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体育产业商业化
icon
搜索文档
体育行业深度报告:以赛事驱动本土体育万亿市场
东莞证券· 2025-10-30 19:0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标配(首次)[1] 报告核心观点 - 体育赛事是驱动中国本土体育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中国体育产业已达到万亿规模,但商业化程度相较欧美成熟市场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当前正处于政策加码、消费升级与市场化的交汇阶段,长期看好赛事IP驱动产业升级的潜力[2][60] 体育经济潜力与中国体育产业快速发展 - 全球体育产业蓬勃发展,2024年市场规模超4630亿美元,预计到2033年将达到8千亿美元级别,年均复合增长率7%[9] - 体育产业具备显著经济乘数效应,以欧盟为例,2019年体育产业合计贡献GDP达6275亿欧元,占欧盟总GDP的3.4%,整体乘数效应为1.62[10][11] - 体育产业是重要的就业创造领域,2019年欧盟体育产业直接和间接创造的就业岗位达927.46万个,约占欧盟总就业的3.8%[13][17] - 中国体育产业快速发展,总规模从2015年的1.7万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3.67万亿元,产业增加值达1.49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01%[19][20] - 中国体育产业结构正从制造业向服务业快速转型,2023年体育服务业总产值占比已达57.3%,增加值占比达72.7%,取代制造业成为支柱产业[24][25][28] 体育赛事驱动体育产业升级 - 体育赛事是撬动体育产业价值的关键环节,能激发公众参与热情与消费需求,带动门票、转播、广告、文旅等相关消费场景,形成产业乘数效应[29] - 全球体育赛事市场价值巨大,2020年总规模约321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体育娱乐板块(含博彩、电竞等)收入将达1740亿美元,占比升至42%,成为最大价值来源[33][34] - 以F1赛事为例,其收入自2017年至2024年增长91.2%,其中媒体版权费从6.066亿美元增至11.18亿美元,赞助费从2.68亿美元增至6.39亿美元,彰显顶级赛事强大的商业化能力[38][40] - 赛事IP衍生内容(如Netflix纪录片《F1:极速求生》)能有效吸引年轻观众,实现粉丝破圈增长,为IP运营带来持续变现能力[42] - 体育赛事带来显著的间接经济效益,例如2024年F1中国大奖赛直接经济影响达14.06亿元,综合产出效应39.28亿元,有效拉动旅游等相关产业[47] 国内体育商业化潜力释放与政策催化 - 中国家庭体育观赛兴趣集中于篮球(58%)和足球(53%),其他项目关注度相对较低,显示赛事IP供给与市场培育存在提升空间[49] - 中国参与体育锻炼的人口持续增长,2020年7岁及以上居民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67.5%,较2014年增长18.5个百分点,为赛事经济奠定观众基础[53] - 本土赛事经济效益开始显现,例如"苏超"前六轮带动相关服务营收379.6亿元,同比增长42.7%[53] - 政策持续加码支持体育产业发展,2025年出台的《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的目标,并计划推出赛事经济专项政策[55][59] 投资策略 - 建议关注体育赛事产业链相关公司,报告提及力盛体育(002858)[2][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