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参与

搜索文档
社区自定义微更新:“节流”特性明显,也面临“开源”挑战
新浪财经· 2025-06-28 19:19
城市更新模式创新 - 瑞虹新城铭庭小区通过"社区微更新居民设计师顾问团"实现居民深度参与城市更新 形成自主设计的社区微更新模式 包括篮球场、智能垃圾厢房等设施由业主全程参与设计[2][3] - 该模式具有降低更新成本、提高空间效率等特质 将居民诉求转化为实际场景 体现城市更新的社会公平性[2] - 篮球场改造项目由居民提出具体需求 如三分线、休息区、复合功能等 636户居民参与方案商讨[3] 微更新项目案例 - 篮球场改造投入7万元资金 由专业居民设计师主导 增加防撞条、太阳能照明、立体绿植等细节设计[3][4] - 改造后篮球场增设"凹"字形看台和桌椅 实现多功能复合使用 可作为休憩空间、露天剧场等[8] - 25平方米的"一米会客厅"由居民捐赠家具书籍 成为多功能社交空间 日均使用率显著提升[9] - 智能垃圾厢房采用喷砂不锈钢材质 配备感应开门、满桶预警等科技功能 优化清运动线设计[10][12] 社区治理机制 - 嘉兴路街道聘7名青年居民设计师 推动"替民做主"到"让民主创"转型 建立多方协商平台和资源网络[18] - 形成"抛议题—聚民意—引智慧—落项目—评成效"五步闭环机制 未来计划引入数字化提案平台和区块链资金管理[21] - 居民无偿参与设计监理等环节 通过社会关系"储蓄"获得互助回报 如临时托管儿童等非货币收益[17][18] 行业方法论与理论支撑 - 借鉴李振宇《共享建筑学导论》"全民共享"理念 通过多层次公众参与满足不同群体空间诉求[16] - 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理论显示 居民自组织更新可降低合作成本 罗纳德·科斯指出高信任度社会更易达成协作[17] - 参考《红楼梦》"包产到人"思路 建议将社区花园等公共资产交由居民运维 实现从纯支出到收入来源的转化[20] 商业价值拓展 - 建议引入社区商业共建伙伴 利用瑞虹新城太阳宫等商业地标资源 形成商户与社区良性互动[19] - 定位居民消费潜力 将品牌商户转化为在地共建方 目前一米会客厅共建单位以业主企业为主 需加强零售品牌参与[19]
创新文化遗产品牌,推动文化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华日报· 2025-06-10 14:32
驱动文化遗产品牌业态创新。借助动态交互技术重塑文化遗产的感知范式,突破传统展示的物理边界。 通过整合视听、触感、环境变量等多重感知通道,构建可实时响应的沉浸式体验系统。重点在于运用数 字建模技术对文化遗产进行三维解构,结合环境传感器动态调节温度、湿度及光影层次,形成与历史情 境相契合的氛围场域。南京博物院打造文物修复密室,参与者可借助显微成像设备观察器物纹饰裂变, 通过触控屏幕完成虚拟修复工序,专家团队将专业保护流程转化为可交互的叙事节点,使文物保护知识 经由亲身体验完成价值传递。此类业态创新不仅重构了观众与文物的关系,更开创了文化遗产教育的全 新路径。 □ 朱可心 构建国际认证体系和因地制宜的输出机制,畅通文化遗产品牌的商贸渠道。随着全球经济转型升级,越 来越多的国家都在追求高附加值的科技文化经济。高水平的认证体系和因地制宜的输出机制是畅通商贸 渠道、推动全球文化经济提质增效的必要前提。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一系列具 有高度权威性的国际机构,建立完善具有普适性与权威性的标准框架。通过"基础层、技术层、伦理 层"的审查机制完成文化本真性认证;采用区块链技术记录从原材料筛选采集到成品输出的全流 ...
焦点访谈|从“理念倡导”到“行动自觉” 公众参与绘就美丽中国壮美画卷
央视网· 2025-06-05 21:48
沈阳地铁碳积分平台 - 沈阳地铁推出碳积分平台引导市民绿色出行 市民通过盛京通小程序乘坐地铁可自动积累碳积分并兑换福利 [3] - 平台自2023年1月推出以来已吸引15万人注册使用 单个碳积分约等于1元人民币消费价值 [4] - 碳积分可抵扣餐饮 休闲娱乐 购物消费等场景消费 例如原价35元套餐可用6碳积分加23.92元兑换 [4] - 地铁方以站点1.5公里为半径拓展200多家商户入驻 商户通过让利吸引客流 地铁方为商户增加曝光宣传 [6] - 平台创新模式吸引企业合作 如推出"光盘行动送碳积分"活动 将低碳理念延伸至更多消费场景 [6] 青山村环保实践 - 浙江杭州青山村通过"未来乡村议事会"机制组织村民参与环保志愿活动 如清理景区垃圾 [8] - 该村早年通过水源地保护试点积累经验 从生态修复扩展到生物多样性保护 带动80%以上民宿农家乐加入"自然好邻居"计划 [10] - "自然好邻居"计划要求商户禁用一次性用品 做好垃圾分类 评级高的商户可获得更多客源引流 [12] - 参与商户需拿出订单金额5%-10%反哺环保项目 形成商业与环保良性循环 [12] 和平社区废旧家电回收 - 内蒙古鄂尔多斯和平社区开展废旧家电回收活动 居民可用废旧家电兑换生活用品 [14] - 活动源于当地年电子废弃物超800吨但规范回收率低的问题 社区与正规回收企业合作建立专业处理渠道 [14] - 社区建立"网格化回收地图"实现15分钟回收服务圈全覆盖 两年累计回收1800多件家电 有害垃圾总量下降36% [16] 全国环保参与数据 - 全国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队伍达30万支 志愿者超3500万人 实施项目活动151万多个 [18] - 生态环境部推动《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十条》落实 计划制定碳普惠机制管理规范激励公众参与低碳行动 [18]
博物馆屡被纠错,科普工作不妨多点公众参与
南方都市报· 2025-05-09 20:35
博物馆文物展示问题 - 博物馆展出的9件文物特征与标牌不符,被高中生发现 [1] - 河北博物院两处古地名注释出现错误,将"九原"和"云中"弄反 [1] - 博物馆常见错误包括错别字、中英文标识不符等文字校对问题 [1] 文物鉴定专业性问题 - 文物断代、分类等问题涉及专业鉴定,不同专家可能给出不同意见 [2] - 一件标名为"红釉二龙戏珠纹盘"的藏品应更正为"矾红描金",存在色彩判断误差 [2] - 参观者专业能力提升使博物馆专业问题暴露增多 [2] 博物馆与公众互动 - 高中生向博物馆反馈问题后长时间未获回应,缺乏常规纠错渠道 [3] - 建议博物馆建立开放交流空间,重视与参观者互动 [3] - 已有博物馆通过奖励措施鼓励公众参与纠错,此类活动应增加 [3] 博物馆专业能力建设 - 博物馆参观量增加使专业问题暴露更多 [2] - 博物馆需要提升各环节专业素养以跟上公众求知需求 [2] - 强化"内功"建设是博物馆的迫切任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