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体育产业金融支持
icon
搜索文档
助力体育强国建设 银行探索“体育+金融”新路径
中国经营报· 2025-06-14 08:51
金融机构布局体育产业 - 江苏银行冠名"苏超"赛事,通过App专区提供门票免费申领、赛事转播、球员积分榜等定制化服务,并设立金融反诈、反洗钱活动区 [1][2] - 江苏银行在南京半程马拉松期间发放开卡微信立减金,南通马拉松期间发放50万元消费券 [2] - 浙商银行、广发银行、哈尔滨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从金融服务升级、产品创新、模式革新等维度切入体育产业赛道 [1] 政策与市场潜力 - 2025年4月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构建多层次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 [3] - 2014至2022年中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0 64%升至1 09%,预计2025年总规模达5万亿元,较2023年接近翻番 [3] - 体育消费市场迅速扩张,成为经济发展新增长点,银行通过布局可拓展客户资源并优化业务结构 [3] 体育产业痛点 - 体育俱乐部营利模式单一,依赖门票、赞助与补贴,品牌开发薄弱,亏损普遍 [4] - 马拉松赛事产业化不完善,热度持续时间短,配套文化活动不足 [4] - 体育产业链上游研发创新能力弱,中游协同性不足,下游销售渠道落后,部分高端市场被海外品牌垄断 [5] 银行破局措施 - 广发银行总行强化对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服务业、体育消费等五大领域的金融支持,建立差异化服务体系 [6] - 哈尔滨银行推出马拉松主题银行卡、纪念章等定制化产品,开发小程序提供报名优惠、支付立减等服务 [7] - 银行建议联合市场主体培育居民体育消费习惯,创新消费类金融产品,并加强对青少年及中老年群体的服务覆盖 [6][7] 行业协同与创新 - 哈尔滨银行与政府、马拉松组委会联动,支持本地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马拉松相关产业 [6] - 广发银行探索股权融资、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等多元化融资支持,提供"银行+保险+投资"全金融服务 [7]