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低成本装备
icon
搜索文档
新装备建设周期下的新结构
华泰证券· 2025-11-25 14:19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军工行业在"十四五"期间实现了体量扩张,而"十五五"期间将转向高质量发展,由"量"的增值转向"质"的提升,装备需求将出现显著的结构性机会,重点关注新一代传统装备、新域新质装备、军贸市场以及军用技术转化应用带来的投资机遇 [1][2][3][4] "十四五"期间军工行业复盘 - "十四五"期间国防军工指数119只成分股营收规模迈上新台阶,2024年营收合计4194.35亿元,较2020年的3349.01亿元增长25.24%,复合增速5.79% [1][19] - 2025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119家军工上市公司营收合计2801.84亿元,同比增长3.23% [1][19] -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能力持续提升,2025年第三季度末固定资产合计1671.53亿元,较2020年末的1089.32亿元增长53.45% [1][22] - 2024年研发费用合计263.94亿元,较2020年的161.30亿元增长63.63% [22] - 行业利润增长呈现前高后低态势,2024年归母净利润158.56亿元,同比减少46.15%,毛利率19.88%,同比降低2.38个百分点 [25] "十五五"期间行业展望与投资主线 -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高质量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对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提出规模化、实战化、体系化要求,首次提出加快无人智能作战力量及反制能力建设 [34] - 借鉴美国装备发展方向,美军2026财年装备支出总额达3843亿美元,其中采购资金2052亿美元,研究开发测试及评估资金1791亿美元,重点投入B-21隐身轰炸机、F-47第六代战机、MQ-25舰载无人机、CCA协同作战飞机等新域新质领域 [37][38][40] - 俄乌冲突经验表明运用和对抗无人系统已成为优先事项,低成本可消耗系统支撑了冲突持久性,高效益、低成本、可持续发展是打赢持久战的关键 [57][59] - 内需关注新一代传统装备与新域新质装备,新型四代装备或将成为建设重点,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有望实现规模化、实战化、体系化发展 [3][62] - 军贸市场存在巨大发展空间,2020-2024年中国军贸市占率仅5.87%,相比美国42.64%有较大差距,各军工集团把国际化经营摆在"十五五"发展重要位置 [4] - 军用技术转化应用于战略新兴产业将带来广阔市场空间,建议关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核能利用、国产大飞机等方向 [4] 新一代传统装备发展重点 - 第四代战机以其隐身、超音速巡航、超机动和超视距打击能力区别于第三代战机,新型四代战机中碳纤维复合材料、隐身材料用量有望提升 [63] - 九三阅兵展示了歼-20A、歼-20S、歼-35A等新型隐形战机以及歼-35、歼-15T、歼-15DT等舰载机,体现航空装备升级换代 [64] - 高超声速导弹成为世界多国军事战略博弈新焦点,九三阅兵展示了鹰击-21、东风-17、东风-26D等多型高超声速导弹 [72] - 导弹产业链涉及导引头、控制系统、战斗部、发动机和壳体等组成部分,相关上市公司包括高德红外、菲利华、楚江新材等 [76][79] 新域新质装备投资机会 - 无人机攻防成为新时代的"矛"与"盾",俄乌冲突中无人机应用模式被革新,截至2025年2月17日,乌克兰击落俄方军用无人机25505架,俄罗斯击落乌克兰军用无人机43699架 [83][84][86] - 全球军用无人机市场规模预计从2025年的156.3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274.2亿美元,复合增速11.90% [86][90] - 反无人机技术涵盖干扰无线电信号、干扰定位系统、轻武器攻击、高能激光、高功率微波等多种手段,九三阅兵展示了反无弹炮系统、高能激光武器、高功率微波武器等反无装备 [93] - 地面无人装备渗透率持续提升,美军计划到2030年60%的地面作战平台实现智能化,俄军计划至2025年将无人作战系统在武器装备中比例提高到30%以上 [98] - 军用AI迎来奥本海默时刻,美国出现了以Palantir、Anduril为代表的军工新势力,这些企业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革新军事应用 [54][55] 军贸市场与军用技术转化 - 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军费开支加速增长,2025年印巴冲突凸显中国装备国际竞争力 [4] - 战略新兴产业具有技术含量高、成长潜力大等特点,军用技术转化将带来更广阔市场空间 [4] - 商业航天进入发展快车道,低空经济基建先行应用场景逐步开拓,深海科技迈向产业化发展,核能利用蓬勃发展,国产大飞机规模化生产交付能力有望提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