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体检行业从规模到质量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这场舆论战,爱康不得不赢
36氪· 2025-08-01 08:14
行业现状与问题 - 医疗和体检行业普遍存在漏诊、误诊等医疗事故,头部连锁体检机构爱康国宾也面临类似问题[1] - 2023年5月爱康因买卖合同纠纷被起诉,涉及退还体检费138元及赔偿15万元损失[1] - 2025年3月爱康因体检报告质量问题被上海市黄浦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罚款2万元[1] - 黑猫投诉平台关于爱康国宾的投诉量达1307条[1] 张女士事件 - 2025年7月媒体报道北京律师张晓玲连续10年在爱康体检未检出患癌风险,2024年确诊癌症晚期[1] - 2025年7月17日爱康发布声明回应,7月18日表示已完成核查确认无责[2] - 7月30日爱康召开发布会认为张女士造谣并正式起诉[2] - 张女士征集1万名"爱康体检受害人"准备反诉,并组建20名律师的公益诉讼团队[10] 体检与重大疾病筛查责任 - 体检目的为整体健康评估,重大疾病筛查针对特定疾病早期发现[11] - 体检项目多但精准度有限,重大疾病筛查要求更高精准度[13] - 体检机构责任限于规范服务、准确报告、告知异常,重大疾病筛查责任更重[13] - 爱康2023年体检报告提示"右肾钙化灶,左肾错构瘤可能"[9] - 肾脏透明细胞癌平均生长速度2.13厘米/年,张女士癌症发展极快[9] 行业转型与发展 - 2024年全国体检市场规模2922亿元,预计2025年达3711亿元,2030年有望5000亿元[15] - 行业增速连续三年低于10%,2024年仅增长4.41%,进入存量竞争时代[15] - 政策推动体检牌照年审、数据安全法,纳入AI辅助诊断和基因检测许可[16] - 国家医保局制定"AI辅助诊断收费码",个人客户占比首超35%[16] - 爱康应用AI技术将肺癌等疾病检出率提升30%以上[16] - 爱康门店从2020年154家增长至2025年170家左右[18] 公司应对策略 - 爱康认为不能将体检与重大疾病筛查责任等同[6] - 行业处于从"规模"到"质量"转型关键节点,爱康需避免"漏诊"标签[6] - 爱康表示起诉是为维护15000名员工尊严和行业正名[14] - 若冷处理事件将影响公司与合作商商业化进展[18] - 事件对整个私营体检中心和医疗行业产生信任危机[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