通过标签化处理加速模型训练,形成"数据-模型-场景"的正向循环[20][22] 商业化落地进展 - 已覆盖餐饮、酒店、医疗等领域的10+核心岗位,包括餐食制作、客房整理等标准化流程,机器人上岗与商业环境深度绑定[22] - 根据IDC报告,公司以22.7%出货量占比位居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第一,产品线覆盖配送、清洁、消毒等全品类[20] - 在60多国部署的机器人积累大量行业knowhow,主力产品广泛应用于餐饮、医疗、酒店场景[20][22] 行业趋势判断 - 人形机器人战场从制造业转向服务场景,特斯拉Optimus与擎朗XMAN-F1的落地标志服务智能化分水岭[4][25][27] - 双足形态+岗位化模型+多机协同构成服务机器人三大技术支柱,开启"服务时代"新纪元[27][29] - 未来能力边界将持续拓展,包括咖啡拉花、情感交互等精细化服务,形成立体服务网络[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