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理念

搜索文档
从反复投诉到送上锦旗,河南内黄化解环境信访难题的做法值得借鉴
中国环境报· 2025-09-05 11:20
环境信访案件处理现状 - 技术手段不足导致事实认定模糊 部分地方核查手段单一 过度依赖传统人工巡查和口头询问 缺乏无人机、在线监测、大数据分析等现代技术支撑[2] - 调查处理过程未能充分公开 处理过程局限于办公室答复或公文往来 忽视与举报人面对面沟通和关键证据现场展示[2] - 对外部监督认识不足 部分基层单位存在畏难抵触情绪 未能将外部监督视为提升工作规范性和透明度的契机[2] - 就事论事忽视深层矛盾 局限于环境问题表象处理 缺乏对邻里纠纷、经济利益冲突等深层次根源的探究[2] 内黄分局创新处理模式 - 采用多元化技术核查手段 通过昼夜巡查、突击检查、图纸比对、无人机溯源等方式确认不存在暗管排污情况[1] - 引入公众参与机制 在举报人现场见证下对争议管道进行局部开挖验证[1] - 主动拥抱外部监督 将纪检监察压力转化为提升执法规范性、公开性和严谨性的动力[1] - 搭建沟通平台解决深层矛盾 主动介入信访背后潜藏的深层矛盾并促进彻底解决[1] 环境信访机制优化方向 - 强化科技赋能 推广无人机航拍、管道探测机器人、水质快速检测、在线监控数据调取等技术应用[3] - 建立基础环境数据共享机制 实现管网图、环评资料等数据的动态更新和共享[3] - 深化公众参与构建信任 探索邀请举报人见证关键核查步骤 建立清晰易懂的沟通机制[3] - 建立环境信访深排查机制 对反复举报案件主动了解社会关系、经济纠纷等潜在因素[4] - 搭建多元化解平台 强化与乡镇街道、司法所、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组织的联动协作[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