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环境信访处理
icon
搜索文档
从反复投诉到送上锦旗,河南内黄化解环境信访难题的做法值得借鉴
中国环境报· 2025-09-05 11:20
环境信访案件处理现状 - 技术手段不足导致事实认定模糊 部分地方核查手段单一 过度依赖传统人工巡查和口头询问 缺乏无人机、在线监测、大数据分析等现代技术支撑[2] - 调查处理过程未能充分公开 处理过程局限于办公室答复或公文往来 忽视与举报人面对面沟通和关键证据现场展示[2] - 对外部监督认识不足 部分基层单位存在畏难抵触情绪 未能将外部监督视为提升工作规范性和透明度的契机[2] - 就事论事忽视深层矛盾 局限于环境问题表象处理 缺乏对邻里纠纷、经济利益冲突等深层次根源的探究[2] 内黄分局创新处理模式 - 采用多元化技术核查手段 通过昼夜巡查、突击检查、图纸比对、无人机溯源等方式确认不存在暗管排污情况[1] - 引入公众参与机制 在举报人现场见证下对争议管道进行局部开挖验证[1] - 主动拥抱外部监督 将纪检监察压力转化为提升执法规范性、公开性和严谨性的动力[1] - 搭建沟通平台解决深层矛盾 主动介入信访背后潜藏的深层矛盾并促进彻底解决[1] 环境信访机制优化方向 - 强化科技赋能 推广无人机航拍、管道探测机器人、水质快速检测、在线监控数据调取等技术应用[3] - 建立基础环境数据共享机制 实现管网图、环评资料等数据的动态更新和共享[3] - 深化公众参与构建信任 探索邀请举报人见证关键核查步骤 建立清晰易懂的沟通机制[3] - 建立环境信访深排查机制 对反复举报案件主动了解社会关系、经济纠纷等潜在因素[4] - 搭建多元化解平台 强化与乡镇街道、司法所、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组织的联动协作[4]
全国先进工作者丨景红彩:让办理的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检验
中国环境报· 2025-07-17 09:36
环保执法工作方法 - 处理信访案件坚持"四不放过"原则:问题不查清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责任不落实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 [5] - 建立"接、分、转、办、督、审、报"一站式流程,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5] - 2016年至2020年运城市连续5年蝉联山西省微信举报群众满意度测评第一,2018年成为全国地级市微信举报群众满意度测评第一 [6] 环保执法案例 - 2018年3月处理某企业搬迁过程中原材料泄漏导致刺鼻气味事件,第一时间带队调查并挨家挨户反馈处理结果 [5] - 2016年精确核算盐湖区王大姐梨树被企业排污损毁的损失价值为3000元,促成双方和解 [5] - 2020年冬天在零下十几摄氏度蹲守四天四夜,成功查处长期偷排、倾倒上千吨工业废水的犯罪团伙 [7] 环保执法成效 - 2024年盐湖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下降10.7%,优良天数增加6.7% [8] - 2023年底对中心城区国控站点周边39台非工业燃气锅炉制定"一炉一策"精准改造方案,有效削减污染排放 [8] - 在"秋冬防"攻坚期严控4个国控站点污染排放,巡查至凌晨 [8] 环保执法专业能力 - 在洗化公司现场指导VOCs废气收集处理,与员工交流安全操作细节 [7] - 牵头组织十余次大型培训,面向近200家汽修商户解读法规、传授技术 [7] - 邀请专业机构对非工业燃气锅炉"把脉问诊",制定精准改造方案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