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生态度
icon
搜索文档
内耗太多的人,一定要读读《赤壁赋》
洞见· 2025-07-28 19:00
文章核心观点 - 《赤壁赋》通过苏轼的人生起伏展现了面对逆境时的豁达与乐观,强调多角度看待问题的重要性 [6][10][44] - 苏轼在贬谪期间通过享受生活细节(如美食、自然)化解苦难,体现“活在当下”的哲学 [64][70][76] - 文章认为该古文为现代人提供应对内耗与困境的指南,提倡以变通心态接纳无常 [12][58][86] 苏轼的人生转折 - 1079年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从朝堂高官沦为小吏,经历百日天牢折磨 [5][28][29] - 早年20岁进士及第受欧阳修盛赞,名动京师,后因与新党政见不合外放地方 [22][23][26] - 贬谪期间创作《赤壁赋》,借曹操典故抒发“人生须臾”的悲凉 [19][20][30] 《赤壁赋》的哲学启示 - 前半篇感叹生命短暂与历史无常,后半篇转向“物我无尽”的永恒视角 [9][44][45] - 提出悲喜两面性:万物变化中蕴含不变,痛苦经历可转化为新生机会 [46][47][61] - 清代张伯行评其“一难一解”结构,体现从惆怅到旷达的思维转换 [7][8] 苏轼的生活智慧 - 黄州时期开荒种地、交友烹鲜,自称“东坡居士”,创作巅峰作品 [51][55][56] - 发明“东坡肉”“东坡鱼”,以美食疗愈困境,称“日啖荔枝三百颗” [70][71][73] - 流放儋州时仍发掘生蚝美味,用微小快乐对抗命运风雨 [75][76][80] 现代启示 - 林语堂称苏轼为“乐天派”,其经历证明视角转换能破解内耗 [41][58][61] - 巴金《秋》与林清玄名句呼应:无常是常态,需在当下寻找安宁 [31][77][79] - 文章建议读者通过《赤壁赋》学习豁达,从容应对工作与生活变故 [85][86]
蔡澜离世:人生不一定要有多大意义(念念有余)
证券时报网· 2025-06-27 23:47
蔡澜的生平与成就 - 蔡澜是香港四大才子之一,以美食家和作家身份闻名,作品超过200本,内容涵盖人生经历、风景、人物和美食 [1][2] - 担任《舌尖上的中国》总顾问,但因参与度有限,对节目内容影响较小 [1] - 开设多家连锁餐厅,虽被部分消费者批评价格高且不符合其街头美食理念,但蔡澜认为美食偏好具有主观性 [1] 蔡澜的商业活动 - 经营餐饮业务,开设连锁餐厅,尽管存在争议,但仍保持商业成功 [1] - 曾从事电影行业,1959年成为电影监制,后创业拍电影,并开展跨国贸易,如将中国茶引入日本市场 [4] - 利用个人品牌推广产品,如在公开活动中宣传自有商品 [1] 蔡澜的生活哲学与公众形象 - 倡导简单直接的生活态度,强调赚钱和享受生活的重要性,避免复杂和烦恼 [2] - 公众形象以幽默和直接著称,常在节目中发表直白言论,如"刮自己耳光"应对心情不好 [2] - 被金庸评价为"真正潇洒的人",倪匡称其"来自魏晋",体现其独特的生活态度 [3] 蔡澜的早年经历 - 1941年出生于新加坡,父亲为影片公司经理,母亲为小学教师,家庭条件优越 [4] - 1957年进入邵氏电影公司,两年后成为电影监制,展现商业才能 [4] - 早年经历塑造其灵活的商业思维和广泛的人脉网络 [4]
83岁蔡澜去世:他一生的智慧,都藏在这12句话里
洞见· 2025-06-27 20:03
蔡澜生平与人生哲学 - 蔡澜于2025年6月25日离世,终年83岁,遗体迅速火化未设仪式,体现其潇洒不羁的作风[7][10] - 作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以唐装游历世界、尝遍美食、写尽烟火著称,被金庸评价为"真正潇洒的人"[9][12] - 面对死亡态度豁达,2013年病重期间仍坚持每年开放微博问答,十年间回复网友十多万条[16][18] 人生智慧精选 - 关于挫折:18岁考不上大学、35岁失恋、40岁被裁员都不代表人生终结,除生死外皆擦伤[24][25] - 关于反击:最高级反击是沉默远离,不理不睬反而让对方无地自容[31][35] - 关于选择:没有完美人生,选择安稳需顾好三餐四季,选择自由则要拼搏翱翔[46][48] - 关于行动:作家不能等灵感才动笔,员工不能等心情才工作,空想不如甩开膀子实干[51][54] - 关于读书:孤独时读书可驱散迷茫,前人智慧已在书中给出答案[62][66] 生活态度建议 - 看淡过往:握紧玻璃碴会扎疼自己,敞开心扉才能云淡风轻[76][78] - 拒绝比较:30岁未婚或35岁基层不必慌,按自己节奏稳步提升更重要[89][93] - 直面现实:生活未必天天进步,真正稀缺的是认清真相仍热爱的勇气[100][101] - 终极哲学:以"我活过"三字应对死亡恐惧,在气流颠簸的飞机上仍能悠然饮酒[103][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