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传统大卖场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爆改,大卖场“改”向何方
新华日报· 2025-08-01 07:48
传统大卖场转型趋势 - 南京家乐福、沃尔玛、欧尚等大卖场接连闭店,转型为文旅综合体、邻里中心、城市奥莱等业态[1] - 五天内两家改造项目接连开业:大行宫广场4万多平方米转型为长江城市文化主题旅游集散中心,投资3000万元[2];大桥南路家乐福店变身2万平方米乐福里社区商业综合体,盒马NB店开业5天日均到客量三四千人,营收50多万元[2] - 传统大卖场面临新一代综合体、线上零售、便利店多重夹击,普遍走到转型调改关口[1] 转型案例与模式 - 家乐福大桥南路店改造为社区商业综合体,主打"小而美""小而全",融入餐饮、娱乐、美容健身等业态,满足日常需求[3] - 核心商圈大卖场向文旅功能转型:新街口沃尔玛改造为苏宁电器线下体验店,夫子庙沃尔玛变身"长乐坊"文旅综合体[6] - 外围大卖场转型为社商综合体、邻里中心,融入"15分钟社区生活圈",如北京国展家乐福转型为社区市集,南京迈皋桥沃尔玛将建成"玲珑里"邻里中心[6] 行业现状与挑战 - 2024年国内零售业数据显示,全国大型连锁超市门店数量同比减少8.7%,关店数量达到1263家,创近10年新高[8] - 传统卖场受综合体和线上零售双重挤压:新街口沃尔玛年销售额从2亿元下滑至歇业前的8000万元[4][5] - 乐购、欧尚、家乐福等国际零售巨头纷纷收缩中国市场,本土超市品牌也面临经营困境[8] 创新与突围路径 - 会员店模式成为转型方向:南京山姆雨花店吸纳16万会员,客单价平均500元,年销售额达27亿元[9] - 大润发M会员店改造后年销售从不到1亿元提升至两三亿元,扬州店年营业额达四五亿元[10] - 永辉超市胖东来调改店通过取消强制动线、上探供应链、投放自有品牌等措施,商品汰换率过半,受到市民欢迎[10] - 华润苏果、大润发等尝试调改,增加烘焙、熟食、海鲜比例,采用小包装等创新举措[11] 转型成功要素 - 因地制宜:市中心大卖场补强中心功能,外围大卖场融入社区生活圈[6] - 业态创新:会员店绑定中高端客群,提高复购频率,拓展线上配送[9] - 本土化创新:自研适合当地人口味的商品,提供代加工服务,减少包装浪费[9] - 空间重构:拓宽通道、提高层高、优化陈列,提升购物舒适度[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