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赛事

搜索文档
“7万亿”将撬动什么?——业内关注体育产业“新部署”
新华社· 2025-09-11 11:08
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题:"7万亿"将撬动什么?——业内关注体育产业"新部署" 新华社记者丁文娴、高萌、李丽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 《意见》),提出到2030年,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体育赛事,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大幅 跃升,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为近年来的高频热词,"体育产业"在全国两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许多政策文件中被屡屡提及。 《意见》的重磅出台,无疑为体育产业发展再注入一针"强心剂"。 7万亿目标,缘何而来? 专家认为,此后十余年间,体育不断融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多元价值功能逐渐凸显,体育产业日 益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体育产业增加值达14915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15%。 即便受到疫情影响,2021至2023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仍增长11.6%,远远跑赢同期GDP。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副院长王兆红表示,《意见》提出体育产业要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 重要作用",这说明体育产业以其独特的跨界融合能力,正在成为促进消费升级、 ...
“对外开放,对内放开” 服务消费激励政策呼之欲出
搜狐财经· 2025-09-08 00:35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对第一财经表示,服务消费是稳增长、稳就业、稳民生的关键抓手,但面 临收入预期不稳、闲暇时间不足等制约。扩大服务消费需从收入保障和供给质量双管齐下,如优化休假 制度、提高社保水平、补齐养老医疗等供给短板,释放流动人口家庭化消费潜力。 释放体育消费潜力 作为服务消费的重要领域,体育消费是重要的改善型消费,在落实促消费、扩内需战略中的重要性日益 凸显。激发体育消费相关政策文件已率先出台。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下称《意 见》),提出到2030年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大幅跃升,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 要作用。 《意见》从扩大体育产品供给、激发体育消费需求、壮大体育经营主体、培育体育产业增长点、强化产 业要素支撑、提升服务保障水平等方面,提出20条举措,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着力点,服务消费将迎来更加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日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9月将出台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统筹利用 财政、金融等手段,优化提升服务供给能力,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 盛秋平表示,将通过"对 ...
国办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 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经济日报· 2025-09-06 06:10
体育产业发展目标 - 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1] - 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体育赛事[1] - 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将大幅跃升并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1] 扩大体育产品供给举措 - 丰富体育赛事活动并优化赛事服务管理[1] - 发展户外运动产业并培育壮大冰雪经济[1] - 推动体育用品升级[1] 激发体育消费需求措施 - 拓展体育消费场景并举办体育消费活动[1] - 实施消费惠民举措并扩大体育消费群体[1] 体育经营主体发展策略 - 做大做强体育企业并搭建优质对接平台[1] - 深化体育产业交流合作[1] 体育产业新增长点培育 - 深化行业融合发展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1] - 推动体育数字化发展[1] 产业要素支撑保障 -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并加大金融支持力度[1] - 丰富体育场地供给[1] 服务保障体系完善 - 营造良好市场环境[1] - 做好体育产业统计监测工作[1]
华夏时评:体育产业跃升的人文经济学
搜狐财经· 2025-09-06 04:12
政策目标与规模 - 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目标超过7万亿元[2] - 政策核心为释放体育消费潜力和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实现消费与投资双重拉动[2] - 培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体育赛事[2] 供给端措施 - 扩大体育产品供给 包括丰富赛事活动与优化赛事服务管理[2] - 发展户外运动产业并培育壮大冰雪经济[2] - 推动体育用品升级[2] 需求端措施 - 激发体育消费需求 拓展消费场景与举办消费活动[2] - 实施消费惠民举措并扩大体育消费群体[2] - 推行"跟着赛事去旅行"模式[2] 产业人文价值 - 体育产业投资于人的身心健康与创造力提升[3] - 体育消费塑造活力生命形态 从物质消费延伸至精神愉悦与社群互动[3] - 产业带动发展型就业 如教练/康复师/赛事运营等岗位促进从业者技能提升[3] 社会与时代意义 - 体育产业可规避人工智能替代风险 成为年轻人自我实现新路径[4] - 应对人口老龄化 通过健康投资提升生活品质并减轻医疗系统压力[4] - 增强社会凝聚力 推动国民体质提升与城市活力建设[4] 发展愿景 - 实现普通人运动焕发活力/青少年全面发展和城市赛事激情化的综合图景[4] - 宏观层面通过健康快乐生活激发创新能力与消费力 形成收入提升的良性循环[4]
迈向7万亿,体育产业再鸣枪
36氪· 2025-09-05 21:02
政策目标与规模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并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体育赛事[1] - 体育产业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且发展水平将大幅跃升[1] 产业发展现状 - 2023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3.67万亿元 年均增速10.3%[4][5] - 体育产业增加值达1.49万亿元 占GDP比重1.15%[5] - 近五年体育产业年均增速超10% 成为经济发展新亮点[5] - 2014年产业总规模1.35万亿元 2018年达2.6万亿元 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占GDP比重超1%[5] 重点发展领域 - 聚焦户外运动产业和冰雪产业 紧抓体育赛事和体育制造两大锚点[7] - 冰雪产业规模从2020年3811亿元增至2024年9700亿元 年均增长26.3%[19] - 2024年户外运动线上消费人次约2亿 消费总额超3000亿元[19] - 明确支持将符合条件的冰雪设备纳入大规模设备更新支持范围[15] 赛事经济带动效应 - 2025年上半年7地监测511场重点赛事带动体育及相关消费超160亿元 场均带动超3000万元[8] - 2024年中国网球公开赛门票收入超8000万元[8] - 贵州"村超"和江苏"苏超"等区域性赛事激活消费 "苏超"单场吸引6.04万观众创业余赛事纪录[10] - 95.9%的现场观众因观赛带动门票外消费 外地观众家庭行程花费普遍在1000-2000元区间[10] 市场主体与供给优化 - 强调体育市场主体在产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7] - 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体育产业投资建设 扩大规模以上体育企业数量[14] - 构建多项目多层次赛事体系 提高职业体育赛事发展水平[8] - 鼓励改造升级公共体育场馆 培育专业化运营主体和服务品牌[12] 设施优化与消费创新 - 52%体育场馆每周接纳少于500人次 存在经营效益不佳问题[14] - 支持打造沉浸式体育消费场景 推动体育消费与数字技术融合[14] - 鼓励体育场地设施延长开放时间促进夜间体育消费[14] - 推动体育消费场景与数字技术有机融合培育智能化定制化体验式消费新模式[14]
国务院印发进一步推进体育业发展的意见
证券日报· 2025-09-05 13:34
政策目标 - 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 [1] - 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体育赛事 [1] - 加快构建现代体育产业体系增强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1] 重点举措 - 扩大体育产品供给包括丰富赛事活动和发展户外运动产业 [2] - 激发体育消费需求通过拓展消费场景和举办消费活动 [2] - 壮大体育经营主体包括做大做强企业和深化产业交流合作 [2] - 培育产业增长点通过行业融合发展和推动体育数字化 [2] - 强化产业要素支撑包括人才队伍建设和加大金融支持 [2] - 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包括营造市场环境和做好统计监测 [2]
体育产业2030年总规模将超7万亿
北京商报· 2025-09-05 09:14
核心观点 -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 明确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 培育世界级体育企业和赛事[1] 体育产业目标规模 - 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1] - 产业发展水平大幅跃升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1] 扩大体育产品供给 - 构建多项目多层次赛事体系 开展赛事评级引导规范发展[2] - 提高职业赛事水平 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影响力品牌赛事[2] - 支持赛事纳入奥运会积分赛体系 加强国际赛事统筹指导[2] - 制定新一轮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 差异化发展山地户外/水上/汽车摩托车/航空等项目[2] - 推动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 推出一批户外运动精品线路[2] - 开展低空运动/航空模型运动/模拟飞行等低空赛事活动促进消费[2] - 培育壮大冰雪经济 实施冰雪消费惠民措施[3] - 支持冰雪设备纳入大规模设备更新支持范围[3] 体育用品发展 - 加大体育科技研发和转化力度 研发竞技/训练/测试/康复装备器材[3] - 鼓励体育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设创新研发中心[3] - 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 加大体育用品标准供给力度[3] - 实施消费品"三品"行动 支持体育用品列为中国消费名品[3] - 推动提升产品质量 打造国货"潮牌""潮品"[3] - 支持开设体育用品首店 举办首发首秀活动[3] 激发体育消费需求 - 拓展体育消费场景 培育智能化/定制化/体验式消费新模式[4] - 持续打造"跟着赛事去旅行"等品牌活动[4] - 围绕全民健身日/春节/国庆等时间节点举办消费季/月/周活动[4] - 鼓励体育企业与金融机构互联网平台联动投向体育消费[4] - 开展促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4] - 鼓励工会使用会费支持职工体育健身或观赛[4] - 对符合条件的体育消费贷款给予财政贴息[4] - 各地可推出发放体育消费券/消费满减/积分兑换等优惠[4] - 有条件的地区可发放数字人民币体育消费红包[4] 体育企业支持政策 - 加快助企惠企政策在体育领域落地 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投资建设[7] - 健全体育企业培育机制 开展提质升级专项服务行动[7] - 扩大规模以上体育企业数量 引导体育装备企业成长为专精特新企业[7] - 支持符合条件的体育企业上市和再融资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8] - 引导金融机构优化投融资服务 加强信贷管理丰富信贷产品[8] - 积极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业务[8] - 用好再贷款再贴现政策降低综合融资成本[8] 产业融合发展 - 深化商旅文体健联动 促进赛展节游一体开展[7] - 推动体医融合 建设社区运动健康中心开展运动促进健康指导[7] - 支持体育与科技/传媒/农林/交通/养老等产业复合经营[7] - 创新行业融合发展路径和模式 延伸产业链条[7] - 推出一批"体育+"融合发展典型案例[7] 数字化发展 - 探索推进"数据要素×体育"行动 支持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技术应用[7] - 提升体育产品和服务数字化水平 支持体育企业数字化转型[7] - 加快体育领域高质量数据集建设[7] - 完善体育领域数据产权归属认定/市场交易/权益分配等规则[7] 消费保障措施 - 探索实行体育预付式消费资金托管模式[8] - 推广应用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预付资金管理方案[8] - 实施体育赛事门票实名制管理 打击倒卖门票等违法行为[8] 配套政策规划 - 新周期全民健身计划将发布 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5] - 多部门分工开展促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4]
体育产业迎来顶层发展意见,剑指7万亿总规模目标
选股宝· 2025-09-05 07:42
政策目标与产业规模 - 国务院办公厅提出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 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赛事[1] - 体育产业发展水平需大幅跃升 并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1] 赛事经济支持措施 - 出台赛事经济发展专项政策 构建多项目多层次赛事体系 提高职业赛事发展水平[1] - 支持将符合条件的赛事纳入奥运会积分赛体系 鼓励举办区域性体育赛事活动[1] - 体育总局提出有序放开竞技体育优质资源 建立社会力量参与竞技体育的政策体系[2] - 体育企业参与国家级体育赛事运营的可能性大幅增加[2] 户外运动发展规划 - 制定新一轮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 差异化发展山地户外 水上 汽车摩托车 航空等项目[1] - 推动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 开展低空运动 航空模型运动等低空赛事活动[1] 体育消费与赛事经济现状 - 2020年中国体育消费占收入比例约为0.84% 与美英日韩等7个发达经济体平均值0.85%相当[2] - 中国人均体育消费支出不到40美元 为主要发达国家均值的六分之一[2] - 体育赛事对GDP和就业拉动估算均在0.1%左右 约为欧美的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2] 赛事经济溢出效应 - 体育赛事活动拉动交通 住宿 餐饮等相关消费 例如"苏超"单场上座超6万人 带动江苏全域多场景消费超380亿元[2] - 各地体育赛事活动出现新亮点 如"村超""苏超"接续火爆 网球中国季一票难求[2] 行业企业 - 力盛体育 中体产业等被列为体育产业龙头企业[3]
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9-05 06:57
政策目标 - 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 [1] - 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体育赛事 [1] - 加快构建现代体育产业体系 [1] 扩大供给举措 - 丰富体育赛事活动并优化赛事服务管理 [1] - 发展户外运动产业并培育壮大冰雪经济 [1] - 推动体育用品升级 [1] 消费刺激措施 - 拓展体育消费场景并举办体育消费活动 [1] - 实施消费惠民举措并扩大体育消费群体 [1] 企业支持政策 - 做大做强体育企业并搭建优质对接平台 [1] - 深化体育产业交流合作 [1] 产业创新方向 - 深化行业融合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 [1] - 推动体育数字化发展 [1] 要素保障体系 -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与金融支持力度 [1] - 丰富体育场地供给 [1] 实施保障机制 - 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1] - 做好体育产业统计监测工作 [1]
政策预期 高切低下,商社投资机会展望
2025-09-04 22:36
政策预期下商社投资机会展望分析 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覆盖** - 本地服务消费行业:餐饮 影院[4] - 出行消费行业:在线旅行社(OTA) 景区 酒店[4] - 体育产业:冰雪经济 户外运动 体育赛事[11][13] - 零售行业:批发零售 社会服务板块[2][15] **提及公司** - 餐饮企业:百胜中国 绿茶 小菜园 海底捞 同庆楼[1][5] - OTA平台:携程 同程 滴滴[1][6] - 酒店企业:亚朵 华住 锦江 首旅 宇南控股 君亭酒店[1][6] - 景区企业:黄山旅游 峨眉山 长白山 西域旅游 天府文旅[6][7][8] - 体育产业公司:力胜体育[13] - 推荐标的:H股天利国际控股 港股蜜雪冰城 古茗 A股小商品城 汇嘉时代 重庆百货 学大教育 新消费龙头泡玛特 老铺黄金[2][15] 核心观点和论据 **政策预期推动板块上涨** - 零售和社服板块领涨主要因政策预期升温 8月27日商务部副部长表示将加强促进服务消费政策 预计9月出台增量政策[3] - 9月初发布释放体育消费潜力政策超出市场预期 对相关企业构成利好[3] **餐饮行业受益逻辑** - 餐饮业因强拉动效应和即时性显著受益 上海发放餐饮消费券期间消费明显增加[5] - 餐饮属于本地消费形式 有助于留住本地区经济效应[5] - 如发券金额合适可能拓展至茶饮行业[5] **出行产业链受益路径** - 补贴通过OTA平台发放将使携程 同程 滴滴等企业直接受益[6] - 中高端酒店如亚朵 华住 锦江 首旅等质地较好企业显著受益[6] - 弹性较大公司如宇南控股 君亭酒店也可能获利[6] **体育产业目标超预期** - 新政提出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目标 超出市场预期[9][10] - 2023年体育产业规模约3.67万亿元 未来七年需实现翻倍增长 年均增速需保持双位数[10] **景区企业分化影响** - 依赖门票收入景区公司如黄山旅游 峨眉山需评估降价对收入端冲击[6][7] - 无门票业务景区公司如长白山 西域旅游 天府文旅可能从环保车 索道 酒店等业务获利[7] - 长白山因即将开通北京直达高铁和稻米节活动有望迎来游客增长[8] - 西域旅游去年更换股东受资本市场关注[8] - 天府文旅具备体育概念有望受惠新政[8] 其他重要内容 **体育政策具体举措** - 新政包含六项重点举措共20条具体措施:扩大体育产品供给 激发体育消费需求 壮大经营主体 培育产业增长点 强化要素支撑 提升服务保障水平[11][12] - 具体包括丰富赛事活动 发展户外运动产业 培育壮大冰雪经济 拓展消费场景 深化行业融合发展等[11] **2025年中秋国庆旺季展望** - 2025年中秋与国庆假期相邻 有望形成长假效应带动旅游出行需求[14] - 中秋节作为"月饼大年" 消费量受经济景气度及商务消费影响[14] **当前市场状况** - 批发零售及社会服务板块整体涨幅较低 投资者寻找新投资标的[2][15] - 推荐H股天利国际控股 具有稳健发展态势和强劲壁垒 增速介于15%至30%之间 在AI教育领域具有广阔前景[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