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共鸣
搜索文档
健康营养・价值共鸣・产品组合聚焦 —— 食饮企业竞争护城河三大支柱
科尔尼管理咨询· 2025-11-04 17:40
核心观点 - 食品饮料企业构筑竞争优势的三大核心支柱为健康营养、价值共鸣与产品组合聚焦 [1] - 企业需快速响应消费者预期变化,将优势转化为持续增长动能,果断行动者把握先机,迟疑者可能被时代抛弃 [1][18] 认知与行为差距 - 消费者存在显著的“知与行”落差,68%的消费者宣称支持品牌价值理念,但实际购买决策仍以产品质量和价格为主要因素 [3][4] - 企业面临两难抉择:投资健康与价值观导向的差异化建设可能增加成本,但不行动则可能面临信任流失、监管压力增加和市场份额被侵蚀的风险 [4] 以健康营养筑基础 - 减糖、少盐、降脂已成为市场竞争的“入场券”和维持品类地位的基本前提 [7] - 领先企业采用双轨策略:守护经典产品口味,同时推出更健康的营养升级版本,例如可口可乐计划于2025年在美国推出天然蔗糖配方的新款可乐 [7] - 配料供应商的技术创新至关重要,例如帝斯曼-芬美意和嘉吉的合资公司推出EverSweet®甜菊糖,IFF在减钠与天然风味系统方面实现创新 [9] 以价值共鸣建差异 - 品牌与消费者在健康、可持续性和透明度方面的价值观共鸣是构建差异化和溢价能力的关键 [5][11] - 价值共鸣能吸引新客群、强化用户忠诚度,并通过持续创新为长期增长奠定基础 [11][12] - 示例如Tony's Chocolonely以“终结可可产业剥削”为核心使命,实现超过50%的增长;Ben & Jerry's无乳制品系列占其全球产品组合的四分之一 [14] 以产品组合聚焦促落地 - 简化配方和精简产品组合可强化消费者信任、降低成本并提升运营效率 [15] - 产品组合聚焦是一种战略性管理机制,使企业能优先推进经典产品配方升级,并有选择性地支持以价值理念为导向的品牌 [16] - 示例如百事公司Walkers产品线在健康升级后贡献30%的销售额;卡夫亨氏Capri Sun通过添加罗汉果浓缩汁将糖含量降低40%;达能Oikos品牌实现两位数增长 [13][14] - 行业动态包括亿滋削减25%的SKU,雀巢通过剔除尾部SKU和统一原料体系每年节省约10亿瑞士法郎成本 [19] 持续重塑是关键 - 营养配方升级是稳固市场地位的必要措施,价值理念契合是深化消费者连接和解锁溢价的关键 [18] - 溢价地位并非一劳永逸,必须通过持续创新不断重塑,产品组合聚焦策略是支撑目标落地的核心机制 [18]
当情感营销失效,什么才能真正打动用户?
FBeauty未来迹· 2025-10-29 20:32
营销策略转变 - 美妆行业单一情感叙事正在失效,用户对态度宣言和自由自我等口号免疫,真正有效的是在产品与文化间建立真实连接的价值共鸣[2] - 公司采用软着陆方式,通过央视网短片将敦煌壁画修复师的专注与品牌科研人员的坚守平行呈现,形成跨越千年的匠心共鸣[2] - 品牌代言人张艺兴作为敦煌文化传播者与品牌理念代言人,为文化连接提供真实情感纽带[3][6] 文化跨界合作 - 公司与敦煌博物馆合作不仅借助文化符号,而是将修护理念贯穿内容与技术双重语境,采用平行蒙太奇手法呈现修复师与研发团队的共同坚守[4] - 视觉并置产生隐喻共鸣:壁画修复的天然矿石与唇部修护的天然乳木果油同属自然馈赠,匠人之手成就艺术永恒,科技之力转化为肌肤修护能量[6] - 品牌将敦煌瑞兽九色鹿、藻井纹样、飞天丝带等元素融入乳木果润唇膏系列限定款设计,让消费者日常使用中触摸文化温度[11] - 央视网作为国家级媒体平台为内容提供公信力,使品牌叙事具备社会价值延展性,让修护从个体体验扩展为公共情感[13] 产品技术突破 - 研发团队历时五年、数百次实验攻克高浓度乳木果油稳定性难题,实现85%乳木果油高浓度添加[3][18] - 通过多重熔点科技实现技术突破,不同形态乳木果油在膏体中形成动态平衡,保持固态稳定并在接触皮肤时温和融化[18] - 该技术于2017年获得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710086414),成为行业内技术突破里程碑[3][20] 产品功效验证 - 根据公司权威ESL实验室真人测试数据,产品能即刻舒缓唇部刺激、24小时持续保湿,并在28天内有效修护双唇[22] - 成分温和安全,在美丽修行APP上安全评分很高[22] - 产品回应市场对补水保湿、滋养养肤等基础功效关注度提升,以及对淡化唇纹、修护修复等针对性功能诉求显著增长的趋势[24] 品牌历史积淀 - 公司拥有136年品牌积淀,自1889年创立以来秉持药企基因,以科学与长期为核心[25][26] - 生产环节引入制药行业GMP标准,通过18道生产检测流程与CNAS国家级实验室认证,确保药品级安全可靠[28] - 根据欧睿国际认证,公司是中国第一唇部护理品牌,在润唇膏品类线上交易额(淘天、京东、抖音)排名第一[30][32] 市场地位 - 公司自1991年进入中国后一度占据唇膏市场过半份额,成为品类代名词[28] - 针对消费升级推出敏感唇修护系列、Maxilip唇部精华系列及儿童专用、男士专用等多样化产品,满足细分需求[28]
从「所有女生的OFFER」看中国消费市场的微观5年鉴
搜狐财经· 2025-10-28 18:03
直播电商行业演变 - 直播电商已从追求“低价成交”的爆发增长阶段,进入看重“价值共鸣”的精细深耕阶段 [1] - 截至2024年6月,中国电商直播用户规模占整体网民的54.7%,意味着每两位网民中就有一位通过直播购物 [2] - 直播电商的核心价值从“引流工具”转变为“信任载体”,直播间进化为连接品牌与消费者的“信任枢纽” [1][7] 头部直播间角色转变 - 头部直播间如李佳琦直播间,从单纯的“销售渠道”进化为“信任代理人”,其直播预告微博话题阅读量超75亿,攻略文档讨论量达355万 [2] - 头部直播间构建“用户-直播间-品牌”的双向信任生态,成为向品牌传递真实需求、向消费者解读产品价值的核心枢纽 [2][20] - 直播间用“深度剧场”取代“碎片广告”,系统阐释产品科研价值,帮助品牌缩短从“0到1”的孵化周期 [8] 消费市场参与者变化 - 国货品牌在《所有女生的OFFER》中的参与度从第一季的40%提升至第五季的66%,“质价比”成为吸引年轻人的关键 [3] - 54.9%的年轻人选择老国货是因为“品质经久耐用”,50.2%源于对“民族品牌的信任感” [3] - 消费者角色从“被动流量”转变为“消费共创者”,近六成消费者在购买前有比价习惯,51%的人坚持“可以少花但品质不能下滑” [4] 消费需求升级趋势 - 消费需求从“买功能”升级为“功能+情绪+科技”的综合体,40%的年轻人愿意“为快乐买单” [5] - 2024年双十一期间,天猫淘系平台上宠物智能设备同比增长700%,面部美容仪增长88%,精华油增长60% [5] - “长期主义”成趋势,71%的中国消费者愿意为“使用周期更长的产品”支付溢价,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7个百分点 [5] 内容价值与品牌增长 - 《所有女生的OFFER》节目通过“谈判透明化”和“用户参与式共创”,推动电商消费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 [3][24] - 节目第四季全网播放量达4.6亿,从2021年首季话题曝光破20亿持续增长,构建了“内容化信任场” [3][24] - 新锐品牌同频通过节目合作,曝光量从近500万飙升至9000万+,修护次抛销量增长4倍;经典国货韩束参与节目后,双十一销售额同比增长190%+ [8] 品牌案例与市场成效 - 内衣品牌Ubras在2023年首次参与节目后,其双十一GMV突破千万级;2024年通过节目拆解产品策略,GMV同比增长近40% [4] - 科技品牌绽媄娅通过节目展示其“超分子微球化技术”和160项专利,2024年双十一祛痘次抛精华10秒破2023年全周期记录,GMV同比增长500% [6] - 百年品牌双妹2024年与节目合作后,市场曝光度同比增长480%+,成功从“历史经典”焕新为“东方奢品” [8]
从始祖鸟是如何灭绝的说起
36氪· 2025-09-23 08:47
事件概述 - 始祖鸟于2025年9月在西藏喜马拉雅山脉海拔5500米的热龙乡与艺术家蔡国强联合实施“圣龙的烟火”艺术营销活动 [1] - 活动使用所谓“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彩色烟雾,宣称已考虑对野生动物与植被的影响 [1] - 活动画面在社交媒体传播后引发广泛批评,包括破坏生态、亵渎自然及特权不公等指责,导致品牌危机 [1] 品牌承诺与信任危机 - 品牌承诺是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心理契约”,消费者通过品牌实际行为验证其口号真实性 [3] - 始祖鸟长期以“敬畏自然”、“专业户外精神”自我定位,吸引了重视环保的户外玩家与环保主义者 [3] - 本次活动与品牌环保承诺严重冲突:高原环境零度以下、缺氧,微生物分解效率仅为平原的1/20,彩色粉末残留可能长达数十年,环保口号在现实中成为“伪科学” [5] - 品牌倡导“无痕山林”却在雪山引爆烟火,行为本身被视为对自然的不敬畏,导致消费者感觉品牌“言行不一”,信任难以修复 [5][6] - 与Patagonia形成对比,后者通过呼吁减少购买、执行回收再造与环保基金投资等行动,实现了承诺与行动的一致,树立了负责任形象 [6] 品牌一致性分析 - 品牌一致性要求在传播、体验和行动中保持一致,以形成稳定的消费者认知与情感 [7] - 定位与行为背离:作为定位为保护环境、敬畏自然的户外品牌,却在生态极脆弱的青藏高原燃放烟火 [9] - 传播与体验脱节:品牌宣传活动“经过科学评估”并研究过野生动物影响,但未公开第三方环评数据,公众却看到野生动物受惊逃窜的画面 [9] - 符号与现实错位:“升龙”文化符号本意激发民族自豪,却被舆论解读为“彩烟玷污神山” [9] - 一致性破坏导致消费者重新定义品牌,始祖鸟可能从“敬畏自然的象征”转变为“艺术投机的合谋者”,对品牌资产造成长期侵蚀 [9] - Nike通过长期坚持“Just Do It”口号与支持社会议题的行动保持一致,最终赢得忠诚用户,而始祖鸟的口号与行为背离使一致性从资产变成负债 [9] 价值共鸣与群体反噬 - 价值共鸣理论认为,当品牌价值观与目标受众社会认同时,消费者将购买行为视作身份一部分,形成高忠诚度;反之则引发群体愤怒 [10] - 核心户外玩家(登山者、徒步者)推崇“无痕山林”,品牌在神山燃放烟花直接刺痛其价值认同,产生“背刺感” [10] - 环保群体因彩烟可能渗入冻土和水源、噪声干扰野生动物而产生道德愤怒 [11] - 普通公众因普通游客在西藏不能带打火机,而品牌与艺术家却享有特权燃放烟花,产生公平愤慨,使愤怒升级为抵制行动 [13] - 社会认同理论指出,群体价值观被冒犯时会凝聚反抗,本次事件中公众的愤怒是对“价值观背叛”的集体抵抗 [13] 危机应对与公关失误 - 危机应对核心在于“透明、诚实、责任”,防御性策略或回避会让公众解读为“不敢面对真相”,加速信任流失 [14] - 前期准备不足:未提供独立第三方环评,仅用“环保材料”搪塞,伪科学包装放大怀疑 [15] - 删帖与沉默:舆论初期选择删除视频而非公开解释,行为被视为“遮掩真相” [16] - 迟缓的道歉:直到舆情全面失控才发布道歉声明,承诺第三方评估但缺乏数据和细节,承诺显得空洞无力 [16] - 公关伦理缺失让品牌错失化解危机窗口,并使“道歉”成为新的火种 [16]
叶国富早该明白,“十元店逻辑”做不成泡泡玛特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6-12 18:12
核心观点 - 潮玩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IP价值而非渠道规模 泡泡玛特通过自有IP构建长期壁垒 而名创优品旗下TOP TOY依赖外部授权IP导致护城河脆弱 [3][8][16] - 泡泡玛特与名创优品的估值差异(3459亿港元 vs 445亿港元)反映了资本市场对IP运营能力与渠道能力的价值判断 [3][22] - 叶国富选择IP联名捷径而非自有IP孵化 导致错失关键转型期 其十元店逻辑与IP培育所需的长期主义天然相斥 [4][29][47] 公司对比 泡泡玛特 - 2024年自有艺术家IP收入占比达85% 经典IP LABUBU和Molly分别贡献30.4亿和20.9亿元营收 [16] - 建立IP全生命周期运营体系 按IP划分专项团队 覆盖从设计到商业化的全产业链 毛利率达66.8% [16][42][43] - 2024年股价累计上涨346% 2025年再涨190% 市值达3459亿港元 市盈率100.22倍 [3][22] 名创优品/TOP TOY - 2025年Q1总营收3.4亿元(同比+59%) 自研产品占比首超40%但核心仍依赖三丽鸥等授权IP [10] - 2024年门店净增128家至276家(同比+86.49%) 但营收增速从2023年70%降至2024年44% [21][22] - 平均客单价从2023年121.3元降至2024年109.5元 商品均价下降至57.8元 [35] 商业模式差异 - IP策略:泡泡玛特签约设计师孵化原创IP 名创优品批量采购漫威等成熟IP授权 [4][5][7] - 盈利模型:泡泡玛特自有IP贡献高毛利 名创优品IP授权费侵蚀利润 2021-2023年持续亏损 [14][16] - 渠道定位:泡泡玛特转型为IP运营商 TOP TOY保持"潮流玩具集合店"的渠道商模式 [17][33] 行业趋势 - 竞争维度从IP联名视觉刺激升级为文化认同的价值共鸣 消费者愿为情感支付溢价 [8][36][38] - 外部IP授权面临同质化竞争 联名商品生命周期被压缩至不足半年 库存周转天数增加15% [13][32] - 头部企业通过综艺植入、潮玩展等方式延长IP生命周期 建立全产业链运营壁垒 [40][43] 历史转折点 - 2016年泡泡玛特因Sonny Angel断供转向自有IP开发 同年名创优品启动IP化却选择授权模式 [25][26][27] - 泡泡玛特2016年签约Kenny Wong推出Molly系列 名创优品2019年借漫威联名破圈 [26][28] - TOP TOY 2020年独立运营但延续授权模式 四年门店增至276家 2024年营收9.8亿元 [32][34]
让船工号子穿越历史长河(暖闻热评)
人民日报· 2025-05-22 05:59
非遗保护与传承 - 澧水船工号子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传承人黄苏平通过实地走访和资料采集完成系统性整理,并于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1] - 该非遗项目源自船工拉纤时的即兴创作,具有"上河腔"(高亢快速)和"下河腔"(舒缓优雅)的地域性差异,其艺术形式直接反映澧水不同河段的地理特征与劳动场景 [2] 文化创新实践 - 湖南文理学院将船工号子改编为情景舞蹈《澧水船夫》,结合光影技术再现劳动场景,澧水黄家套景区推出研学活动实现沉浸式体验 [3] - 常德河街通过业态融合实现83个非遗项目商业化运营,例如改良非遗擂茶为奶茶等新形式,吸引年轻消费群体并形成自我造血能力 [3] 非遗价值挖掘 - 非遗保护需突破"博物馆式"困境,通过科技与旅游融合(如《新刘海砍樵》幻境秀整合花鼓戏、湘绣等元素)强化现代传播力 [4] - 船工号子虽失去原始劳动场景,但其蕴含的奋斗精神通过研学体验持续引发共鸣,证明精神内核传承比技艺复刻更具持久生命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