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体检
icon
搜索文档
爱康国宾还能救自己吗?
36氪· 2025-08-01 11:09
事件背景 - 律师张女士连续10年在爱康国宾体检未获癌症预警,2024年确诊肾癌晚期并转移,引发公众对体检机构信任危机 [2][3] - 爱康国宾首次回应承诺第三方鉴定并承担责任,但次日改口称内部核查确认无责,并指出张女士确诊时为早期肾癌 [3] - 公司CEO张黎刚在媒体说明会上称"几百元体检不能查出所有病",引发舆论强烈反弹 [2][9] 争议焦点 - 体检有效性争议:公司称2023年体检报告已标注肾脏异常并建议专科复查,但张女士质疑漏检误检 [8] - 责任认定分歧:公司提交10年检测数据至主管部门并提议第三方复核,张女士表示愿意公开资料但需书面授权流程 [8][9] - 公关危机升级:公司将舆论归咎于媒体断章取义,宣布起诉张女士和部分媒体 [5][9] 行业现状 - 中国健康体检市场规模2024年达2922亿元,预计2025年增长27%至371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9.2% [15][17] - 民营体检机构延伸服务毛利率超60%,20%客户愿为报告解读支付额外费用 [18] - 行业近三年健康检查人次增长23.72%,2023年市场规模2356亿元同比增长10.6% [17] 公司经营 - 爱康国宾2014年起净利润下滑,2018年出现亏损,2019年完成私有化退市 [15] - 黑猫投诉平台累计投诉量超1300条,涉及虚假宣传、数据造假等问题 [16] - 2023-2025年累计收到卫健委行政处罚9次,其中6次涉及操作规范问题 [14] 历史问题 - 2021年广州分公司因虚假广告被罚58.46万元,宣称"唯一能做全身磁共振防癌筛查"等 [11] - CEO张黎刚曾公开爆料同行存在护士假冒医生、废弃血样造假等行业乱象 [7] - 公司宣传长期强调癌症早筛功能,与当前"体检不能查所有病"的表述形成强烈反差 [10][18]
这场舆论战,爱康不得不赢
36氪· 2025-08-01 08:14
无论是医疗环境,又或者是体检环境,客观都存在一定数量的医疗事故,比如漏诊、误诊等,几乎每一年都会出现关于这些事故的案例和新闻。 哪怕爱康国宾这样的头部连锁体检机构,同样会出现一些体检乱象。天眼查数据显示,2023年5月,爱康曾因买卖合同纠纷被起诉,原告诉称要求退还体 检费138元、支付体检漏检致使不能及时休息治疗反而入职上班造成的损失15万;2025年3月,爱康因纸质体检报告中无已检查的项目内容,存在执行《病 历书写基本规范》、体检报告质量管理制度时未落实的情况,被上海市黄浦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罚款2万。 在黑猫投诉上,关于爱康国宾的投诉量高达1307条。二十多年间,爱康服务数以千万计的患者,遇到的医疗问题自然而然就很多,但这些问题似乎都被爱 康攻克了,或者对其影响不大。 2025年7月潇湘晨报报道,北京一位执业律师张晓玲从2013年到2023年,连续10年在爱康国宾进行体检,从未检查出患癌风险,却在2024年被确诊为癌症 晚期。这条新闻公布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很多网友开始"围攻"爱康。 成立20年来,爱康从来没有起诉过客户。按理说,面对医疗事故,爱康应该有丰富的应对经验,没想到爱康这一次却被"逼到凌乱"。 ...
【世相百态】 爱康国宾陷入 危机公关困局的启示
证券时报· 2025-08-01 05:37
爱康国宾危机公关事件 - 公司召开媒体说明会澄清"十年体检漏检癌症"控诉不成立 并对客户张女士提起正式诉讼且获法院受理立案 [1] - 发布会效果适得其反 被市场质疑为"把澄清变为自杀"的失败案例 公司负责人言论被解读为冷血推责 采访流程被批评走过场 [1] - 舆情持续发酵 指向公司团队变更频繁 多地受行政处罚 黑猫投诉平台投诉量超千条等负面细节 [1] 服务业舆情管理共性挑战 - 小米汽车/娃哈哈/爱康国宾等案例显示 企业规模扩大后会被市场用放大镜审视 单纯"堵压"式舆情应对难以奏效 [2] - 服务业信任崩塌后重建过程漫长复杂 家政服务陷阱/暴雨快递散落等事件印证此规律 [2] - 医疗纠纷处理需兼顾事实证据与情感共情 私营医疗机构应保持对生命的敬畏 处理需情理法理并重 [2] 危机公关本质与路径 - 当前危机本质是信任修复而非输赢之争 需在事实与情感天平注入真诚共情与深刻反思 [2] - 服务业突破转型瓶颈需迈向高质量发展 舆情能力成为企业运营新考验 [2]
体检生意不能变成糊涂账
北京商报· 2025-08-01 01:28
体检这门生意,关联生命健康,广受关注又极度敏感。消费者有质疑的权利,企业也有保护声誉的权 利,更有解答疑问的义务。所有的思辨,都需要建立在合理合法的基础上。 事件真相究竟如何?仍有待多方共同厘清。虽说个案无法呈现整体,但典型个案反映很多东西。体检生 意不想变成糊涂账,就需要厘清诸多不确定性。 体检行业,警钟敲响。因"体检十年未能查出癌症风险",消费者"质疑和不解",体检机构要"起诉造 谣"。张女士与爱康国宾已经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 体检非万能。体检的核心价值在于筛查与预警,而非确诊和治疗。行业获得理解的前提,在于诚实阐明 这一医学常识。体检机构必须主动承担起教育责任,将体检和治疗的根本区别清晰刻入消费者的认知, 在营销揽客时、合同签署前、报告解读里,都应反复强调。 价格和价值是否对等,是体检争议的重灾区。检测水平能不能与价格成正比?数值或有差异,但基础项 目不能走过场,高端套餐明确有所值,体检机构要守住医德、商誉和技术的底线。 近些年,一些体检套餐将"预测癌症风险"等恶性疾病预警作为吸睛招牌,消费者并不知晓预测背后,是 严谨的医学模型支撑,还是概率游戏的文字包装?至于项目多寡、设备精度、人员资质等关键信息,消 ...
起诉消费者只是热身?爱康国宾的“法律狂飙”冲向媒体
36氪· 2025-07-31 16:25
公司事件 - 爱康国宾CEO张黎刚在媒体说明会上表示"别指望几百块钱什么病都查出来",引发舆论热议[1][5] - 公司随后声明媒体断章取义并保留追诉权利,导致舆情进一步发酵[8][10] - 公司公布涉事用户体检报告显示已标注"肾钙化灶和肾错构瘤可能",并已对用户提起诉讼[3][4] 行业现状 - 体检行业存在癌症检出率仅约千分之三的现状,部分机构存在"假体检"现象[11][12] - 民营体检机构主要依赖B端业务(入职体检/企业定期体检),C端市场占比小且用户教育不足[26][27] - 体检服务存在天然信任危机,用户容易将后续健康问题归咎于体检结果不准确[19][20][24] 商业模式 - 基础体检套餐价格约几百元,专业癌症筛查费用达8000元以上[5] - 体检服务与保险产品不同,难以给用户带来直接正反馈[21][22][23] - 行业面临B端市场增长受限(C端市场潜力大但需解决认知问题[27][28] 公司规模 - 截至2024年11月在全国57个城市设有173家体检、齿科与医疗中心[14] - 旗下拥有多家全资子公司,如成都金牛爱康国宾(注册资本1500万元)、无锡爱康卓悦(注册资本2000万元)等[15] 市场策略 - 公司曾与北京卫视合作打造健康科普综艺《爱康AI智爱之夜》进行市场教育[29] - CEO张黎刚此前多次揭露行业问题,可能导致行业陷入"塔西佗陷阱"[12][13] - 当前舆情事件可能影响公司前期在C端市场的品牌建设投入效果[30]
爱康国宾,没有退路
半佛仙人· 2025-07-31 12:14
爱康国宾事件分析 - 公司当前策略的核心目的是【活下去】,所有行动必须围绕这一目标设计[11] - 公司选择强硬回应并起诉对方是经过【目的】【成本】【收益】【风险】综合评估后的最优解[8][9] - 若不采取强硬立场,公司将面临无限【成本】和无限【风险】,直接威胁生存[16][22][28] 行业责任边界争议 - 事件本质涉及将【体检】与【重大疾病筛查责任】划等号的行业争议[25] - 民营体检机构无法承担此类责任,连医院和科研机构也难以负担[26] - 同行选择沉默回避,因同样无法承受按此标准追责[29][30] 企业危机公关策略 - 无关痛痒的失误可道歉,因成本低风险小收益明确[18] - 涉及重大成本但不致命的事件,装死是性价比最高策略[19] - 生死攸关事件必须最强硬反击,因退让意味着立即崩溃[20][21]
爱康召开媒体说明会公开回应体检争议:无责 以医学事实厘清责任
国际金融报· 2025-07-31 04:32
7月30日,爱康集团在京召开媒体说明会,就近期"张女士十年体检未预警肾癌"事件进行回应和澄清。现场, 爱康集团回溯了事件的发展进程,经内外核查评估,爱康对张女士的肾脏检查不存在瑕疵,没有漏诊和误诊 以及不存在所谓的"假体检"。目前,爱康集团公告已就张女士虚构事实、散布谣言的侵权行为向法院提起正 式诉讼,并获法院受理并立案。 爱康国宾媒体说明会现场 爱康集团:确认对张女士体检无漏诊、无误诊 说明会现场,爱康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张黎刚表示,爱康集团始终将客户健康置于首位,希望张女士 能早日治愈。"中国每一年确诊的癌症患者大约有480万人,其中超过1.5万人是通过爱康体检发现的。体检不 等于看病诊断,其服务模式不同于专科医生接诊,可以说是由体检套餐决定的,最主要的功能是帮助受检者 发现疾病的蛛丝马迹,后续找专科医生做进一步的诊断,而非替代临床诊断。因此,无论是在独立的体检中 心还是在三甲医院的体检中心,服务模式都是一样的。预防是最为经济有效的健康管理策略。健康体检作为 预防医疗的核心手段之一,一直以来都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爱康集团将坚定不移地响应国家号召,为健康 中国建设贡献一份爱康力量。" 爱康集团华北区医 ...
爱康国宾:张女士造谣爱康,爱康无责,正式起诉,法院已立案
新浪科技· 2025-07-30 19:57
声明指出,私营体检中心与公立医院的体检中心共同承担着民众多元化体检服务的职责。张女士作为一 名法律专业人士,本应秉持职业操守,以证据立信。但张女士却罔顾事实,以臆想的方式,通过造谣污 蔑的手段,通过网络媒体大肆发酵"爱康国宾假体检"的不实言论。由于张女士的行为严重损害了爱康的 声誉,令20余年来致力于健康管理服务的几万名爱康员工深受伤害,让每年约800万体检客户蒙羞,更 让民众在不知实情的情况下,对私营体检中心、对整个体检行业,乃至对包括公立医院在内的中国整个 医疗行业产生信任危机。 "我们坚信真相终将胜于诋毁,法律必将做出公正的裁决",爱康集团表示。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7月30日,爱康国宾发布《爱康集团关于依法维权 正式起诉张女士的严正声明》。 声明称,近日,张女士通过社交媒体散布"爱康国宾假体检"等不实信息,严重侵害我司合法权益。现基 于医学事实与法律程序,爱康集团已就张女士虚构事实、散布谣言的侵权行为向法院正式提起诉讼,并 获法院受理并立案。 声明表示,爱康集团对张女士罹患疾病深表同情,衷心祝她早日康复。但是,生病不应该成为肆意诋 毁,甚至造谣中伤爱康的理由。当张女士将个人未及时复查的责任,转 ...
爱康国宾捅了“马蜂窝”
36氪· 2025-07-23 18:40
核心事件 - 北京执业律师张晓玲连续10年在爱康国宾体检均显示"未见明显异常",2024年确诊肾癌晚期(右肾肿瘤3.5cm×2.8cm)[1][4][6] - 当事人质疑公司存在漏检、误检问题,2023年体检报告提示右肾钙化时工作人员解释"正常如结痂"[7][8] - 公司首次回应称"癌症检测受技术限制",二次声明坚称无漏诊并援引研究称肾透明细胞癌年均增长2.13cm[7] 行业现状 - 体检行业存在"假体检"现象,包括抽血不做检测直接出结果等乱象,实际癌症检出率仅千分之三[8] - 行业普遍存在"套餐化"销售、"千人一检"粗放操作,部分机构为控制成本使用非专业医生或过期设备[10][16][17] - 2024年爱康国宾北京18家分院年体检量达148.3万人次,服务对象包括89家中国百强企业[4][13] 公司经营 - 公司2014年纳斯达克上市后于2019年私有化退市,2024年目标三年内营收突破100亿元[11][14] - 竞争对手美年健康2023年营收108.94亿元(+26.44%),门店596家远超爱康国宾的170家(占比28%)[14] - 天眼查显示多地分支机构被吊销,对外投资企业中多家涉及医疗纠纷诉讼[14][17] 质量争议 - 黑猫投诉平台累计1200余条投诉,案例包括:南京客户体检后1个月确诊晚期肾癌死亡、武汉客户5个月后确诊舌癌等[8][9][10] - 2023-2024年多地分院因超范围诊疗、使用过期设备(服务5200余人)、价格欺诈等被处罚[17] - 员工透露医生日均需处理300份影像报告,工作强度导致疏漏频发[16] 行业问题 - 部分机构检验科未参加室间质评,2018年某连锁集团18项生化检测4项不合格[20] - 营销误导问题突出,如将癌胚抗原等非特异性指标包装成癌症筛查神器[21] - 低价套餐(<300元)依赖走量盈利,与医疗严谨性存在根本冲突[21] 技术缺陷 - 行业存在检测方法错误问题:X光片查肺癌、彩超查前列腺癌等方法可靠性存疑[22] - 设备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机构使用未达国标的仪器导致错检漏检[22]
【财闻联播】柬埔寨动手,逮捕超两千人!韩国特检组对尹锡悦提起公诉
券商中国· 2025-07-19 21:10
宏观动态 - 1—6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0014家,同比增长11.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232.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2% [1] - 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090.6亿元人民币,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3058.7亿元人民币 [1] - 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1278.7亿元人民币,其中电子商务服务业、化学药品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127.1%、53%、36.2%、17.7% [1] - 东盟地区实际对华投资增长8.8%,瑞士、日本、英国、德国、韩国实际对华投资分别增长68.6%、59.1%、37.6%、6.3%、2.7% [1] - 港珠澳大桥海事局启动防热带气旋Ⅰ级响应,辖区30余条客运航线全部停航,涉水施工项目全部停止作业 [2] - 韩国特检组对前总统尹锡悦提起公诉,指控涉嫌滥用职权、侵害国务委员审议权等罪名 [2] - 柬埔寨在打击网络诈骗行动中逮捕2270名犯罪嫌疑人,突击搜查45个诈骗窝点 [4] 金融机构 - 富达基金董事长变更,原董事长黄小薏卸任,李少杰接任 [5] 市场数据 - 纳指涨0.05%续创收盘新高,标普500指数跌0.01%,道指跌0.32% [6] - 过去一周标普500指数累计上涨0.59%,纳指涨1.51%,道指微跌0.07% [6] - 大型科技股涨跌互现,奈飞跌超5%,亚马逊涨超1% [6] - 热门中概股多数上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0.6%,京东涨超3%,阿里巴巴、哔哩哔哩、网易涨超2%,理想汽车涨超1% [7] 公司动态 - 爱康集团声明称已完成内部核查及外部专家评估,确认对张女士的肾脏检查不存在瑕疵,报告结论与实际情况一致 [8] - 东方希望否认违规卖多晶硅,称7月以来未低于成本价出货,多晶硅生产及销售活动合法合规 [9] - 蔚来声明称部分网络账号恶意发布不实信息,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权益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