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优质资源下沉
icon
搜索文档
推动医保报销待遇向基层医院倾斜,国务院发文→
第一财经· 2025-09-11 13:26
政策目标与总体框架 - 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作为"十五五"期间健康中国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 [3] - 到2027年实现居民15分钟可达最近医疗服务点 到2030年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服务量占比持续提高并取得分级诊疗显著成效 [3] - 围绕体系完善、服务优化、疾控中医强基和要素保障提出12项重点任务 包含多项量化进度目标 [3] 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 - 强化孕产妇、儿童、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系统连续服务 2030年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基层规范管理服务率达70%以上 [3] - 常住人口5万以上县区普遍具备白内障手术和血液透析能力 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达标比例保持在95%以上 [4] - 健全县乡村用药衔接联动机制 动态调整乡村两级用药品种以适应群众需求 [4] 医疗资源下沉与技术支持 - 推动二三级公立医院预留号源优先向基层开放 建立五级巡回医疗制度实现资源薄弱县全覆盖 [6] - 推广医学影像智能辅助诊断应用 探索人工智能辅助诊疗提供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决策支持 [6] - 鼓励身体状况良好退休医务人员为基层和资源薄弱地区提供服务 [6] 医保支付与价格改革 - 推进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完善差别化支付政策向基层倾斜5-10个百分点 [6][7] - 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推进统筹地区内"同病同付" 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 [7] - 落实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保支付政策 完善特例单议、预付金等配套机制 [7] 财政投入与薪酬机制 - 2023年全国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收入超1400亿元 较上年增长15% [6] - 落实政府对公共卫生机构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投入保障 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投入倾斜力度 [7] - 合理核定基层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绩效工资总量 支持医共体完善薪酬分配政策注重稳定收入和有效激励 [7] 服务模式创新与机构参与 - 发展"固定+流动"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模式 将基层机构纳入传染病监测网络 2030年陆路口岸县区全部纳入 [4] - 引导规范社会办医疗卫生机构参与承接政府购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4] - 在紧密型医联体设立专兼职疾控监督员 加强基层多病共防和多病共管能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