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低热量食品
icon
搜索文档
贪吃又想减肥的打工人,一口一口吃出700%的暴涨神话
凤凰网财经· 2025-05-08 21:04
魔芋行业爆发式增长 - 魔芋原料价格涨幅超过黄金和羽毛球,2024年白魔芋价格从6000元/吨涨至9500元/吨,涨幅达58% [1][3] - 鲜魔芋价格2024年短期内从4000元/吨暴涨至8000元/吨,进口珠芽魔芋价格从3000元/吨涨至1万元/吨,翻三倍 [7] - 2024年我国魔芋零食零售额突破120亿元,年增长超20%,成为休闲食品领域现象级品类 [22] 上市公司表现 - 卫龙以魔芋爽为主的蔬菜制品板块2024年营收达33.71亿元,同比增长59.1%,首次超过辣条业务占比达53.8% [9] - 盐津铺子2024年魔芋产品贡献收入8.38亿元,同比增长76%,销售量3.66万吨,同比增长66.9% [11] - 上游企业一致魔芋2024年营收6.17亿元,同比增长28.76%,净利润8670万元,同比增64.41% [15] 产业链供需变化 - 全国魔芋种植面积连续三年萎缩23%,叠加干旱减产15%,导致原料紧缺 [7] - 魔芋种植周期长达8个月(4月种植12月收获),供给弹性低 [7] - 印尼种植加人工成本仅为国内一半,部分企业开始在印尼建立生产基地 [7] 产品应用拓展 - 魔芋在零食领域以魔芋爽形态快速渗透,卫龙通过电梯广告"热量低低低"成功建立产品心智 [9] - 在果冻领域以蒟蒻形态出现,喜之郎、蜡笔小新等品牌推出相关产品 [15] - 茶饮行业将魔芋晶球作为奶茶配料替代珍珠,蜜雪冰城等品牌推动需求增长 [15] 行业潜在问题 - 产品实际热量普遍超标,卫龙/盐津铺子/百草味魔芋爽每100克能量分别为514/748/480千焦,超过米饭(485千焦) [16][18] - 钠含量过高,上述产品每100克含钠1135-1586毫克,占日推荐量57%-79% [18] - 存在以次充好现象,部分商家添加淀粉或劣质魔芋粉影响口感,或在魔芋豆腐中添加卡拉胶 [23][24] 技术瓶颈与挑战 - 行业上游分散,种子抗病性差导致产量不稳定 [22] - 中游加工企业集中度低,仅一致魔芋一家上市公司 [22] - 下游消费者认知有限,需建立从种子到餐桌的全链条标准化体系 [22]
减肥人购买的赎罪券,都成了这几家公司钱袋里铜板的回响
凤凰网财经· 2025-05-08 17:16
行业趋势与市场表现 - 魔芋原料价格涨幅超过黄金和羽毛球 成为现象级品类 2024年鲜魔芋价格从4000元/吨涨至8000元/吨 印尼进口珠芽魔芋从3000元/吨涨至1万元/吨 涨幅达233% [1][7] - 全国魔芋种植面积连续三年萎缩23% 叠加干旱减产15% 导致原料紧缺 种植周期长达8个月加剧供需失衡 [7] - 2024年中国魔芋零食零售额突破120亿元 年增长超20% 卫龙魔芋爽系列营收占比从2018年10%提升至2024年53.8% 达33.71亿元 [8][21] 公司业绩与股价表现 - 卫龙股价从2025年1月7港元/股涨至5月17港元/股 涨幅142% 盐津铺子同期从64元/股涨至89元/股 涨幅39% [1] - 上游企业一致魔芋股价从2024年9月7元/股最高涨至2025年4月59元/股 涨幅742% 2024年营收6.17亿元(同比+28.76%) 净利润8670万元(同比+64.41%) [1][14] - 盐津铺子魔芋产品2024年收入8.38亿元(同比+76%) 销量3.66万吨(同比+66.9%) 大单品"麻酱素毛肚"月销破亿 [10] 产品特性与消费驱动 - 魔芋含葡甘露聚糖 膳食纤维达60% 热量仅为米饭1/3 契合低卡健康趋势 但加工后实际热量超标准(514-748千焦/100克) 钠含量NRV%达57%-79% [2][15][17] - 卫龙通过电梯广告"热量低低低"强化心智 良品铺子抖音电商月销达600万 茶饮品牌采用魔芋晶球替代珍珠 蜜雪冰城供应商一致魔芋食品营收同比+63.22% [8][10][14] - 果冻品牌推出蒟蒻产品(魔芋添加量0.16%-0.5%) 喜之郎/蜡笔小新等借日式概念迎合减脂风潮 [13][20] 产业链挑战与风险 - 国内种植技术落后 种子抗病性弱 印尼种植成本仅为国内50% 顾鹏等企业已在印尼建基地 [7][21] - 行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部分厂商添加淀粉/卡拉胶降低品质 魔芋干品类从潜在数亿规模萎缩至千万级 [22][23] - 加工企业集中度低 仅一致魔芋一家上市公司 下游消费者认知仍存偏差 口感标准化程度不足 [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